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世界顯示產業大會11月22日合肥舉辦
作為工業和信息化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第十三屆中國(合肥)國際家用電器暨消費電子博覽會的重要板塊,首屆世界顯示產業大會將于2019年11月22日-24日在安徽省合肥市舉辦。
本次大會的主題是“顯示美好生活”,包括開幕式,一場主論壇,六場分論壇及投融資對接會,多場新品、報告發布活動,同期還將舉辦新型顯示展。大會是全球顯示產業領域規格高、規模大、影響力強的盛會。
本次大會凸顯國際化。來自中國、美國、日本、韓國、德國、法國、瑞典、以色列等國家和地區相關行業協會的領導和代表,數十名院士和著名專家,數百家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高層將齊聚合肥。參加大會和展覽的企業,既有京東方、華星光電、天馬、維信諾、創維、聯想、海信、長虹、雷曼光電、三安光電等本土巨頭,也有LGD、康寧、默克、應用材料、住友、索尼等國際著名企業。
本次大會聚焦專業化。目前,TFT-LCD、OLED、Micro-LED、LED、激光顯示、電子紙等各種顯示技術同臺競技。大會圍繞“從沙子到整機”的完整產業鏈,通過主論壇,院士講壇、OLED產業發展論壇、MicroLED顯示論壇、柔性AMOLED創新應用論壇、激光顯示論壇、顯示材料設備論壇和投融資對接會等平行論壇活動,新型顯示展,探討技術路徑和市場趨勢,展示*新創新技術和應用成果。
本次大會致力品牌化。大會是由國家政府主管部門首次主辦的世界級顯示大會,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中國電子材料行業協會、中國電子專用設備工業協會、中國OLED聯盟、國際信息顯示學會中國區(SID China)、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等國內外著名協會和企業承辦相關論壇和活動,政產學研用金結合,致力于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年度盛會。
記者從大會組委會獲悉,出席本次大會的專家有: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校長邱勇,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常務副校長黃維,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鐘燦,中國工程院院士丁文華,中國工程院院士許祖彥,中國科學院院士支志明,瑞典皇家科學院和工程科學院院士Lars Samuelson等;企業家有: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炎順,創維集團董事局*賴偉德,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趙勇,維信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張德強,天馬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宏良,LG Display社長黃龍起,康寧公司大中華區總裁兼總經理李放,默克集團高級副總裁、顯示材料全球產品研發負責人Johannes Canisius,應用材料公司顯示及柔性技術事業群副總裁兼首席營銷官Max McDaniel、國際信息顯示學會(SID)上任*金容奭等;京東方、華星光電、天馬、維信諾、創維、雷曼光電、LGD、康寧等60 多家著名企業參展。
新型顯示產業是各國競相發展的戰略性產業,全球顯示產業正加速向中國大陸轉移,中國大陸TFT—LCD面板出貨面積和出貨金額均居世界*一,已經成為全球顯示產業成長的主要動力。安徽省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中部崛起兩大國家戰略覆蓋的*一省份,合肥市是我國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雙節點城市。近年來,安徽省和合肥市努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新型顯示產業集群,培育了一大批新型顯示領域龍頭企業,一個中國面板產能*大、產業鏈*完整、技術水平*流的集聚發展區正在快速成長。到2022年,安徽省新型顯示產業產值力爭突破2000億元。
當前,全球顯示產業進入轉型升級和深度演變的關鍵時期,首屆世界顯示產業大會的舉辦,不僅可以吸引更多優質資源進一步向安徽省、合肥市集聚,推進安徽省與合肥市構建世界級新型顯示產業生態圈,而且可以進一步加強國內外交流合作,促進產業鏈協同創新,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加快推進技術產品應用,推動全球平板顯示產業高質量發展。(馬利亞)
海南三亞:體驗傳統文化 感受非遺魅力
新疆吐魯番:一家三代人跨越半世紀守護西域千年故城
自然資源部:2021年我國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今天是“世界工程日” 全球舉辦慶祝活動
工信部:2021年計劃新建5G基站60萬個
科學家揭示瘧疾媒介按蚊婚飛和求偶的奧秘
科學家在緬甸琥珀中發現一億年前“螢火蟲”
北京將在光電子、區塊鏈等領域布局新型研發機構
科技部:北京國際科創中心要更多地解決0到1的問題
北京懷柔科學城:“科學+城”的城市框架扎實起步
第十五屆中國智能交通年會(ITSAC 2020)在深圳開幕
2020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將于9月底在海口舉辦
結締性組織引發的肺動脈高壓如何診治?
青年科學家曾子敬:敬畏生命成為我的“底色”
青年科學家成里京:我給海洋測體溫
治療肺動脈高壓需要多學科和全社會共同努力
安徽肥西:“農旅融合”助推鄉村振興
6月9日,安徽省肥西縣官亭鎮的一家觀光農業基地內,游客在花叢中賞花,農戶正在采摘新鮮的小番茄供應市場。
2022-06-10 10:25
據《科學報告》9日發布的一項研究發現,黑素皮質素受體-2(MC2R)基因可能在犬類的馴化中發揮了作用,使它們發展出社會認知技能,與人類交流互動。
2022-06-10 10:23
迄今*大黑猩猩基因組圖譜繪制完成
據美國《新聞周刊》網站7日報道,一個國際專家小組通過對800份黑猩猩樣本中的DNA進行測序,編制出世界上迄今*大的野生黑猩猩基因組目錄。
2022-06-10 10:22
超靈敏磁強計可將信號功率放大64%
研究人員成功制造出具有高密度NV中心的金剛石,進而研發高精細的NV激光腔,首次通過實驗驗證了激光閾值磁強計的理論原理。
2022-06-10 10:19
機械手指上“長出”活體人類皮膚
無論是《終結者》中的反派T-800還是《機械戰警》中的英雄警察亞歷克斯·墨菲,由生物和人造材料制成的生物混合機器人一直是許多科幻夢想的中心。
2022-06-10 10:18
視網膜上這類細胞在近視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復旦大學腦科學研究院/醫學神經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楊雄里院士領導的科研團隊,首次揭示了一類特殊的視網膜神經節細胞——ipRGC在近視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2022-06-10 10:17
6月5日,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約7小時后成功對接天和核心艙,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進入天和核心艙,并將按計劃開展相關工作。
2022-06-10 09:43
我國海洋科學國際競爭力實現新跨越
由自然資源部*一海洋研究所牽頭的“海洋與氣候無縫預報系統”大科學計劃(以下簡稱“OSF”)正式獲批。
2022-06-10 09:42
即便碳排放驟停 溫控目標仍難實現
一項近日發表于《自然—氣候變化》的研究顯示,人類向大氣中排放了如此多的二氧化碳,即使全球排放在一夜之間停止,仍有42%的概率無法實現1.5℃的溫控目標。
2022-06-09 10:09
近日,在南非開普敦舉行的世界研究誠信大會上,與會者認為,發達國家科學家所從事的“直升機研究”違反了科研誠信原則,并導致了有違道德的問題。
2022-06-09 10:09
2021年8月底的一個深夜,北京北四環邊,白日的喧囂已歸于平靜,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的燈仍然亮著,實驗室里靜得只剩下呼吸聲。
2022-06-09 10:07
你知道嗎 壞情緒也能按下過敏“啟動鍵”
但有些人的過敏癥狀卻沒有好轉、還是反復發作,因為他們的過敏與季節無關,而是由緊張、壓力等不良情緒所導致的。
2022-06-09 10:05
影響腦干細胞壽命的關鍵蛋白確定
這項發表在《干細胞報告》雜志上的研究聚焦于一種名為胰島素受體(INSR)的特殊蛋白質,這種蛋白質普遍存在于大腦腦室下區的神經干細胞中。
2022-06-09 10:03
俄98%小麥種子培育實現本土化
近年來,俄利用在糧食作物領域新建的9個實驗室,將分子遺傳標記、細胞和染色體工程、野生近緣種利用等方法引入育種過程,使育種學和種子生產競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2022-06-09 10:02
納米傳感器可在幾分鐘內檢出殘留農藥
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微型傳感器,可在幾分鐘內檢出水果上的農藥。
2022-06-09 10:00
我國自主研發缸內直噴氫氣發動機成功點火
6月8日,由一汽解放自主設計研發的國內首款重型商用車缸內直噴氫氣發動機成功點火并穩定運行。重型氫氣發動機作為商用車零碳動力的生力軍,是實現交通領域“雙碳”目標的核心途徑之一。
2022-06-09 09:57
421ppm!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5月攀新高
研究人員指出,燃燒化石燃料運輸和發電、制造水泥、毀壞森林等諸多做法都會導致大氣中CO2濃度增加。
2022-06-08 09:37
超導中庫珀對實現原子級精度測量
這使他們能檢測返回到超導體的安德烈夫反射量,同時保持與單個原子相當的成像分辨率。
2022-06-08 09:35
古DNA“開口”講述石峁人群的母系遺傳史
“我們還發現,石峁人群與同樣生活在龍山時代而非仰韶時代晚期的黃河中下游古人群,有著更為緊密的遺傳關系。”
2022-06-08 09:32
AI技術“高考通關” 數字人產業價值凸顯
今年高考*一天,首位AI數字人考生度曉曉作答的議論文刷屏。不僅如此,在百度文心千億大模型的加持下,度曉曉僅需40秒就能寫出40多篇命題作文。
2022-06-08 09:29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