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肥歷史文化介紹(上)
的重要戰略地位。所以圍繞著合肥的控制權,魏吳兩軍在此頻頻交火開戰,不斷點燃硝煙戰火,致使這塊土地成了名聞遐邇的三國古戰場。*著名的戰役有:戰場遺址就在今逍遙津公園一帶。曹操為抵御東吳水師來犯,教練強弩手而建。史載,東漢末年曹操四次到達合肥,臨陣指揮,筑此高臺教練強弩兵將,以御東吳水軍,點將臺,臺基陡峭,邊緣勒以磚石,故名
逍遙津公園位于老城區東北角,古為肥水上的津渡,與教弩臺僅一步之遙,以三國時期的古戰場而載入典籍。
三國遺址公園位于合肥市廬陽區三十崗,淝河故道北岸,史稱三國“合肥新城”。
三國歷史文化館位于合肥市逍遙津公園內,是對整個“三國”的形成、興盛、歸晉等進行系統的介紹,而且還有幻影成像等科技表現手段,人物、軍事、科技等內容非常全面,通過專門的講解,能讓人對整個三國有全面的了解和認識。
教弩臺俗稱“曹操點將臺”,在市內淮河路東段北側,距淝水、津水和逍遙津都不遠。史載,三國鼎立時期,魏主曹操四次到達合肥,臨陣指揮,筑此高臺教練強弩兵將,以御東吳水軍。
位于肥西縣焦婆鄉境內,海拔183米。山上綠化蒼翠,環境優美。相傳三國東吳名將周瑜幼年時在此讀書,后人為紀念周瑜,故以“周公”為山名。……
41年之久,可見包公與合肥人民感情之深厚。包拯生于合肥,死于合肥,葬于合肥,且還在合肥做過官,造福一方百姓,合肥人民皆感恩戴德,以他為榮。包拯死后的第四年,為緬懷包公,合肥人就在當時廬州城內興化寺修建了包公祠,其后,各地也都出現類似的紀念活動,代代流傳,有口皆碑。合肥包公祠是國內*早的,影響*大的,但同時,在漫長的千年歲月中,歷經滄桑。歷朝歷代都不乏修繕工作。清光緒八年,李鴻章捐巨資修復“包孝肅公祠”,才有了今天所見到的景點。
全名“包公孝肅祠”,坐落在合肥環城南路東段風景優美的包河公園香花墩小洲上,是包河公園的主體古建筑群。
位于肥東縣解集鄉大包村。為北宋名臣包拯的家族祠堂,南距包拯出生地小李蠻村(原名小包村)僅2公里。……
謝家池壩旁,古名笛箏浦,就是關于一段英雄柔情的傳說。當年,一代梟雄曹孟德攜歌伎美酒來到金斗河上,箏笛齊鳴,鼓樂助興。忽然一陣狂風吹覆座船,美麗的歌妓葬身水底。從此“漁人常夜聞箏笛聲?!彪m然,金斗河、笛箏浦在滄海桑田變遷中幾盡消失,但這段英雄柔情的傳說讓人遐想不斷。
歷史上,這一帶是中原文化與楚文化、吳越文化的交融地帶,歷數千年歷史的沿革積淀,不顯山不露水的合肥積夠了足夠的底氣,經常隱現著臥龍般的人物,包公就是其中*為杰出的代表。
包公,原名包拯,出身于今肥東縣包村。經過各種媒介的傳播,廉潔公正的包青天形象深深烙印在人們心中,在世界范圍內形成了獨特的包公文化。
今天的包公文化園,主要包括包公祠、包公墓、清風閣、浮莊等著名景點。它莊嚴肅穆,環境優美,波光漣漪,垂柳依依。
包公祠全稱包孝肅公祠,原址為包拯幼年讀書的香花墩,明嘉靖年間始建,太平天國時毀于戰火。清代,同為合肥人的晚清重臣李鴻章籌資重建。
六角亭內的古井,相傳此井的水清官好人喝了無事,贓官和不孝之人喝了會頭痛,故稱廉泉,這當然是傳說,寄托了黎民百姓對包青天的無限崇仰。
宋嘉祜七年,包拯病逝于河南開封,朝廷追封為禮部尚書。第二年八月,護表歸葬故里肥東大興集。由于戰爭頻發,墓園遭到毀壞。1985年,省市政府根據百姓愿望,遷安包拯遺骨于此包河之畔,重建墓園。墓園
內有享堂、包拯家訓、以及石文石碑,為名家要人題寫,其中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所書《孝肅包公傳》。包拯墓室是墓園的主體核心,行走在長長墓道里,仿佛穿越一千年的歷史時空,心靈為之肅靜虔誠。
3000多字,記錄了包公腳踏實地,無私無畏,為革除弊政,為強國富民而奮斗的一生。清風閣,宋式風格建筑群,是
1999年為紀念包拯誕辰千年而建。清風樹傲骨,“清風”包含家鄉人對這位引以為豪的大清官包公的敬仰。包公文化園是世界上保存*完整的包公文化景觀,見證了包公鐵面無私的真實生活,它的獨一無二讓合肥有了世界其他城市所不具備的特殊文化元素。
“我家住在赤瀾橋,鄰里相過不寂寥?!痹谝磺Ф嗄昵暗乃未?,赤瀾橋是鄉野渡口,昔日的涓涓流水見證了一段纏綿悱惻的感情。戰亂中浪跡天涯的大詞人姜夔心儀合肥兩位彈琴操箏的柳氏姐妹,并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篇。熱情、包容的合肥人慰藉著一代詞人孤寂的心靈,給了他家的溫暖。
稻香樓古木參天,環境清幽。明清易代之際卻是刑部尚人龔鼎孳為秦淮名妓顧媚所筑的愛巢。自號稻香老農的龔鼎孳在家鄉的山水懷抱中與紅艷唱和、留有真摯的情感傳說?!扒鼗窗似G”中,唯有安身合肥的“橫波夫人”顧媚善始善終。紅顏有幸,合肥這方熱土是善待真情女子的。
這委婉動聽的《小辭店》講述的是一段纏綿的愛情故事,從一個側面昭示了合肥女子對真愛的向往和追求。
與珍視男女真情相對的則是合肥人的孝義情懷。今天的三孝口是繁華的市區,它就有關于張氏三兄弟一段感人的孝道傳說。
在現代史上,合肥這塊沃土上還孕育了許多杰出的女性,像龔普生、龔澎、徐畹球龔氏三姐妹,張元和、張允和、張兆和、張充和張氏四姐妹,她們的涵養學識、她們的人生際遇,洋溢著詩情畫意,長留在世人的記憶中。
吳頭楚尾,南北交融。獨特的地理位置賦予了合肥人豪爽豁達的秉性和崇文尚武的俠士風范;長期的中原文化浸潤又使得他們清廉孝悌、重情重義。同時,由于戰爭造成人口的流失和外來人口的不斷遷移、通婚、融合,使得合肥具有包容與開放的鮮明的城市文化內涵。在歷史的積淀中,合肥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有自己鮮明獨特的內涵,像獲得國家非遺的黃梅戲、廬劇、門歌、火筆畫、洋蛇燈等,如同一股清流,滋養著合肥這方熱土。
她,是綜合性工業城市。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廬陽工業園、包河工業園、龍崗綜合經濟開發區,架構起了合肥工業城市的完善布局,許多著名企業落戶合肥,蓬勃發展。
她,是美麗的園林城市。新中國成立后,合肥注重歷史與現實的融合,講求城市的品味與情趣。
在原環城林帶基礎上建設形成的帶狀敞開式的環城公園,它抱舊城于懷,融新城之中,城中有園,園中有城。董鋪水庫、天鵝湖、翡翠湖、南艷湖讓合肥有了靈性、有了波動。她,是著名的科教城市。這里知識密集、人才薈萃。三面環水的科學島被李政道、楊振寧盛贊為“皖中硅谷”,她擁有中科院合肥分院等各類科研機構
200余所,以中國科技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大學為代表的近40所高校每年為社會輸送大量優秀人才。到二十世紀,又一位人物從合肥走出,走向了世界的科技舞臺,成為全世界耀眼的科學巨星。他,就是楊振寧,
1922年出生于合肥,1945年,楊振寧考取公費留學赴美,就讀芝加哥大學。1957年,他與李政道以他們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恒”理論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他是合肥作為科教名城的一位標志性人物。與全國其他省會城市相比,合肥*為居中,同時有一個獨特的特點是瀕臨我國第五大淡水湖
——巢湖。浩淼的巢湖,水天相連,一望無際。湖面上漁帆點點,漁歌陣陣。被譽“湖天*一勝境”的中廟、
姥山島、文峰塔彰顯了獨具一般的文化底蘊。如今,合肥的建設者們大手筆做大文章,走近巢湖,得水之靈性,借水之便利,打造濱湖城市。
風云際會的合肥,已經在振翅高飛。包公故里、科教基地、濱湖新城,是她三張靚麗的名片。相信,不久的將來,她將是一個富裕繁榮的美麗家園、一個文明和諧的精神樂園。
4.將“商戶單號”填入下方輸入框,點擊“恢復VIP特權”,等待系統校驗完成即可。
4.將“商家訂單號”填入下方輸入框,點擊“恢復VIP特權”,等待系統校驗完成即可。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