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業大學智能制造技術研究院
合肥工業大學智能制造技術研究院以安徽省、教育部工業與信息化部為共建主體,合肥市、合肥工業大學為承建主體,省內外骨干企業為協同創建主體。確立優先發展高端智能裝備、新材料及制造工藝、新能源與節能技術和智能信息技術與產品4大重點領域及平臺,優先建設智能制造技術服務研究中心、產品檢測分析服務中心、產品設計服務中心和公共計算服務中心等4大公共技術研發服務中心。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NSTITUTE OF HFUT
合肥工業大學智能制造技術研究院選址位于合肥高新區國家科技創新型試點市示范區內,西臨石蓮南路,南臨柏堰灣路,北臨習友路,東臨創新大道
2014年4月25日上午,合肥工業大學智能制造技術研究院建設啟動儀式在合肥高新區管委會舉行,這是高新區繼中科大先進技術研究院之后,引進建設的又一高端協同創新平臺,整個項目由合肥工業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完成,計劃用4-5年建成。
包括高端數控機床、3D打印、工業機器人、智能成套裝備、現代顯示及新能源汽車方向。
依托合肥工業大學三維打印與激光再制造先進技術研究中心合肥工業大學機械工程實驗教學中心,聯合北京隆源自動成型系統有限公司
依托安徽會合智能設備有限公司合肥工業大學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等,研發汽車車身點焊、DCT自動變速箱生產線等成套裝備,攻克核心關鍵技術,包括多平臺高節拍車身柔性焊裝自動化生產線的整線工藝規劃技術,重載、高精度、高速輸送技術,高節拍、高柔性車身閉合件柔性制造單元關鍵技術以及整線集成控制技術等,形成高速重載運動控制系統設計等技術標準,實現產業化替代進口;研發柔性關節式坐標測量機測試開發平臺、標定試驗平臺,開發系列高端高速工業相機、精密光學傳感器件等,實現了自制標準的標定技術,為高端裝備提供技術支撐。
依托合肥工業大學光電技術研究院國家特種顯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在新型液晶材料及器件關鍵技術、自由立體顯示產業化關鍵技術、大尺寸體積式真三維顯示技術、高效節能液晶顯示技術、LED背光源動態調試技術、新型微波功率器件等關鍵技術進行研發攻關,為產業化生產奠定基礎。
(1)材料的近凈成形。依托合肥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合肥工業大學合鍛先進鍛壓與成形裝備技術研究院,開展等溫精密成形和精密擠壓,進行大型關鍵受力構件局部加載精密成形技術和鎂合金機匣等溫精密成形技術的研究;錯距旋壓工舟匙藝及其計算機模擬應用的研究;大型關鍵受力構件局部加載精密成形技術;帶內筋的筒形件滾珠旋壓成形的數值模擬的研究等。
依托合肥工業大學情感計算研究所合肥工業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學院等,圍繞情感計算和先進智能機器人開展研發工作,整合學術界以及工業界的現有優勢技術,解決情感計算與評估、智能機器的開發和應用等關鍵技術,發掘仿生機器人的智能化的研發價值鏈,并在此基礎上開發服務機器人的新工藝,制定和完善相關產業的技術標準,實現服務機器人的產業化。
開展與智能制造技術產業配套的關鍵設備、新器件、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藝等的研發,提高基礎工藝、基礎材料、基礎元器件(三基)等基礎制造能力,重點發展高端裝備以及成套裝備中的關鍵設備,加快提高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以解決長期以來制約我國裝備制造業發展的關鍵設備和關鍵部件依靠進口的問題。通過不斷推廣應用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加快產品升級換代。
優先發展軸承、精密交流伺服電機、精密減速器、精密泵閥元件、精密氣動元件、精密測試裝置、多場環境傳感器等核心基礎部件與產品。
建設面向智能制造技術產品的檢測與質量評定公共服務平臺,力爭成為服務于全國智能制造產業的檢測分析中心,為科技開發和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成果、關鍵零部件、產品性能的檢測與質量評定服務。
建設面向智能制造領域的工業產品設計服務中心,力爭成為全國智能制造產品及核心零部件的設計服務中心。面向產品開發與國內外市場需求,提供新產品開發、新工藝開發的工業設計服務。
建設面向智能制造技術的公共計算服務平臺,為智能制造企業提供產品性能分析與仿真、加工工藝及裝配工藝分析、模具設計以及電磁場模擬等支持服務,力爭成為全國智能制造產業公共計算服務中心。
在研究院建設過程中,將合肥工業大學已有的儀器設備與需新購置儀器設備進行統籌規劃,避免重復采購。
按照“省部合作、市校共建、企業協同”原則,以建立技術創新市場導向機制為動力,以“政府資金引導、政產學研合作、全球資源匯集、創新基地打造、開放平臺搭建”為主要手段,以集聚創新人才、孵化高新技術企業、服務產業發展為目標,按照“1447”建設思路,即圍繞“提升智能制造產業競爭優勢”一條主線,主攻“高端智能裝備、新材料及制造工藝、新能源與節能技術、智能信息產品”四大領域,建設“智能制造技術服務中心、產品檢測分析服務中心、產品設計服務中心、公共計算服務中心”四個中心,形成“人才培養引進、關鍵技術研發、成果培育轉化、質量檢測評定、產品設計服務、公共計算平臺、產業發展智庫”等七大功能。
堅持高位起點原則。研究院密切跟蹤國際智能制造先進技術,著力整合全球資源,不局限于省市校現有資源條件,為全省制造企業提供共性關鍵技術,引進、培養人才和核心團隊服務,實現技術引領。
堅持改革創新原則。牢固樹立“以服務求發展、以貢獻求支持”的辦院理念,建立技術創新機制,堅決杜*體制回歸,形成新型產業技術研發組織。研究院核心管理層和核心技術層人員相對穩定,面向海內外公開招聘,建立科學、靈活、高效的人才使用、流動、退出機制。
堅持市場導向原則。強化與產業界緊密互動,建立與企業共建共享研發平臺的機制,按照公益性、準企業化運行,前期主要依靠政府、企業的投資及學校自籌資金,5年內提供成本服務。后期逐步增強研究院的造血功能,過渡到依靠技術轉移、產業化后的回饋,實現自主經營、自主發展的運行目標。
堅持全面開放原則。創新對外開放合作機制,發揮國際科技合作機構及校友資源優勢,廣泛集聚創新資源要素。建設成為全面開放的創新基地和服務平臺。
研究院以“服務區域經濟,服務本土企業,服務技術創新,服務學科建設”為宗旨,建成“立足合肥、面向安徽、輻射全國”的智能制造技術創新平臺、成果培育與轉化平臺、高端人才培養引進平臺、國際交流合作平臺,成為國內領先、國際*流的新型產業研究院,成為智能制造產業發展的引擎、具有國際影響的智能制造成果轉化基地和產業孵化基地。
到2017年在人才引育上,引進、培養高水平創新、創業團隊20個,引進國內外高端人才100名,年培養產業急需碩士、博士600名。
到2020年培養產業急需碩士、博士1000人以上;柔性引進國內外高端人才200人以上。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