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大建設擦亮民生“底色”十年樹立城市治理新標桿
合肥正在將駱崗中央公園打造成為鑲嵌在新老城過渡帶上的城市綠肺
十年,彈指一揮間,大建設繪就廬州新畫卷。
合肥的城市建設已邁入大城時代,塑形鑄魂精雕細刻,速度和溫度兼具,數量和品質并重,樹立新標桿。
十年來,大建設快馬加鞭,不斷刷新城市面貌,跑出了新氣象,跑出了新成效,跑出了新民生,持續滿足市民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
一輛輛運輸車來回穿梭、一臺臺挖掘機轟鳴作業、施工人員揮汗勞碌……如今,當你把目光投向駱崗中央公園,一批事關園博園建設的重點項目正火熱推進。這片方興未艾的熱土,是合肥近年來全力打造的重點片區之一。其中,作為駱崗公園內“一縱兩橫”市政主干路網,全長約3公里的花園大道讓人們充滿了期待。
眾所周知,駱崗機場是合肥曾經的空港門戶,已成為市民們寶貴的記憶。合肥計劃在原駱崗機場舊址上,高水平建設駱崗生態公園。花園大道工程正好位于駱崗生態公園核心區域,為完整保留駱崗機場跑道,采用了隧道方式暗挖穿越、管幕頂進等先進的施工工藝。
這些新工藝在安徽省內都是首次創新運用,足以確保機場跑道不發生沉降,呵護好駱崗機場主跑道,留下“老合肥城市記憶”,更好地把市政工程融入駱崗公園設計風貌中。未來,在駱崗生態公園,尤其是與老駱崗機場跑道重疊的區域,過境車輛將全部從地下穿行,地面呈現的則是生態公園美景。
安徽路橋集團花園大道項目執行經理常乃坤介紹,“花園大道項目進展順利,目前已經完成超過80%的工程量,計劃在十一前實現主體工程貫通,力爭在年底實現通車。”在常乃坤看來,*近十年來,合肥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城市治理發展熠熠生輝。
駱崗公園位于合肥老城區和濱湖新區過渡地帶,依托原駱崗機場及其周邊區域興建,是合肥城市規劃“一區四級”中心體系的核心板塊,規劃面積12.7平方公里。空間上分為錦繡湖、園博園、生態體驗區和科創CBD四大功能板塊,是集聚生態文明、城市活力的綠色引擎。
其中,打造永不落幕讓市民共享的園博園,是合肥在城市建設和發展歷史上一個標志性的大動作。作為一個生態優先的創舉,在國內各大城市當中,能夠在建成區中心地帶擁有超大面積的高水平園林景觀“綠肺”,合肥首屈一指,真正體現了人民城市為人民的城市治理理念。
根據計劃,今年駱崗公園共有大批在建項目在快馬加鞭推進,包括大連路、花園大道、錦繡湖公園、園博園景觀、園博園水上停車場及航站樓改造等,按進度有序推進。
十年輝煌,城鄉建設實現“大、快、美”。城市的發展,從長大開始。如今,合肥的城市建設已邁入大城時代,躋身新一線”城市空間發展戰略及主體功能區戰略加快實施,城市空間拓展有序,城鎮化水平穩步提升。城市建成區面積由2011年底的360平方公里拓展到如今的500多平方公里,城鎮化率從65%提升至82.3%。
駱崗公園、東部新中心、新橋科創示范區、大科學裝置集中區、運河新城等五大片區全面建設,城市空間格局更趨優化,多中心、多層級、多節點的現代都市區空間格局基本形成,長豐、廬江、巢湖城市副中心功能加快完善,肥東、肥西進一步融入主城實現同城化發展。
干凈整潔的房間,嶄新的冷暖空調和供暖系統,完善的智能電控系統……這就是新建成的中國科大高新校區學生公寓。目前,中國科大高新園區一期工程進入沖刺階段,建設即將全面收官。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高新園區學生公寓項目位于高新區復興路與石蓮南路交口東北角,共5棟單體,總建筑面積9.5萬平方米。本次建設的學生公寓項目,可容納住宿學生5556人。
作為中國科大高新園區重要的組成部分,學生公寓有四人間碩士生宿舍,也有套間博士生宿舍。所有宿舍全部實現精裝交付,拎包即住,每層設置有公共學習室。為提升居住條件,學生公寓均配備市政供暖及冷暖空調,還使用了智能鎖及智能電控系統。
前不久,中國科大高新校區學生公寓項目迎來首批入住學生。隨著公寓項目建成,將承擔中國科大高新園區2/3學生的住宿問題,為學生們提供舒適的生活和學習環境。中國科大高新園區一期總共包含20棟單體,建筑面積約48.3萬平方米,計劃今年8月底全面完工,屆時總計可容納約8000名師生辦學。
等中國科大高新園區全部建成后,將和已投入使用的中科院量子創新院、中國科大先研院構成一個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和成果轉移轉化的創新閉環,成為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重要承載區。
十年來,全市大建設共建成3667項工程,完成投資達4580億元。大建設年度投資從2012年的418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715億元,力爭在2022年完成大建設投資千億目標。其中,由合肥市重點局建設的各類文教文體民生項目從211萬平方米,增長至1763萬平方米,增長了7倍有余。
合肥堅持把加快重大項目建設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緊密結合起來,堅定不移增加民生福祉,努力創造高品質生活。這十年,建成合肥老年大學新校區、合肥一六八中學陶沖湖校區二期、新四中、六中新校區等項目,極大地豐富了各類校園硬件設施,優化完善教育資源配置。
這十年,建成市工人文化宮、市球類健身館、瑤海全民健身中心、市青少年綜合實踐基地等項目,加快推進市中心圖書館、市殘疾人托養中心、市青少年活動中心、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等項目,謀劃建設大批服務惠民工程,方便開展文化體育生活。
這十年,建成市公共衛生管理中心、市一院門急診住院綜合樓、市二院老年護理院等項目,推進市三院新區、市中醫院、市智慧養老中心等項目,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醫療衛生資源。
7月25日,金寨路快速化改造工程主線橋通車放行,似一條蛟龍縱貫南北,連接起老城區與政務區、經開區、肥西縣。“真是快多了!”網約車司機程楠欣喜地感嘆,以前從稻香樓一帶沿金寨路進肥西,高峰期走估計要半小時左右,現在時間大幅減少,還能避開明珠廣場區域的堵點。
金寨路快速化改造工程,規劃為城市快速路,北起龍川路,南至望水路,全長約10.17公里,橋長約7.4公里。主線天建成通車,再次刷新合肥大建設速度。十余年前,作為全市首條高架,金寨路高架飛架南北實現通行,開啟了合肥“高架時代”的序幕。
近年來,作為全市重要南北向結構性快速路,金寨路高架橋沿線密布辦公、商業、學校和住宅小區,高峰時期變得擁堵。于是,從明珠廣場附近起步,一路向西南,金寨路高架這條合肥交通大動脈正轟轟烈烈地深入肥西腹地。
除了加快實施金寨路快速化改造工程進行高架段延伸外,為了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合肥還規劃對金寨路高架橋拓寬擴容,讓原有的高架“增肥”。配套的繞城高速G4001金寨路互通改擴建工程也已展開建設,能夠快速完成繞城高速與金寨路高架之間的交通轉換。假以時日,這條縱貫南北的交通“主動脈”,將進一步暢通全市快速交通網絡,增強合肥對外交通輻射能力。
從暢通一環到暢通二環,從金寨路高架到包公大道高架,暢通的不僅是出行,更是民心。十年前,全市僅有高架5條,總長32公里;十年后,建成高架達12條,延長高架4條,總長114公里,通行里程增長了260%;此外,尚有在建高架4條,總長29公里。
十年來,合肥城市路網密度不斷提高。郎溪路(裕溪路-明皇路)、淮海大道(文忠路-祥和路)、金寨路(繞城高速-方興大道)等快速路相繼建成,快速路里程從2011年底的31.1公里增加至目前的192公里。
和平路、大眾路、習友路、興業大道等一批主次干道路相繼通車,城市道路長度達3188公里,累計增長39.3%,城市建成區路網密度提升至6.29公里/平方公里,累計增長19.1%,“高快一體”城市路網進一步完善。
對外交通也更加便捷,全市公路總里程2.1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82公里,形成“一環六射”高速公路網,國省干線、農村公路快速加密,分別達到1823公里、1.86萬公里,公路樞紐初步成型。
十年來,軌道交通邁入網絡運營時代。1、2、3、4號線號線號線北段將于今年開通運營。十年來,合肥軌道交通運營里程從0至156公里,形成如今“五線運營、十線共建”蓬勃局面。
在合肥老城區,有不少小街巷,天生一種煙火氣,讓人戀戀不舍。拱辰街就是其中的“網紅”,作為一條百年老街,為了完善城市功能,合肥實施了拱辰街改造項目。去年,伴隨一期項目改造完成,拱辰街新菜市成了火爆的打卡點。今年上半年,拱辰街二期項目完工,獨具特色的煙火氣更濃郁了。
劉先生是老合肥,住在三中附近的小區已有多年,這次拱辰街的改造離他家不遠,一直看在眼里。“道路設施比以前要好多了,*讓人高興的是,一些老的小吃店也在回歸。”
如今的新拱辰街,仍處處可見歷史沉淀,粗獷的古城墻,鐵畫的拱辰門標志,明清時期的皖中建筑風格……無一不在展現拱辰街的文化記憶。廬陽區拱辰街二期改造項目負責人表示,無論是60后、70后,還是80后、90后,在這里都能找到家鄉的記憶。
城市更新改造中,合肥在精致上下功夫、在特色上做文章,用“微而新”的舉措,保留了老街巷中的記憶。對品質的追求,合肥從未停歇。城市版圖外延擴張的同時,更加注重城市“里子”的精耕,不斷破舊立新,為城市功能和品質升級注入新動力。
十年來,合肥通過修復破損路面、改建雨污水管線、更換照明路燈、提升街頭綠化、增設景觀小品等小規模、漸進式“微更新”,共改造小街巷149條,扮靚了距離居民家門口“*后一公里”。同時,在改造中深入挖掘歷史典故,賦予小街巷以新的內涵,讓整個城市記得住鄉愁。
城市骨架在拉伸,新的主動脈在加速建設,老城區的毛細血管也要不斷疏通。這些年,合肥持續推進打通斷頭路、治理擁堵點和公共停車場建設等專項行動,通過統籌打造動靜交通和“靶向治療”,讓市民們從更多“小改善”中,獲得“大受益”。
2020年打通斷頭路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合肥市區已打通斷頭路37條,正在實施22條。其中,2022年續建斷頭路25條,計劃開工斷頭路27條;截至目前,已打通10條斷頭路,固鎮路(大房郢路-鳳淮路)、鳳臺路等22條斷頭路在建,潛口路、休寧路等20條斷頭路項目正在開展前期工作。
2018年開展擁堵點治理工作后,全市已累計完成53處擁堵點治理工作,2022年計劃治理15處,目前已完成6處,擁堵治理取得一定的成效。 在加速完善動態交通的同時,合肥不斷拓展靜態交通的建設。2017年以來,合肥市市區共建成公共停車位5.5萬個,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市區停車難問題。
下一步,全市將立足合肥創新資源優勢、近現代工業遺產豐富、老舊小區改造成效顯著等資源優勢,從塑格局、促創新、惠民生和顯特色四個維度,重點推進“一鎮三片+N點”城市更新計劃,打造政府、市場和公眾多方共贏的城市更新“合肥樣板”。 (合報全媒體記者 吳奇/文 高博/圖 實習生 甄琴)
來源: 合肥晚報作者: 吳奇/文 高博/圖 實習生 甄琴
合肥企業開辦 “一網通辦”系統再擴容
合肥超百個文旅項目“相親”民企
中科大高新園區(一期)即將全部完工
合肥企業開辦 “一網通辦”系統再擴容
合肥超百個文旅項目“相親”民企
中科大高新園區(一期)即將全部完工
市政協十五屆十七次黨組擴大會議召開
市人大常委會開展市消防條例修訂立法調研
市防疫指揮部召開第84次工作視頻會商會
市規委會第10次主任辦公會召開
市政協十五屆十七次黨組擴大會議召開
市人大常委會開展市消防條例修訂立法調研
市防疫指揮部召開第84次工作視頻會商會
市規委會第10次主任辦公會召開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