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打造全國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新高地
建設5G基站超過13600個,重點場所5G等無線網絡質量居全國前列;培育工業互聯網各類平臺30余個,連接設備數量突破200萬臺套,其中4個平臺入選國家級特色專業型工業互聯網平臺……近年來,合肥市加快推進5G建設和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取得顯著成效。未來,合肥市將圍繞強化網絡支撐、健全平臺體系、深化融合應用等多個方面,全力跑好工業互聯網“全新賽道”,打造全國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新高地。
“我們的控制臺有多個管理系統,比如智能車隊管理系統,可以看到車輛狀態、人員管理、維護保養等一系列信息。”在合力叉車信息化部的大屏幕前,該公司智能物流及工業互聯網研究院工程師鄭二勇一邊說,一邊熟練地從合力飛科思(FICS)工業互聯網平臺調出相關數據,“有了工業互聯網,用戶可以更好地了解設備狀態,我們也可以幫助客戶協同分析,找出產品的不足,并加以改善。”
據介紹,合力叉車打造的飛科思(FICS)工業互聯網平臺,可以為用戶提供叉車監控調度、設備管理、服務延伸、售后維保、配件銷售等融合應用。目前,該平臺服務的客戶數量已超過300家,實現工業車輛設備上云超過1.4萬臺。平臺沉淀的工業互聯網數據模型和微服務組件超過100個,積累了4大場景、6大重點行業的十大解決方案,工業APP應用超過20個。
合力飛科思(FICS)工業互聯網平臺是我市在工業互聯網“賽道”上馳騁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們大力推進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建設5G基站超過13600個,5G網絡已覆蓋市縣兩級城區和重點鄉鎮。有了穩固的基礎,我市多層次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體系已初步形成。”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數據顯示,我市目前已培育聚集30余個工業互聯網重點平臺,涵蓋“雙跨”型、行業型、專業型以及區域型等類別,平臺連接設備數量達221.4萬臺套,APP數量累計達2980個。工業互聯網已經在電子信息、汽車、裝備制造、家電、光伏及新能源、食品加工等重點行業得到應用,行業價值空間在不斷拓展,提質、增效、降本、減存成效初顯。
據了解,我市將編制印發《2022年合肥市推進5G建設發展工作要點》,新建4000個5G基站,推動5G專網在5個以上龍頭企業率先落地。各縣區將推動轄區四分之一以上規上企業實施內網改造項目,全市實施超過500個內網改造項目。“我們將通過進一步強化網絡支撐,為工業互聯網發展賦能。”該負責人說。
今年,我市還將加大財政資金支持,鼓勵各地根據實際情況研究制定支持5G基站建設等獎補政策,深入推進公共資源免費開放,加大疑難站址、“轉改直”等重點工作推進協調力度,加快5G和萬兆光網等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我們鼓勵合肥高新區、合肥經開區、新站高新區、肥東縣、肥西縣、長豐縣等地圍繞產業集聚的工業園區,創建國家級5G示范園區。”該負責人表示。
2021年,科大訊飛“順風耳”圖聆工業云平臺成功入選省級“雙跨”平臺。“順風耳”圖聆工業云圍繞設備預測性維護、產品質檢、人機交互、安全生產、工藝參數優化等工業應用場景,構建了面向多行業的賦能平臺。該平臺已匯聚工業應用開發者15000多個,形成典型場景解決方案400多個。“目前,省、市兩級都在積極支持圖聆工業云平臺發展壯大,力爭今年獲批國家級綜合型‘雙跨’平臺。”該負責人說,不僅如此,今年我市還將打造5家全國領先的行業型、專業型平臺。
此外,我市還將針對一些制造資源集聚度高、產業轉型需求迫切的園區,建設區域特色工業互聯網平臺,加快平臺資源及區域服務能力整合優化,推動平臺在“塊狀經濟”產業集聚區落地,促進區域內中小企業規模化數字化轉型。
應用是工業互聯網發展的“終極目標”。我市將加快推進工業互聯網向交通、建筑、公共安全等多行業、多領域拓展應用。通過“平臺+園區”模式,加快開放應用場景,引導3000戶以上中小微企業上云、上平臺,用企業“用得起”“用得好”的輕量化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趙俊松)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