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的“肥”其實沒那么簡單!
有市民在網絡上給合肥市委*留言:看到關于合肥方面的新聞,大多把合肥簡稱為“肥”,“合肥簡稱‘肥’,簡單明了,確實易于使不了解合肥的人印象深刻!同時,合肥是歷史名城,文化底蘊深厚,建議從合肥的歷史沿革中尋找一既能體現合肥文化底蘊,又體現地域特色的簡稱明確下來。”
留言發布之后,網絡上討論的很多。雙崗街道的一條橫幅上面寫的“返廬”也讓網友關注了起來,“終于把合肥簡稱‘廬’了!其他地方都是返‘肥’。”這你就錯了,這里面的“廬”是廬陽區的簡稱。
“廬”這個字出現在3000年前周武王分封制下的“廬國”,但是“廬州”*一次出現卻是在隋朝。李白、蘇軾都曾經在此留下詩篇,廬州從此被賦予了詩詞美。許嵩的《廬州月》就蠻有意境的。
廬州這么好聽的名字,改成合肥,真是可惜了。不,還真不是。
嚴格意義上說廬州并不是“改”成合肥的,合肥也不是現代名,它是一個比廬州還早的名字,比它早了800多年,漢武帝時期設的合肥縣,到三國時候合肥就已經是一座繁榮的城市了。
為什么要叫“肥”,好土啊?不,這個“肥”可有文化了!
古人說“歸異出同曰肥”。合肥有南淝河、東淝河,一個源頭,一分為二,正好是歸異出同,所以叫合淝,也叫合肥。
歷史上合肥只是廬州的一個縣,但是從隋唐開始,經濟越來越繁榮,逐漸成為廬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直到廬州徹底消失,合肥成為安徽省省會。
如今的合肥已是“上合北深”四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之一、全球科研城市20強、“外籍人才眼中*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10強、全球人工智能*具創新力城市榜單中國第四、*受投資機構歡迎的地市政府LP TOP20全國第二……“科里科氣”的合肥屢屢在這些高級別的全國、全球榜單中出現時,總會刷新很多人對合肥的認識。
合肥還是那么質樸,會在天鵝湖邊的大樓上打上“肥家過年”,讓疫情期間不能回家留在合肥的人安心。會說出:“每一位來(返)肥人員,來的都是客人,返的都是家人。”會以服務者的姿態“誠邀外地大學生來肥就業,誠請在肥大學生留肥就業。”
合肥在認認真真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也不忘抓經濟、抓發展。今年*一季度合肥GDP增速,在長三角8個萬億城市中位居*一,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在全國24個萬億城市中位居*一。
如同《人民日報》刊文所說:無數個不眠的夜晚,無數盞徹夜閃爍在張江、科技園、坂田基地、五道口、中關村、合肥高新區的燈光。勤勞而勇敢的中國科技工作者們,正在用一種無聲但又震耳欲聾的方式詮釋問題的答案。
是啊,星星和燈光都知道。你努力的點點微光,正攢聚出這座城市的燦爛星光。合肥也許沒有那么完美,但是是我們的家鄉也是我們的省會啊。合肥就是一個大家庭,人人都愿她好。合在一起,就是合肥。
福州出新政:外地畢業生來求職包住一年
科創金融發展綜合指數 南京全國第六
江西湖口縣:牡丹荷盛開 “蝶形蜻蜓”如約而至
夜幕下的銀鳳湖,燈光璀璨美輪美奐……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