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足跡看變化|合肥:勇當創新發展的“開路先鋒”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擁有中國科大、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創新平臺,也有長鑫存儲、科大訊飛等行業領軍,再加上如雨后春筍興起的高科技公司和眾多投資 基金,合肥已經成為中國創新版圖上赫赫有名的重要力量。在過去的一年里,合肥企業創新“主力軍”增長速度前所未有。其中,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接近翻一番,總數達4905戶;凈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250戶,總數超過4500戶;新增科創板上市企業6家、總數達13家, 居省會城市第2位。
2022年4月8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在線上南開大學“科學指導抗疫,勇攀醫學高峰”直播中建議,可以使用異種疫苗作為序貫接種,而他自己則選擇了從合肥高新區“誕生”的重組新型冠狀病毒蛋白疫苗(CHO細胞)。該疫苗是由安徽智飛龍科馬生物制藥有限公司與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聯合研發,曾于2021年3月獲批緊急使用,并在2022年3月1日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附條件批準上市,成為首個獲批的國產重組新冠病毒蛋白疫苗。
疫苗研發,是合肥堅持四個面向、打造原始創新策源地的*新成果之一。近年來,合肥協調推進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量子創新院1號科研樓、聚變堆園區等重點工程建成,涌現九章二號、祖沖之二號等一批重大原創成果。同時,合肥深化大院大所合作,出臺新型研發機構管理辦法,新增新型研發機構3家,清華合肥安全院“城市生命線系統”等成果獲國家層面認可并向全國推廣。
據了解,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是清華大學的派出研究院,由清華大學、安徽省、合肥市三方共建的新型產學研用一體化科技創新平臺和成果轉化基地,將構建公共安全基礎研究、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和產業培育的協同創新發展體系,打造國際*流、國內領先的公共安全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基地。
與此同時,合肥還以科技項目攻關,加速關鍵技術突破,組織實施市級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0項、科技重大專項12項、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和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項目109項,其中13個項目有望打破國外壟斷。
“芯屏汽合”,戰新產業漸成全國地標
位于新站高新區的合肥維信諾科技有限公司,是全球領先的新型顯示整體解決方案創新型供應商,已發展成為集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全球OLED產業領軍企業。從2002年開始主導制定OLED國際標準和國家標準,為我國產業發展贏得了線年,公司智能手機OLED面板出貨量全球第四,國內第二,保持強勁增長勢頭。而在合肥經開區的蔚來新橋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園,則通過引入智能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其他核心零部件等產業佼佼者,打造成世界級智能電動汽車產業集群……
近年來,合肥圍繞“芯屏汽合”“集終生智”領域,以高新技術產業培育增強高質量發展動能。2021年,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5.3%,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63.4%。新能源汽車產業:累計推廣總量突破42萬輛,約占全國總量的5%。
不少龍頭企業的發展已經駛入快車道,甚至成為引領全球的創新力量。其中,合肥京東方大尺寸面板出貨量全球領先,晶合集成手機面板驅動芯片代工市占率全球*一,華米科技自主品牌智能手表市場份額位列全球前三……很多高科企業也受到資本青睞,元琛科技、巨一科技等產業鏈重點企業成功登陸A股,2021年新登陸科創板上市企業6家、總數達到13家,居省會城市第2、全國城市第6位。
如今,合肥的新型顯示產業是國內產業鏈*完善、技術水平*先進的產業集群,在賽迪顧問發布的《2021中國新型顯示十大城市白皮書》中,合肥市位列十大城市之首。集成電路產業集聚各類企業300多家,是全國少數幾個擁有從材料、設計、制造到封裝測試的集成電路全產業鏈城市,設計領域年復合增長率國內*一。而在《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具創新力城市榜單》中,合肥人工智能產業排名全國第四。
優化環境,為創新創業“松綁減負”
合肥創新發展,離不開優質的創新創業環境。
為了持續優化人才服務保障,合肥打造全省首個“外國人工作、居留單一窗口”,大力推行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全流程網上辦理。2021年新增在肥服務“兩院”院士3人,引進高層次人才團隊130個、外國高端人才145人。
同時,合肥深化體制改革,激發各類主體活力,開展科研項目經費“包干制”試點,建立科研人員參加活動負面清單,為科研人員松綁減負。此外,還高標準修訂自主創新政策,制定高成長企業、科技成果轉化專項扶持政策,著力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創造活力。
為了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合肥加快推進科技成果“三就地”,健全與重點高校、科研院所和新型研發機構的緊密聯系服務機制,并在全省率先開展中試基地(平臺)、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示范應用場景建設。同時,位于合肥濱湖新區的安徽創新館,還致力于構建“政、產、學、研、用、金”六位一體的安徽科技大市場,并市場化運營合肥高新區等 5 個分級市場,服務企業7000余家次。2021年,安徽創新館以中國(安徽)科交會為龍頭,全年累計舉辦成果轉化活動60余場,促成各類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簽約金額約350億元。
安徽自貿區合肥片區的啟動運行,更讓合肥放開手腳大膽創新。合肥在全國率先開展“產業化經費股權投資改革”,放大財政資金杠桿作用,撬動社會資本參與科創投資,中科院合肥創新院已對85家科創企業使用產業化經費,帶動社會資本投資近16億元。合肥還創新“科創企業信用貸款”,推出全省首個自貿區純信用貸款產品,支持企業50余家,貸款近1.5億元。
形勢喜人,數千項科技成果今年轉化
2022年,合肥創新還將帶來哪些期待?
記者從合肥市科技局了解到,2022年,合肥將繼續加強科技創新頂層設計和系統布局,完善科技創新委員會、科技創新決策咨詢委員會運行機制。合肥將出臺科技創新中長期發展規劃以及新能源汽車產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等專項規劃,制定院士專家團隊、孵化器和眾創空間建設等專項扶持政策。
為了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合肥將擴大市自然科學基金規模,聚焦量子、中子等前沿技術和“芯屏汽合”“集終生智”等重點產業領域,組織實施100個左右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和科技重大專項項目,加快突破一批核心技術瓶頸。
此外,合肥將新建中試基地(平臺)10家以上、孵化器和眾創空間30家以上,力爭全年就地轉化科技成果3000項以上,打造100個左右新產品(新技術)應用場景。同時,深入推動建設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G60科創走廊等創新平臺,參與建設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子基金,設立合肥項目庫,加快打造G60科創走廊產融結合高質量發展示范園區,推動創新創業服務券通用通兌。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項磊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有獎征集新聞線索,可以是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一經采用將給予獎勵。
報料方式:新安晚報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聞“報料”欄目,視頻報料郵箱(),24小時新聞熱線
如文中采用圖片無法聯系上作者,請通過與本網聯系,提供姓名、聯系電話、銀行卡號、開戶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沿著足跡看變化金寨縣仙桃村:點燃產業引擎 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
近年來,通過強化黨建引領,突出產業支撐,加強雙基建設,成為聞名全縣的山核桃*一村和全鄉集體經濟*一強村,實現“破繭成蝶”后的“華麗蛻變”。
沿著足跡看變化|鳳陽小崗村一次“云簽約”35億元 吹響鄉村振興沖鋒號
4月24日上午,鳳陽縣小崗村舉行“2022年鄉村振興示范創建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儀式”,12個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35億元。
沿著足跡看變化|銅陵樅陽縣岱鰲村:駛入鄉村振興快車道
樅陽縣岱鰲村地理位置偏僻,水利基礎設施差,農田大多是“篩子田”——漏水、貧瘠、農作物單產低,村民大多外出務工。近兩年,該村依托美麗鄉村建設、激活“美麗經濟”,整個村莊舊貌換新顏,也駛入鄉村振興的快車道...
7月3日泗縣新增陽性病例234例
7月3日泗縣新增陽性病例234例
人生贏家! 安醫大一博士生帶雙胞胎兒子領畢業證
受臺風“暹芭”影響 未來幾天安徽降水比較多
泗縣通告:疫情防控實行“三長”管理制度
泗縣通報新增確診病例60例、無癥狀感染者228例情況
事關疫情防控!合肥7月3日早間快報
市民山區旅游后莫名發燒 原來是感染了Q熱
安徽“00后”大學生的畢業季:每一個夢想和選擇都得尊重
安慶擬命名延喬小學、延喬中學和延喬青年廣場
安徽省合肥市潛山路1469號安徽報業大廈11樓
未經新安晚報、安徽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網站不良信息舉報郵箱: 舉報電話
本網站法律顧問:天禾律師事務所 陳軍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