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芯合肥造”-----合肥集成電路產業分析
合肥作為安徽省會,一直默默無聞,近些年來因為房價和集成電路火了一把。
在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16年全球房價指數中,合肥房價漲幅超過40%,位居2016年全球房價漲幅*一。在全國70個大中城市新房售價環比漲幅排名中,合肥也首次登上榜首。
集成電路方面,2012年政府就開始進行了探索,先后建立了合肥經開區、高新區和新站高新區三大集成電路基地,并在2018年,合肥市連續推出了《合肥市加快推進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 《合肥市軟件和集成電路產業高層次人才認定標準(試行)》 ,全方位支持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致力于打造“IC設計之都”。
房價沒啥好說的,每個省會城市都會有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我們來看一下集成電路。
首先提個問題,為什么臺灣人愿意來合肥?
華人的骨子里都有個天性,逃離貧窮的地方到更發達、穩定的地區謀生,從以前的下南洋,闖關東,到現在的農民工到沿海發達城市務工。臺灣人來合肥從事集成電路行業,無非兩個原因,臺灣地區錢不好掙,合肥的錢好掙,萬變不離其宗。
2003年,臺灣的聯發科就在合肥高新區成立獨資子公司,負責數字消費產品、數字電視、衛星定位與導航相關產品的設計與開發。
2015 年 ,合肥市建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與臺灣力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資成立晶合集成,是安徽省*一家 12 寸集成電路代工企業。
2015年,臺灣群聯電子研發基地落戶合肥高新區,致力打造中國未來的“固態硬盤之都”。
2016年5月,長鑫由北京兆易創新與合肥市產業投資控股集團在合肥成立,研發19納米制程的12英寸晶圓DRAM,挖了一大批臺灣工程師。
2018年9月27日合肥市正式被授牌成為“海峽兩岸集成電路產業合作試驗區”。據悉該合作試驗區包括合肥經開區、高新區和新站高新區,雙方將通過試驗區會在技術研究、標準研制、生產制造、品牌建設、市場資源整合等方面開展合作。
*近幾年,合肥把投資中心集中到了集成電路行業,截至2018年6月,合肥市共有集成電路企業144家,整體數量較2017年129家增加了15家,已基本形成涵蓋設計、制造、封測、材料、設備、平臺等環節的垂直產業鏈,聚集了聯發科、長鑫存儲、敦泰科技、君正科技、群聯電子、兆易創新、晶合等一系列知名企業。
查閱了合肥的相關支持政策,其內容主要圍繞企業落戶獎勵、研發支持、人才支持、高成長性激勵、金融支持五大方面。
(一)落戶獎勵。一是鼓勵知名企業來區落戶,按照實際到位資金的比例給予補貼;二是租用或購置高新區內辦公或生產用房的給予租金及購房款補貼;三是對生產性企業來區投資,給予固定資產補貼。
(二)研發支持。一是對設計企業產品光罩、流片費用及從第三方購買IP費用予以補貼;二是對生產性的企業發生的研發費用給予補貼;三是對認定的國家級、省級技術中心給予補貼;四是獲得國家專項撥款的給予配套支持;五是對企業獲得知識產權給予補貼。
(三)人才支持。一是高端人才來區創辦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二是企業員工培訓及人才招聘費用給予補貼;三是給予基礎性人才一次獎勵、給予高端人才租購房補貼等;四是對企業高管個人所得稅、股權激勵等方面給予補貼。
(四)高成長激勵。一是對年度營業收入首次突破一定金額的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二是支持企業與整機企業聯動發展,按照實際交易金額的比例給予芯片或模組銷售企業補貼。
(五)金融支持。一是投資基金優先投資集成電路企業;二是對向銀行貸款的設計企業給予貸款貼息補貼;三是對設計企業通過擔保機構貸款融資的給予擔保費補貼;四是企業上市政策參照高新區上市扶持政策執行。
總體上來說,合肥政府還是有所作為的,沒有把全部的資金發展金融、房地產等熱門項目,而是集中在制造業、集成電路等高科技,成果也有目共睹。至于說未來如何,恐怕只有上帝知道,至于未來的投資,如同戀愛中的女生一樣,怕他亂搞,也怕他不搞。
*后說一下人才的問題,發展集成電路除資金以外,就是人才的問題了,臺灣人不會在合肥安家落戶,江浙滬的人才應該也不會,所以集成電路產業能否持續發展只能靠自己了。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