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做活“土地文章”促進鄉村振興
立夏過后,天氣漸熱。在巢湖市柘皋鎮駟馬村大於產業園里,每天都能看到村民在田間忙碌著。
可就在幾個月前,這里還是一片撂荒多年的土地。因為距離村子遠、土地分散,外出務工人員增多,村民們逐漸放棄在此勞作,導致*后無人問津,雜草叢生。駟馬村駐村工作隊和“兩委”干部在多方調研和研究討論下,充分尊重村內農戶意愿,決定通過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在此流轉近300畝土地,進行開荒、土地平整,將一家一戶“巴掌地”改造成了集中連片的“規模田”,采用機械化生產方式,種植大片玉米和紅薯,推動農村產業發展。
選擇種植玉米和紅薯,也是村干部們多次探討交流作出的決定,不僅符合土地種植條件,而且生長周期較短,本年度內即可收獲。同時,柘皋鎮域內有大量收購玉米、紅薯的個人和企業,需求較大,不愁銷售。為防范風險,保證產量,村委會還委托熟悉農業生產的退休村干部進行專人看管,精心呵護培育,并邀請巢湖市科技局前來指導,確保種植有成效。
據了解,該項目資金來源于村集體經濟,目前已投資30萬元,預計總投資50萬元,自3月開工以來,一直有序推進。目前,播種的近270畝玉米已經發芽成苗,8月左右可收獲,預計產量約20萬斤,按市場收購價1~1.2元/斤計算,預計銷售收入20萬余元;種植的30畝紅薯,每畝預計收入3000元,年收入可達9萬余元。同時,土地流轉惠及60戶農戶,每畝每年200元流轉租金,更吸納周邊大量村民就業,每人每天收入80元,為村民長效增收提供有效途徑。
“等玉米和紅薯收獲后,我們還打算種植小麥和大豆,預計年收入25萬元左右,產業園每年預計可為村集體增加收入54萬余元。”駟馬村黨委*昌曉晨介紹說,大於產業園項目是他們在鄉村振興路上的一個小小嘗試,不僅解決了撂荒土地問題,也促進了村集體經濟和農民就業增收。下一步,駟馬村還將積極探索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徑,爭取讓更多村民得到實惠,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嚴化文)
【新華云直播】2022上海國際品牌創新發展論壇
*美職工|青春在路上 情系“警察藍”
全力以“復”讓黃金水道“暢”起來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安徽省“*美職工”
2021年安徽省職工職業道德建設標兵單位與個人
科大訊飛:用人工智能建設美好世界
一批優秀青年獲評“安徽青年五四獎章”
安徽省一職工獲評全國“*美職工”
安徽29人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安徽省公安機關公布6起知識產權保護典型案例
·安徽境內高速發生連環相撞事故致5死3傷
·【守“滬”日記】奮戰在白玉蘭盛開的上海
·合肥鐵警“五一”勞動節堅守崗位守護平安
·【守“滬”日記】方艙里那道溫暖的光
·一圖看懂!合肥市養老服務發展“十四五”規劃公布
·滬皖聯手,從“死神”手中搶下五歲患兒
*美職工|青春在路上 情系“警察藍”
安徽合肥:一大波抗疫“利器”誕生
安徽黃山:“三潭枇杷”成熟開采
*美職工|初心寫在田野的80后農藝師
·*美職工|心中有愛 世上無“艾”
·皖南焦村:平流云美景雨后初現
·*美職工|“博士工匠”創新路上不歇腳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