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肥西的縣城蝶變③“三區一帶”群英湖片區:“風”“水”之城
合肥主城*南端,東鄰八百里巢湖的城市通風廊道,西近合肥三大綠楔的紫蓬山綠楔;從淠河總干渠、潛南干渠,再經董崗支渠、五十埠支渠、程店支渠……清冽山泉涌出茫茫大別山,一路向東流貫這片區域。
(群英湖片區效果圖 肥西縣委宣傳部供圖)
總面積12.6平方公里,群英湖片區深得自然的滋養,以“上風上水之地”嵌入了安徽*一縣未來的發展版圖。
假以時日,以“圍湖塑心,細胞生長”為特色,這里破土而出的將是肥西縣行政文化、智能樞紐、文創總部為一體的產城融合示范區。
綠,是人們對生態的美好寫意。肥西,從潭沖河到紫云湖,再至群英湖,始終貫穿著這一抹發展底色。
群英湖片區,地如其名,幾乎吞吐著湖、河、塘的所有綠意。這里集森林公園、濕地公園、苗木基地于一體,在其之上,衍生出了休閑觀光、康體健身、科普教育多重功能;這里還有三崗慢生活區,祥源花世界景區內山水相依,動靜相宜……
試想一段鏡頭。夏季傍晚,徜徉于4000余畝祥源花世界,漫步在歐式園、夢之花園、探險樂園、花世界小鎮等“一湖·八園”生態人文景觀之中,沉醉不知歸路。
(合肥市第八水廠 肥西縣委宣傳部供圖)
水,澆灌出了群英湖片區另一重底色。由此,群英湖的生命力實現破圈,承接起合肥其他區域的經濟發展。
這一切歸功于一個水廠,合肥市第八水廠。它也是合肥市首個標準化樣板水廠。水廠設計采用大別山、引江濟淮和大官塘水庫應急備用三路水源作保障,設計規模40萬立方米/日,產能釋放后將滿足肥西縣及合肥經開區、濱湖區域經濟發展用水需求。
2021年11月1日,合肥市第八水廠正式為肥西縣17萬戶城鄉居民提供高品質飲用水。這也標志著,肥西縣居民用水與合肥市區市民實現飲用水“同源、同質、同網、同服務”。
合肥市都市圈一體化,在飲用水的細節上實現了融會貫通。
城市文明,以公共服務與文化服務為標尺,丈量著一個地區的發達程度。群英湖片區,為肥西縣的城市文明拔高了尺度。
(建設中的城建檔案館 肥西縣委宣傳部供圖)
今天,這里正在緊張建設的城建檔案館將是肥西將來公共文化服務建一角。同時將來,這里龐然矗立的還會有,規劃館、科技館、檔案館、圖書館、文化美術館和廣播傳媒中心。
它們共同組成肥西縣的公共文化服務中心。中心占地約124畝,規劃面積約8.2萬平方米,總投資約3.5億元。
(總體鳥瞰圖 肥西縣委宣傳部供圖)
肥西,新晉的節點工作法,正推進它們有條不紊面世:文化中心檔案館南段一層結構基本完成;文化中心圖書館樁基試樁施工完成,護坡施工完成30%;圖書館工人生活區搭設完成30%;文化中心科技館、城建檔案館及規劃館清表完成80%……
秉承著肥西行政文化、智能樞紐、文創總部的全新寄托,從市政設施到交通,群英湖自然被賦予了一系列高標準配套。
這里有合肥投入運營的首條“國家級”地下管廊。
作為合肥市綜合管廊國家試點城市示范工程之一,肥西縣地下綜合管廊全長約29公里,涵蓋獨秀園路、李陵山路、鐵板洲路、別山湖路、豐樂河大道路等路網。
目前,項目主體結構已建設完成,設備安裝基本完成,已通過國家住建部、財政部驗收。
(地下綜合管廊 肥西縣委宣傳部供圖)
相比地下管線年,壽命比傳統模式要長得多。從長遠看,綜合管廊比傳統模式節約成本。據統計,僅肥西綜合管廊一期工程釋放土地達400多畝,節省資金成本1.5億元。
肥西還結合道路條件、施工環境,合理設置管廊斷面,逐步建設干線、支線和纜線管廊,做到科學建設配比,高效率利用地下空間,改善城市交通,增強城市安全。
這里也有合肥首條高架橋的“續章”。
2006年,作為合肥市首條高架,金寨路高架破土而起飛架南北。當前,金寨路高架這條合肥交通大動脈正在實施南延工程,轟轟烈烈地深入肥西腹地,直通群英湖片區。
合肥核心城區將因這條“大動脈”而與群英湖血肉相連。
(路網規劃圖 肥西縣委宣傳部供圖)
同期,另一條東西向“大動脈”深圳路將把肥西與合肥濱湖新區的時間距離縮短至10分鐘;另外,規劃上,軌道交通9號線也將直達肥西群英湖片區腹地。
四通八達是一種城市的暢意,群英湖也將因此被聚焦。
有著眾多資源加持,群英湖,必然是肥西乃至合肥產業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2021年12月,位于肥西縣群英湖核心片區的安徽醫科大學新醫科中心(新校區)正式開工建設。項目規劃總用地面積2137畝,總建筑面積97萬平方米,預計容納學生2.3萬人。
安徽醫科大學新醫科中心(新校區)鳥瞰圖 肥西縣委宣傳部供圖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項目也被列為安徽省“十四五”規劃教育提質擴容重大工程。
據了解,安徽醫科大學新校區建設不僅對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還主動融入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大健康板塊。同時,校區建設主動對標“新醫科”理念,將教學與科研緊密結合,融合建設學院與科研中心(“學院+中心”)、形成“學科+專業+產業”的醫學科創集群。
其建成后,肥西縣“產學研”一體化大健康產業集群將增添新“引擎”。
“群英湖”,顧名思義,產業“群英”在此集聚。
(建設中的京東安徽智能制造及電商產業園 肥西縣委宣傳部供圖)
這里有總投資200億元的京東安徽智能制造及電商產業園,計劃用地1000畝,預計今年建設完成,一年內達產,達產后年稅收不低于15萬元每畝。
這里有已經落成的中南高科·錦祥智能制造產業園,規劃占地面積1000畝,總投資50億元。項目將打造區域領先、國內*流的新興制造業集聚基地。
這里還有福建賽特新材股份有限公司擬建設的賽特真空產業制造基地項目。項目總占地面積約380畝,主要為真空產業制造及產業鏈配套基地。
1核4中心9副中心,這是合肥規劃出的主城城市空間布局。群英湖片區是9個副中心*南。
合肥市1核4中心9副中心城市空間布局規劃圖
從自然的“風”與“水”,到勾連經濟的交通動脈,再到裝備及汽車零部件制造業、電子信息及智能家電業、新材料及新能源產業和生物醫藥業四大主導產業,群英湖正與合肥主城加速融合。
一座產城融示范區,也將呼之欲出。
就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問題 合肥市...
高考生看過來,想當合肥地鐵司機快報名
商議院 唐山圍毆女子事件,“閱卷...
商議院 *、市長帶頭“擼串”,...
合肥為何要在疫情防控關鍵時期增設 ...
【橙視覺】我愛那莫名其妙的邂逅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安徽商報、安徽商報合肥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安徽商報或安徽商報合肥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千億肥西的縣城蝶變③“三區一帶”群英湖片區:“風”“水”之城
2022-06-23 14:39:59
“風”與“水”交融,絢爛出今日的群英湖。
合肥主城*南端,東鄰八百里巢湖的城市通風廊道,西近合肥三大綠楔的紫蓬山綠楔;從淠河總干渠、潛南干渠,再經董崗支渠、五十埠支渠、程店支渠……清冽山泉涌出茫茫大別山,一路向東流貫這片區域。
(群英湖片區效果圖 肥西縣委宣傳部供圖)
總面積12.6平方公里,群英湖片區深得自然的滋養,以“上風上水之地”嵌入了安徽*一縣未來的發展版圖。
假以時日,以“圍湖塑心,細胞生長”為特色,這里破土而出的將是肥西縣行政文化、智能樞紐、文創總部為一體的產城融合示范區。
綠,是人們對生態的美好寫意。肥西,從潭沖河到紫云湖,再至群英湖,始終貫穿著這一抹發展底色。
群英湖片區,地如其名,幾乎吞吐著湖、河、塘的所有綠意。這里集森林公園、濕地公園、苗木基地于一體,在其之上,衍生出了休閑觀光、康體健身、科普教育多重功能;這里還有三崗慢生活區,祥源花世界景區內山水相依,動靜相宜……
試想一段鏡頭。夏季傍晚,徜徉于4000余畝祥源花世界,漫步在歐式園、夢之花園、探險樂園、花世界小鎮等“一湖·八園”生態人文景觀之中,沉醉不知歸路。
(合肥市第八水廠 肥西縣委宣傳部供圖)
水,澆灌出了群英湖片區另一重底色。由此,群英湖的生命力實現破圈,承接起合肥其他區域的經濟發展。
這一切歸功于一個水廠,合肥市第八水廠。它也是合肥市首個標準化樣板水廠。水廠設計采用大別山、引江濟淮和大官塘水庫應急備用三路水源作保障,設計規模40萬立方米/日,產能釋放后將滿足肥西縣及合肥經開區、濱湖區域經濟發展用水需求。
2021年11月1日,合肥市第八水廠正式為肥西縣17萬戶城鄉居民提供高品質飲用水。這也標志著,肥西縣居民用水與合肥市區市民實現飲用水“同源、同質、同網、同服務”。
合肥市都市圈一體化,在飲用水的細節上實現了融會貫通。
城市文明,以公共服務與文化服務為標尺,丈量著一個地區的發達程度。群英湖片區,為肥西縣的城市文明拔高了尺度。
(建設中的城建檔案館 肥西縣委宣傳部供圖)
今天,這里正在緊張建設的城建檔案館將是肥西將來公共文化服務建一角。同時將來,這里龐然矗立的還會有,規劃館、科技館、檔案館、圖書館、文化美術館和廣播傳媒中心。
它們共同組成肥西縣的公共文化服務中心。中心占地約124畝,規劃面積約8.2萬平方米,總投資約3.5億元。
(總體鳥瞰圖 肥西縣委宣傳部供圖)
肥西,新晉的節點工作法,正推進它們有條不紊面世:文化中心檔案館南段一層結構基本完成;文化中心圖書館樁基試樁施工完成,護坡施工完成30%;圖書館工人生活區搭設完成30%;文化中心科技館、城建檔案館及規劃館清表完成80%……
秉承著肥西行政文化、智能樞紐、文創總部的全新寄托,從市政設施到交通,群英湖自然被賦予了一系列高標準配套。
這里有合肥投入運營的首條“國家級”地下管廊。
作為合肥市綜合管廊國家試點城市示范工程之一,肥西縣地下綜合管廊全長約29公里,涵蓋獨秀園路、李陵山路、鐵板洲路、別山湖路、豐樂河大道路等路網。
目前,項目主體結構已建設完成,設備安裝基本完成,已通過國家住建部、財政部驗收。
(地下綜合管廊 肥西縣委宣傳部供圖)
相比地下管線年,壽命比傳統模式要長得多。從長遠看,綜合管廊比傳統模式節約成本。據統計,僅肥西綜合管廊一期工程釋放土地達400多畝,節省資金成本1.5億元。
肥西還結合道路條件、施工環境,合理設置管廊斷面,逐步建設干線、支線和纜線管廊,做到科學建設配比,高效率利用地下空間,改善城市交通,增強城市安全。
這里也有合肥首條高架橋的“續章”。
2006年,作為合肥市首條高架,金寨路高架破土而起飛架南北。當前,金寨路高架這條合肥交通大動脈正在實施南延工程,轟轟烈烈地深入肥西腹地,直通群英湖片區。
合肥核心城區將因這條“大動脈”而與群英湖血肉相連。
(路網規劃圖 肥西縣委宣傳部供圖)
同期,另一條東西向“大動脈”深圳路將把肥西與合肥濱湖新區的時間距離縮短至10分鐘;另外,規劃上,軌道交通9號線也將直達肥西群英湖片區腹地。
四通八達是一種城市的暢意,群英湖也將因此被聚焦。
有著眾多資源加持,群英湖,必然是肥西乃至合肥產業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2021年12月,位于肥西縣群英湖核心片區的安徽醫科大學新醫科中心(新校區)正式開工建設。項目規劃總用地面積2137畝,總建筑面積97萬平方米,預計容納學生2.3萬人。
安徽醫科大學新醫科中心(新校區)鳥瞰圖 肥西縣委宣傳部供圖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項目也被列為安徽省“十四五”規劃教育提質擴容重大工程。
據了解,安徽醫科大學新校區建設不僅對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還主動融入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大健康板塊。同時,校區建設主動對標“新醫科”理念,將教學與科研緊密結合,融合建設學院與科研中心(“學院+中心”)、形成“學科+專業+產業”的醫學科創集群。
其建成后,肥西縣“產學研”一體化大健康產業集群將增添新“引擎”。
“群英湖”,顧名思義,產業“群英”在此集聚。
(建設中的京東安徽智能制造及電商產業園 肥西縣委宣傳部供圖)
這里有總投資200億元的京東安徽智能制造及電商產業園,計劃用地1000畝,預計今年建設完成,一年內達產,達產后年稅收不低于15萬元每畝。
這里有已經落成的中南高科·錦祥智能制造產業園,規劃占地面積1000畝,總投資50億元。項目將打造區域領先、國內*流的新興制造業集聚基地。
這里還有福建賽特新材股份有限公司擬建設的賽特真空產業制造基地項目。項目總占地面積約380畝,主要為真空產業制造及產業鏈配套基地。
1核4中心9副中心,這是合肥規劃出的主城城市空間布局。群英湖片區是9個副中心*南。
合肥市1核4中心9副中心城市空間布局規劃圖
從自然的“風”與“水”,到勾連經濟的交通動脈,再到裝備及汽車零部件制造業、電子信息及智能家電業、新材料及新能源產業和生物醫藥業四大主導產業,群英湖正與合肥主城加速融合。
一座產城融示范區,也將呼之欲出。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