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經開區:推進新興產業大布局打造先進制造主引擎
“開發區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陣地和增長極,要全面把握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關于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部署,積極適應發展新形勢,努力開拓發展新境界。”在安徽省開發區創新升級推進大會上,安徽省省長李國英對全省開發區發展做出了部署。
他指出,要著力增強開發區創新動能,推進高能級公共創新平臺建設,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全面加強創新鏈建設,推動發展動能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要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完善產業鏈布局,加快產業基地建設,優化產業生態,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要大力實施穩企強企增企行動,狠抓政策落實,穩定企業發展,培育一批制造業“單打冠軍”和行業龍頭企業,依托“雙創”和招商引資,培育集聚更多市場主體。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推進綠色園區建設。
轉型升級是擺在開發園區面前的共性命題,作為老牌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合肥經開區在“三創新、兩提升”方面積極開展探索實踐,并取得顯著成效。
在全省開發區創新升級推進大會上,安徽省政府通報了2018年度全省開發區綜合考核評價結果,合肥經開區繼續位居*一。近年來,合肥經開區在創新升級、高質量發展上積極開展探索實踐,在安徽推進制造強省、合肥加快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的戰略機遇中,著力增強創新動能,優化產業生態,積極融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勇當發展先進制造業的主引擎。
搭建“大平臺”以創新引領新興產業
數九隆冬,合肥經開區的南艷湖畔一個以機器人為特色的現代小鎮正在蓄勢崛起,整個經開區創新迸發出的發展熱情,早已溫暖了這個冬天。
在這里,蔚來汽車ES8的整車裝配車間,來自不同廠區的不同部件,正在通過全自動生產線,即刻組裝成一輛新能源汽車。
在這里,哈工大研究院設立了智能裝備、工業機器人等6大研究所,參與組建國家科學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集聚有66家上下游企業。
同樣在這里,清華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的檢測大廳如同智能“天眼”,密切注視著橋梁、燃氣、供水等城市生命線的運行狀態,這是世界上*一個實現城市級多類型基礎設施的整體檢測。研究院里,還建有國家級巨災科學中心,承擔了國家重點課題11項,打造城市安全云和消防云,“清華方案·合肥模式”應用到50多個城市并輻射海外,近三年營收年均增長35%,形成了頗具規模的公共安全產業集群。
創新是安徽寶貴的基因,創新也是合肥經開區牽動轉型升級全局的牛鼻子。“我們既要打造’頂天立地’的支柱型企業,也要孕育‘鋪天蓋地’的配套型科技中小企業。”合肥經開區管委會負責人表示,圍繞質量變革,全區今年培育了20家以上專精特新企業,以及10家以上“隱形冠軍”“配套專家”和“行業小巨人”。合肥經開區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實現了“雙倍增”,分別達307家、830家。
合肥經開區通過搭建“大平臺”,與清華、天大、北外、中科大、哈工大、安大、38所、通用所等大院大所的協同創新,推進“七大創新平臺”產業化,推動科技創新優勢轉化為產業競爭優勢。聚焦集成電路、智能裝備、公共安全等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加速了產業結構向中高端邁進。如今,合肥經開區“4231”的世界級新興產業集群(4個千億元產業、2個500億元產業、3個300億元產業、1個100億元產業)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令人欣喜的是,合肥經開區里既有“陽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如今,智能出行已成為一種全新的出行方式,電動汽車在帶來環保便捷的同時,也會因為性能受制于電池而帶來出行不便,電池管理系統的創新顯得尤為重要。
安徽優旦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智能電池管理系統采用了雙向無線數據傳輸技術和云平臺數據處理手段,提供自終端至云端完整電池管理解決方案,可以實現對電池系統的全生命周期的在線管理。該系統利用強大的遠程數據云平臺,可以很好地解決傳統BMS在電池狀態估計、故障預警等方面的短板。“我們的系統可以高精度估算電池剩余電量和健康度,并實時對電池進行充放電管理、熱管理、均衡管理等,確保汽車電池安全高效運行。”優旦科技董事長彭勇俊介紹說,優旦智能管理電池系統能將電池剩余電量(SOC)估計誤差由8%下降到3%,并有效提高電池均衡效率,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
類似優旦科技這樣的中小企業在合肥經開區比比皆是,為此,合肥經開區在今年5月印發《關于推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隱形冠軍)培育工程實施方案》,以“研發*流技術、制造*流產品、培育*流企業家、實施*流管理”為目標,培育一大批發展速度快、創新能力強、產品質量優、經濟效益好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打造一批技術服務出色、在國內細分市場擁有強大的市場地位和較高市場份額的“隱形冠軍”。
數據顯示,今年1-10月,合肥經開區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分別占到規上工業的67.1%和75.8%,成為拉動工業經濟增長的主要動能。
發力“芯”產業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
在今年的世界制造業大會上,合肥長鑫存儲宣布DRAM生產線投產,這是國內首款自主研發的DRAM芯片。這標志著我國在內存芯片領域實現量產技術突破,并擁有了這一關鍵戰略性元器件的自助產能。總投資1500億元的長鑫12吋存儲晶圓制造項目的簽約落戶,讓合肥經開區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聚區建設提速加碼。
在長鑫存儲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朱一明看來,芯片行業屬于高技術行業,也是高壁壘行業,只有掌握了核心技術,才不會受制于人。加快發展芯片事業是決勝未來的必然要求。
隨著長鑫存儲的量產,芯片正在成為合肥經開區發展的重大機遇之一。在高標準引入芯片企業之后,經開區無疑將成為上下游產業鏈*有力的整合者。
近年來,合肥經開區以長鑫存儲為龍頭,瞄準高端芯片制造進行全產業鏈布局,助力打造中國“新芯之都”,集聚格易、康佳等8家設計企業,通富、三菱等5家封裝測試企業,北方華創、至純等21家裝備材料企業,成為全國*受關注的集成電路產業聚集區之一。
“目前,合肥經開區有集成電路相關企業約35家,形成了以格易、龍迅等為代表的集成電路設計產業,以長鑫存儲為代表的晶圓制造產業,以通富微電、三菱捷敏、泰瑞達為代表的集成電路封裝測試產業,以日本荏原、上海至純等為代表的集成電路裝備產業,以美國空氣化工、臺灣漢民等為代表的集成電路材料產業,初步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合肥經開區招商局副局長馮磊表示,經開區的目標是打造一個千億規模、世界級的集成電路產業集群。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僅合肥市家用電器、面板顯示、汽車電子和綠色能源的需求就比較大,每年芯片采購需求超過300億元。與此同時,以合肥為中心,半徑500公里范圍內覆蓋中國東中部地區7省1市102萬平方公里面積5億多人口。面對中國50%的GDP和40%的消費市場,加上合肥經開區優越的地理位置,交通路網、航空航線非常便利,這些都將為發展集成電路產業帶來重大利好。
據馮磊透露,合肥經開區正以長鑫12吋存儲器開發項目為核心,推進一批晶圓上下游配套項目落戶,引進大硅片、內存封測、半導體制造設備及關鍵材料類項目。產業基地建成后,預計合肥經開區將形成產值規模超2000億元、集聚上下游龍頭企業超200家、吸引各類人才超過20萬人。
芯片研發設計集聚區位于合肥經開區正在打造的“科創走廊”地帶,這條“科創走廊”上擁有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清華啟迪科技城、聯想研發中心、哈工大機器人(合肥)國際創新研究院等眾多創新平臺。“我們將依托現有高校、平臺重點引進培育IC設計和研發。”馮磊表示,“一園一基地”將相互倚重和支撐,形成園區內企業的良性互動。
依托合肥長鑫集成電路產業基地,經開區將助推集成電路產業全面融入全球產業鏈、價值鏈和創新鏈,形成創新驅動、高端引領、國際合作的產業發展格局。
融入長三角 構建開放“高速”通道
風起長三角,揚帆正當時。日前,長三角地區人力資源一體化發展論壇暨2019年高校畢業生秋季招聘會在合肥經開區舉行,吸引了滬、蘇、浙、皖四省(市)的500家企業及近200家人力資源機構到場參加。
活動期間,安徽省首個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揭牌運行。據經開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產業園將重點引入全球500強、全國100強、安徽省50強及2A以上人力資源服務企業進駐,計劃未來1-2年內將實現各行業各層次就業30萬人次。目前已有26家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簽約入駐,其中不乏人力資源服務品牌百強企業。產業園的運行推動了安徽“高層次人才”和“高端人力資源服務業”的雙聚集,使得安徽在長三角人力資源一體化發展、互聯共享上有了更多“話語權”。
融入長三角,合肥經開區一直在主動作為。乘著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的東風,經開區向長三角先發地區要技術、學理念,推動開發區創新升級,推動傳統制造業邁向高端化、智能化,重塑產業競爭新優勢。同時,積極發揮安徽對外開放主平臺作用,全方位構造融入長三角對外開放的“高速”通道。
《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優化提升合肥區域航空樞紐功能、打造國際航空貨運集散中心。合肥經開區順勢而為,著力打造航空港及口岸、綜合保稅區、保稅物流中心(B型)、跨境電子商務港、派河國際綜合物流園“五大開放平臺”,實施全省*一的海天鐵聯運工程及服務、貿易便利化措施。
依托合肥都市圈,合肥經開區統籌合肥、淮南、六安三市,規劃研究面積約805平方公里、城市建設用地約190平方公里。計劃將空港經濟示范區打造為長三角西翼門戶樞紐、科創型臨空產業集聚區、國際生態宜居精英航城。
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新橋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931.3萬人次,同比增長13.7%;貨郵吞吐量6.45萬噸,同比增長34.8%,其中國際貨運吞吐量1.4萬噸,同比增長478%。計劃至2025年旅客吞吐量達25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達25萬噸;2035年旅客吞吐量為55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為60萬噸。與此同時,空港進境指定口岸已建成運營水果、冰鮮水產品、食用水生動物進境指定口岸,目前已累計完成生鮮航班53班,進口高端生鮮產品約3000噸,進口額約1.1億美元。
在空港經濟示范區內,中德(安徽)智慧產業園建設正有序推進。該項目規劃面積約1平方公里,將依托國際小鎮優先發展臨空服務業、科技服務業、信息服務業,打造國際合作和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典范園區。
不僅如此,占地約2811畝的派河國際綜合物流園對內整合疏運網絡,搭建多式聯運公共信息平臺,構建門到門接取送達網絡,提供全程物流解決方案。對外則利用上海、寧波兩大港口,打通了“河海聯運”“海鐵聯運”物流大通道。
作為經商務部認定的“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合肥經開區也積極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復制自貿試驗區66項改革經驗,設立36支總規模1600億元的產業基金,配套1.2萬余套人才公寓,加快構建等高對接長三角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數據顯示,創新引領轉型升級,合肥經開區經濟效益有明顯提升。今年前三季度,合肥經開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2%,分別高于全國、全省平均增幅5.6個百分點和3.6個百分點,增長態勢穩中向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1.9%,分別高于全國、全省平均增幅24個百分點和13.1個百分點。
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國家級經開區競相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晏瀾菲)
福建寧德:創新引領 做大做強做優不銹鋼產業
聯播丨長三角加快邁向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國家衛健委舉行新聞發布會解讀完善落實生育支持措施
31省份新增本土確診614例 本土無癥狀感染者2810例
對危害未成年人網絡問題形成露頭就打、高壓嚴打態勢
管建并行 2022年清朗系列專項行動成效顯著
青海大通山洪災害:消防隊伍已抵達現場展開救援
中紀委:上半年查處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5萬余個
杭州亞殘運會將于2023年10月22日至10月28日舉行
商務部回應美出臺《芯片和科學法案》:必要時采取有力措施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針對美方近日出臺《芯片和科學法案》,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18日表示,中方對此堅決反對。中方將繼續關注法案的實施情況,必要時采取有力措施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2022-08-18 19:30
8年時間,貴州數字經濟異軍突起,大數據成為貴州一張亮麗名片。
2022-08-18 10:20
“雙碳”目標科技路線圖聚焦十大行動
碳達峰碳中和是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2022-08-18 10:17
北京綠色生活碳普惠平臺“綠色生活季”小程序暨北京個人碳賬本正式上線,為市民積極踐行綠色生活、參與減污降碳提供重要抓手。
2022-08-18 10:34
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制定專門工作方案,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2022-08-18 10:32
在南極這片人跡罕至的冰封大陸上,充滿了未知和神秘。
2022-08-18 10:30
科學家實現兩個光力系統全光遠程同步
實驗所展示的遠距離全光同步技術,為構建復雜的同步光力系統網絡奠定了基礎,有望在光通信和時鐘同步等領域得到應用。
2022-08-18 10:26
生物固氮,玉米“腸道菌”送驚喜
近日,科學家發現了定殖于玉米莖木質部傷流液內具有固氮能力且高度保守的核心細菌微生物組,它們為玉米提供了氮素營養并促進根系生長。相關研究成果由中國農科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以下簡稱資劃所)植物營養團隊完成,并發表于《自然—通訊》。
2022-08-17 09:38
近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汪筱林團隊研究報道并詳細描述了在遼寧凌源熱河群九佛堂組發現的帆翼龍科一新屬種——坎波斯凌源翼龍。相關論文在線發表于PeerJ。
2022-08-17 09:37
地球之水或源自太陽系邊緣小行星
地球上的水可能是由太陽系外緣的小行星帶來的,*新研究揭示了數十億年前海洋在地球上如何形成的奧秘。
2022-08-18 10:36
研發“給力”農機 讓農民“省力”耕作
目前的隴原大地綠樹成蔭、瓜果飄香。走進甘肅省定西市三牛農機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牛農機),車間繁忙有序,勞動氣氛熱火朝天。
2022-08-17 09:33
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很有前途的治療細菌性皮膚感染的新方法。在*近發表于《自然》雜志的論文中,研究人員描述了他們的新見解,或將帶來治療細菌感染和皮膚傷口的新療法。
2022-08-17 09:31
天然雙層石墨烯內發現新奇量子效應
由德國哥廷根大學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在*新一期《自然》雜志上發表論文稱,他們在對天然雙層石墨烯開展的高精度研究中,發現了新奇的量子效應,并從理論上對其進行了解釋。
2022-08-17 09:31
迎戰“烤”驗 重慶科技特派員送技術到田間
8月16日,烈日如火,重慶市科技特派員、重慶市農科院果樹專家張云貴趕到果農賀君麗的果園里,來不及喝口水,就急忙查看果園情況。
2022-08-17 09:30
“學習困難”門診,能紓解學習困難嗎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早在1998年就開設了心理科。2020年9月,醫院開設學習困難門診,主要是看到心理門診里親子沖突與學習有關的非常多,但到底是孩子不愿意學,還是確實沒能力學,其中原因還應細分。
2022-08-17 09:12
“華西牛”育成!我國有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專門化肉牛新品種——前不久,在第二屆畜禽種業科技創新峰會上亮相的“華西牛”,打破了我國肉牛主導品種核心種源嚴重依賴進口的局面。
2022-08-17 09:12
科研人員揭示東亞亞熱帶地區洞穴生物遷入規律
我國科研人員揭示了東亞亞熱帶地區洞穴生物的遷入規律,并解析了影響地表生物遷入洞穴的主要因素。該研究提升了對洞穴生物多樣性進化歷史的認知水平,對地上、地下生物多樣性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2022-08-17 09:11
國內首家!中國石化首套大絲束碳纖維生產線中交
中國石化上海石化首套大絲束碳纖維生產線實現中交,意味著項目設備安裝全部完成,為下階段試生產邁出關鍵一步。
2022-08-16 15:20
在南極洲,從大陸冰川延伸出的冰架漂浮在海洋中,支撐冰川并形成冰蓋。
2022-08-16 10:29
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等單位的科研人員在大熊貓國家公園臥龍片區發現了蘭科盆距蘭屬的一個植物新種。
2022-08-16 10:26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