【切換城市】上海:嘉定 松江 閔行 青浦 浦東 寶山 金山 奉賢江蘇:?蘇州(常熟 太倉 昆山 吳江 相城) 南通 宜興?鎮江 泰州 靖江 揚州?揚中?丹陽?常州?無錫?南京 徐州浙江: 嘉興(嘉善 平湖 南湖 桐鄉 海鹽 秀洲)?杭州?湖州(德清?南潯 長興)?寧波 紹興 臺州 衢州?金華 溫州 安徽: 合肥 蕪湖 滁州 馬鞍山 六安 淮南 宣城 中部: 南昌 鄭州?洛陽 新密 武漢 宜昌 襄陽 重慶 成都 德陽 長沙?株洲 湘潭?西安 京津冀魯: 北京 天津 廊坊 保定 太原 晉中? 沈陽 濟南?濟寧綿陽 石家莊?滄州?唐山?濰坊 德州 威海 煙臺?青島 珠三角: 廣州?東莞 江門 惠州?肇慶?中山?佛山?清遠 福建:福州?漳州 泉州 龍巖?西南:昆明 南寧 華北:沈陽 大連 海外園區:印尼 泰國 越南 柬埔寨 馬來西亞?新加坡 墨西哥 荷蘭 美國 地產商:燈塔瓴科 中南高科 華夏幸福 聯東U谷 萬洋 均和 平謙邁高咨詢熱線:400-0123-021
當前位置:首頁
> 第4頁
合肥推動戰新產業發展獲國務院表彰
6月9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通報,對2021年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干、取得明顯成效的199個地方予以督查激勵,合肥市作為“大力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產業特色優勢明顯、技術創新能力強的地方”獲表彰。這是我市培育發展戰新產業工作連續第5年(2017-2021年)獲國務院表彰,被表彰次數位...
我省新材料產業發展打出新“攻勢”“雙招雙引”總投資居十大新興產業之首
本網訊(記者 王弘毅)作為我省重點打造的十大新興產業之一,新材料產業打出新“攻勢”,實現新突破。記者日前從省發改委獲悉,今年1月至5月,全省新材料產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同比增長14.1%,規模占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27%,占比位列戰略性新興產業行業*一。 繪制產業“圖譜”,掛“...
金融小鎮全面納入濱湖科學城統籌調度管理以駱崗中央公園科創CBD為核心區構筑金融主引擎
頒布《合肥市科技創新條例》,成立市委科技創新委員會,創設 合肥科技創新日 ,誠邀共建產業鏈 合伙人 ,設立市政府引導母基金,啟動 創投城市計劃 萬億之后,合肥正力求通過深化制度創新,發揮資本要素,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今年 5 月底,合肥市委科技創新委員會(以下...
千億肥西的縣城蝶變③“三區一帶”群英湖片區:“風”“水”之城
“風”與“水”交融,絢爛出今日的群英湖。 合肥主城*南端,東鄰八百里巢湖的城市通風廊道,西近合肥三大綠楔的紫蓬山綠楔;從淠河總干渠、潛南干渠,再經董崗支渠、五十埠支渠、程店支渠……清冽山泉涌出茫茫大別山,一路向東流貫這片區域。 (群英湖片區效果...
網友建議開通合肥西站到創新產業園直達公交線路公交集團回復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近日,有網友在合肥“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直通車”留言,建議開通合肥西站到創新產業園直達公交線路。合肥公交集團回復。 潛山北路是合肥蜀山區一條重要道路,周邊小區眾多,也是廬陽、瑤海和新站區前往蜀山區、創新產業園的主要線路,建議開通合肥西站(...
合肥工業大學:在鄉村振興主戰場續寫新時代華章
近年來,合肥工業大學黨委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直屬高校開展定點幫扶工作的總體部署,全面有序推進學校定點幫扶各項工作。 全面實現工作體系向推進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學校黨委堅決貫徹黨中央、教育部黨組決策部署,大力弘揚偉大的脫貧攻堅精神和偉大的建黨精神,高位謀劃部署,進...
詳細版!合肥市中小學學區劃分公布
合肥市區2022年中小學招生工作 長江中路以南,徽州大道以東,環城南路以北,環城東路以西。 2.合肥市紅星路小學北環陽光校區 北二環路以北,阜陽路以東,合九鐵路線以南,東與新站區相接的區域。 (1)潁上路以西,固鎮路以北,北二...
合肥工業大學2022年外文電子圖書建設項目公開招標公告
服務/電信和其他信息傳輸服務/互聯網信息服務 項目概況合肥工業大學2022年外文電子圖書建設項目 招標項目的潛在投標人應在安招采獲取招標文件,并于2022年07月14日 14點30分(北京時間)前遞交投標文件。 項目名稱:合肥工業大學2022年外文電子圖書建...
合肥工業大學和安徽大學的恩怨糾葛!合肥市里面的兩個好基友大學
由內容質量、互動評論、分享傳播等多維度分值決定,勛章級別越高(),代表其在平臺內的綜合表現越好。 原標題:合肥工業大學和安徽大學的恩怨糾葛!合肥市里面的兩個好基友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和安徽大學都位于合肥市。當然,這兩所高校都是211高校,但是和另外一所牛校中國...
合肥工業大學:“青春興宣”共實踐校地合作同育人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徐姍姍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海涵 王磊 )近日,為響應安徽省“百萬大學生興皖”行動,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啟動“青春興宣”實踐項目,結合當地發展和學校實際,以社會實踐、專業實習、頂崗實訓為主要形式,組織學生在宣城開展科學研究、技術研發、社會調查、體驗教育、政策宣講、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