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縣下塘鎮:夏糧喜獲豐收產業興旺富民
四輛大型聯合收割機在田野中來回穿梭,將一粒粒成熟的麥子收割進倉,一派豐收喜人景象。近日,在長豐縣下塘鎮韓崗社區土地股份經濟合作社的麥田里,韓崗社區黨總支*崔會祥看著顆粒飽滿的麥穗高興地說:“今年天氣好,小麥長勢壯,平均每畝能有六七百斤,預計總產量能達70萬斤,畝均純利100多塊錢。”
據了解,韓崗社區自主經營1000多畝土地種植小麥。由于今年春季總體晴多雨少,病害較少,長勢良好,眼下已進入收割季。這幾天,崔會祥不是聯系農機合作社和糧食收購企業,就是組織村干部下地搶收小麥,確保顆粒歸倉。“有了這個豐收季,咱們村今年集體收入就有了更大的保障。”崔會祥信心滿滿地說。現在小麥市場收購價每斤在1.45元以上,預計小麥產值達90多萬元。除去成本,僅小麥這一項就為村集體經濟帶來十幾萬元進賬。“村集體有了錢,振興鄉村就更有底氣了。”統計顯示,長豐縣下塘鎮今年小麥種植面積約8.8萬畝,水稻面積預計有15萬畝。目前全鎮85%以上土地都交由村集體、種植大戶、家庭農場流轉耕種糧食和果蔬。
興村必須產業強。近年來,長豐縣下塘鎮把實施鄉村振興、強村富民作為“三農”工作的總抓手,緊扣“產業興旺”主線,盤活傳統種植優勢,做強集體經濟,推進特色產業“齊頭并進”,實現產業“并駕齊驅”,達到村強民富鄉村新。在幸福家誼家庭農場,70多個大棚一個挨著一個,棚內種植的洋角蜜和翡翠品種甜瓜已陸續上市。“每天可以采摘三四千斤,效益不錯。”農場負責人楊然樂呵呵地說。
農業穩產增產、農民穩步增收,離不開政府對“三農”的政策扶持。楊然種植果蔬產業已有多年,以前基地各項基礎設施不完善。2020年當地政府投資3000多萬元,修路挖渠,架設電路,建設基地基礎設施。楊然說,基礎設施“提檔升級”,促進了農產品產量質量品質“全面開花”,穩定了產出效益。
“隨著國家加大力度建設高標準農田,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實現了土地增產提效。”下塘鎮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錢成柱表示,此舉為推進鄉村振興、強村富民奠定了基礎,也吸引了一大批有能力、有知識、有想法的老板、老鄉回鄉創業。通訊員 杜剛 陸寧寧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張永
安徽:年邁父母住院 職工享陪護假
給考生市民出行降降溫 合肥地鐵開啟...
安徽開展濕地保護法主題宣傳活動
商議院 合肥為何要在疫情防控關鍵...
商議院 讓公開透明信息成為照“謠...
商議院 故意隱瞞 半城陪綁 您看這...
【橙視覺】“團”聚力量 同心戰疫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安徽商報、安徽商報合肥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安徽商報或安徽商報合肥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長豐縣下塘鎮:夏糧喜獲豐收 產業興旺富民
2022-06-07 13:14:28
四輛大型聯合收割機在田野中來回穿梭,將一粒粒成熟的麥子收割進倉,一派豐收喜人景象。近日,在長豐縣下塘鎮韓崗社區土地股份經濟合作社的麥田里,韓崗社區黨總支*崔會祥看著顆粒飽滿的麥穗高興地說:“今年天氣好,小麥長勢壯,平均每畝能有六七百斤,預計總產量能達70萬斤,畝均純利100多塊錢。”
據了解,韓崗社區自主經營1000多畝土地種植小麥。由于今年春季總體晴多雨少,病害較少,長勢良好,眼下已進入收割季。這幾天,崔會祥不是聯系農機合作社和糧食收購企業,就是組織村干部下地搶收小麥,確保顆粒歸倉。“有了這個豐收季,咱們村今年集體收入就有了更大的保障。”崔會祥信心滿滿地說。現在小麥市場收購價每斤在1.45元以上,預計小麥產值達90多萬元。除去成本,僅小麥這一項就為村集體經濟帶來十幾萬元進賬。“村集體有了錢,振興鄉村就更有底氣了。”統計顯示,長豐縣下塘鎮今年小麥種植面積約8.8萬畝,水稻面積預計有15萬畝。目前全鎮85%以上土地都交由村集體、種植大戶、家庭農場流轉耕種糧食和果蔬。
興村必須產業強。近年來,長豐縣下塘鎮把實施鄉村振興、強村富民作為“三農”工作的總抓手,緊扣“產業興旺”主線,盤活傳統種植優勢,做強集體經濟,推進特色產業“齊頭并進”,實現產業“并駕齊驅”,達到村強民富鄉村新。在幸福家誼家庭農場,70多個大棚一個挨著一個,棚內種植的洋角蜜和翡翠品種甜瓜已陸續上市。“每天可以采摘三四千斤,效益不錯。”農場負責人楊然樂呵呵地說。
農業穩產增產、農民穩步增收,離不開政府對“三農”的政策扶持。楊然種植果蔬產業已有多年,以前基地各項基礎設施不完善。2020年當地政府投資3000多萬元,修路挖渠,架設電路,建設基地基礎設施。楊然說,基礎設施“提檔升級”,促進了農產品產量質量品質“全面開花”,穩定了產出效益。
“隨著國家加大力度建設高標準農田,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實現了土地增產提效。”下塘鎮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錢成柱表示,此舉為推進鄉村振興、強村富民奠定了基礎,也吸引了一大批有能力、有知識、有想法的老板、老鄉回鄉創業。通訊員 杜剛 陸寧寧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張永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