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合肥高新區打造國際化“人才之家”
在剛剛結束的第十七屆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上,繼去年合肥成為“黑馬”首入榜單以來,今年合肥再度成為第三名探花。有何舉措讓國際友人青睞?有何政策讓高端人才賓至如歸、安家落戶、創業就業?4月17日,跟隨中宣部“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大型采訪團,記者來到了合肥高新區“窺一斑而知全豹”。
4月17日上午,記者一行來到位于合肥高新區創新產業園二期G3樓的國際人才城。合肥國際人才城管理辦公室主任朱珩介紹,國際人才城功能定位為,匯聚各項軟硬件設施**流的人才聚集平臺,打造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完備的國際人才社區,創立創新生態環境資源*優越的創新產業基地,旨在打造集高端人才服務、創業項目孵化、人才成果展示、資源共享交流于一體,融通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專業人才的綜合性服務平臺,成為華東地區*流的國際化“人才之家”。
記者看到,在人才城核心服務區內,一層主要打造人才工作展廳,主要展示人才工作發展歷程、人才創新創業載體和人才創新成果等重點內容。二層主要打造人才綜合服務平臺,設有高層次人才出入境和戶籍辦理、人才分類認定、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重點人才項目申報、創新創業政策咨詢等業務窗口和高層次人才交流洽談區,同時設置休閑共享書吧和水吧,為來訪高層次人才提供休閑和閱讀服務。三層主要打造人才資源集聚平臺,設有報告廳、項目路演廳、培訓中心、會議室、眾創空間等設施,為高層次人才提供創新創業資源服務和市場化人才服務。
新華學院陳業慧老師咨詢申報合肥市高層次D類人才相關政策
當天,來自新華學院的陳業慧老師正在咨詢合肥市高層次D類人才的申報事宜。據介紹,申報成功后她將在子女上學等方面享受相關政策。為更好地服務高端人群,國際人才城還建有 “合肥國際人才網”,通過整合合肥市人才綜合信息資源,建立人才工作官方宣傳門戶,*一時間發布人才權威資訊,高效對接各層次人才發展需求。此外,網站建有特色人才服務專區,提供創新創業資源地圖查詢、創新創業資源智能匹配、人才政策智能檢索、基于移動端的互動交流等服務。
合肥高新區大力發展新經濟,圍繞信息、健康、能源等領域加強前瞻部署,推動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未來信息產業的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應用創新。三年來,合肥高新區主要經濟指標保持高速增長,全區工商注冊企業數從13705家增加到28016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從603家增加到1025家;上市企業22家、新三板掛牌企業50家,占全省四分之一、全市一半;省級以上技術(工程)研究中心169個,各類科技孵化平臺91個,約占全市70%以上。
合肥高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解讀,正是高速增長的經濟發展帶來人才成長的機遇,成為吸引高端人才來高新區創業就業的原因之一。尤其在創新型產業領域,吸納很多高科技人才的加盟。
據介紹,合肥高新區落實安徽省重大新興產業集聚基地、重大新興產業工程和重大新興產業專項“三重一創”建設,建設了安徽省智能語音、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三個省級戰新產業基地和新能源市級戰新基地,積極謀劃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及產業園,培育了“中國聲谷”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建設精準醫療、量子通信、石墨烯新材料等9個省重大新興產業工程和專項,推動量子通信、集成電路、人工智能、語音軟件、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產值連續三年保持20%以上增長,對工業增加值貢獻率40%以上;現代服務業發展迅猛,高技術服務業營收年均增長超40%。
合肥高新區等高對標*流園區,積極探索更加適應新時代發展要求的體制機制,努力發揮引領、輻射、帶動和示范作用。在中科院合肥技術創新工程院,記者感受到體制機制變革帶來的“筑巢引鳳”效應。
中科院合肥技術創新工程院副院長黃敘新介紹說,為充分發揮科技對經濟的引領和支撐作用,推進合肥市自主創新與轉型發展,合肥市政府與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決定成立中科院合肥技術創新工程院。雙方分別委托合肥產投集團、合肥中科研究院資產管理公司共同出資成立中科院(合肥)技術創新工程院有限公司,采用企業化運作方式推進項目成果的轉移、落地。
在企業籌建期,通過專利技術轉讓、技術合作、技術入股、現金出資等方式對科技成果進行引導性投資,同時鼓勵團隊成員以現金參股,既提升科研人員的創業積極性,又增強社會資本和市場的認同度與信心。
探索建立成果轉化處置方式與激勵機制。將科技成果處置權授予職務科技成果發明人,加強職務發明人在科技成果轉化中的主體地位和作用;深化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分配改革,科研團隊在轉化過程中所得的獎勵不低于總收益的70%。
探索實施市場化薪酬制度。支持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委派的管理人員與市場化方式引進的人才實行同崗同酬,采用市場化薪酬制度,建立有競爭力的薪酬體系……
因在科技成果轉化機制、人才引進機制、市場化薪酬制度等方面的突出表現,創新院被列入“全創改”全省11個試點單位之一。去年,國家發改委發布《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百佳案例》,創新院作為典型案例入選。
營商環境是核心競爭力。合肥高新區在金融、政務、配套等各方面為人才發展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務,讓其無后顧之憂,能夠全身心投入到創新創業中去。
通過設立“人才基金”、青創引導資金、發放“合創券”,貼息“創新貸”“政保貸”,打造“合創匯”“未來匯”創新型融資平臺等系列舉措,為人才創新創業提供了全方位、全周期的融資服務。截至目前,累計投入財政資金近10億元,有效幫助小微企業解決了融資難題,助推了華米科技、科大國盾等一批科技企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完善基礎生活配套,建成創新公寓等人才配套用房近8000套,在建高端人才公寓600套,每年財政安排2-3億元政策資金,向新入區的高層次、高學歷、高技能人才發放安居補貼;加快建設國際社區、國際學校、國際醫院等項目,著力解決影響人才安居樂業的“關鍵小事”。
截至目前,高新區集聚各類人才(大專以上)25萬余人,市級以上高層次人才523人,各類人才項目入選比例占全市的42%、全省的五分之一,人才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45%。相關負責人表示:“高新區將進一步加強人才要素供給、優化養人環境,為人才發揮聰明才智創造良好條件、提供廣闊平臺,為高新區建設世界*流高科技園區,為合肥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之都,作出新的貢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安徽創新館4月24日開館 由三棟獨立場館組成
3月合肥CPI同比上漲2.9% 漲幅環比微降
A股股民首次突破1.5億 加杠桿炒股者人數增多
蚌埠市紀檢監察機關共梳理問題線人
合肥恢復BRT1號線全時段通行徽州大道公交專用道
7月3日泗縣新增陽性病例234例
7月3日泗縣新增陽性病例234例
人生贏家! 安醫大一博士生帶雙胞胎兒子領畢業證
受臺風“暹芭”影響 未來幾天安徽降水比較多
泗縣通告:疫情防控實行“三長”管理制度
泗縣通報新增確診病例60例、無癥狀感染者228例情況
事關疫情防控!合肥7月3日早間快報
市民山區旅游后莫名發燒 原來是感染了Q熱
安徽“00后”大學生的畢業季:每一個夢想和選擇都得尊重
安慶擬命名延喬小學、延喬中學和延喬青年廣場
安徽省合肥市潛山路1469號安徽報業大廈11樓
未經新安晚報、安徽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網站不良信息舉報郵箱: 舉報電話
本網站法律顧問:天禾律師事務所 陳軍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