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版圖】合肥“IC之都”三高地全產業鏈布局
由內容質量、互動評論、分享傳播等多維度分值決定,勛章級別越高(),代表其在平臺內的綜合表現越好。
原標題:【芯版圖】合肥“IC之都”三高地,全產業鏈布局
集微網消息,以新型顯示、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已成為合肥首位性、支柱性產業。合肥新型顯示器件、集成電路、 人工智能入選首批國家級戰新產業集群。“全球顯示之都”、“中國IC之都”等成為合肥的新名片。
“十三五”期間,合肥新型顯示產業構建起“從砂子到整機”的全產業鏈布局,實現“領跑”地位;集成電路企業近300家集聚于此,形成存儲、顯示驅動、智能家電、汽車電子等特色芯片板塊。
“十四五”期間,合肥力爭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五千億級產業集群。
今年1月,《合肥市“十四五”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規劃》發布,明確指出合肥將持續壯大新型顯示器件、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優勢產業集群,集聚培育物聯網、智能傳感器、汽車 電子等產業集群,持續打造“芯屏汽合、急終生智”具有國際競爭力、影響力的產業地標。
在集成電路領域,合肥已形成設計、制造、封測、設備和材料全產業鏈布局,并打造“合肥芯”“合肥產”“合肥用”全產業鏈條。
全力造“芯”的合肥,雖是“后起之秀”,但發展勢頭迅猛,力爭到2025年全市產值突破1000億元。換而言之,“十四五”期間,合肥將打造成為集成電路產業千億之城。
高新區、經開區、新站高新區,作為合肥集成電路產業重要承載地,各有特色。《合肥市“十四五”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規劃》明確指出,合肥集成電路產業集群入選首批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分別在高新區(智能家電、汽車電子)、經開區(存儲、裝備)、新站高新區(顯示驅動、材料)形成產業集聚。
合肥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高新區”),是1991年經國務院批準的首批國家級高新區。早在2013年,合肥高新區就在合肥市率先出臺了集成電路產業專項政策,堅持把集成電路產業作為首位產業來進行培育,通過構建生態圈、創新產業鏈。2018年8月,合肥高新區出臺《合肥高新區促進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政策》,繼續加碼集成電路產業發展。
合肥高新區擁有聯發科、群聯、敦泰科技、矽創電子、新思、中穎電子、杰發科技、龍芯、寒武紀等一批設計企業;培育和引進了芯碁微裝、安徽大華、知常光電等專用設備企業;合肥集成電路測試產業基地也于今年3月正式開工建設,未來將滿足大批量IC研發測試和量產測試的需求。
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經開區”)成立于1993年4月,2000年晉升為國家級,設有合肥經開綜保區、合肥新橋科創示范區等重要平臺,是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合肥片區核心區。
經開區布局從新型存儲器制造,到上游的裝備、原材料以及下游的封測、模塊及組裝全產業鏈,聚集長鑫存儲、通富微電、龍迅半導體、康佳半導體、芯瑞達、泰瑞達、上海至純、北方華創等一批知名企業。
合肥新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新站高新區”)于1992年開工建設,1995年被安徽省政府正式批準為省級開發區。
新站高新區聚焦“芯屏汽合”的產業發展方向,吸引京東方、晶合集成、維信諾、江豐電子、至微半導體等一批重點企業紛紛落戶,為合肥集成電路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動力。例如,從2018年的月產能1萬片到2021年底的10萬片,晶合集成用了四年時間完成了產能的飛躍,成為國內第三大晶圓代工廠。
合肥集成電路產業“三高地”各有側重而又相輔相成,共同構建成合肥市完整的集成電路產業鏈條。(校對/小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