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上央視了!科創合肥登上頭版頭條多項指標領跑長三角!
上榜《新聞聯播》,登上《經濟日報》、《法制日報》頭版頭條,經濟發展持續領跑長三角。
9月13日,《經濟日報》頭版頭條及第十一版整版刊文報道合肥。
作為全國四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之一,合肥始終把創新作為*一動力,主要創新指標穩居省會城市*一方陣,躋身全球科研城市榜前20、世界區域創新集群百強、國家創新型城市10強,科技創新迸發巨大的生產力。
不僅如此,9月12日晚央視《新聞聯播》播出的【大美中國·安徽】,合肥的畫面長達25秒,安徽創新館、中科大、中國聲谷等都閃現其中。
而在今天,《法治日報》頭版頭條聚焦合肥,刊文《馳騁平安賽道 守護萬家燈火》。
合肥公安用行動說話,全面擁抱新機制,以優化“一平臺、建強五大中心、夯實五大區塊”為抓手,不斷深化基層基礎工作,強化改革創新驅動,完善制度機制保障,履職盡責守護這座城。
短短兩天時間,央視新聞聯播+兩大重量級媒體直擊報道,關于合肥的發展、科創、治安……足見合肥綜合實力的強大。
合肥速度持續領跑長三角“萬億城市”
作為長三角副中心城市之一,合肥近幾年以黑馬之勢不斷實現跨越式發展。
從合肥市商務局獲悉,今年1-8月,合肥市實現進出口總值2446億元,同比增長17.6%,高于全國7.5個百分點,增速持續領跑長三角萬億GDP城市。
據了解,今年前8月,全市出口值1520.5億,同比增長20.6%,高于全國出口增速6.4個百分點,電子信息、集成電路、光伏、汽車等主導產業穩訂單、拓市場,筆記本電腦、集成電路、太陽能電池、汽車等相關產品出口增勢持續強勁。
而在具體的經濟增速上,合肥近幾年來也是表現亮眼。
“十三五”期間,合肥GDP連跨5個千億元臺階,2020年,總量突破萬億元大關,進入全國城市經濟20強,2021年全國城市經濟排名,更是再進一位。
今年上半年,合肥GDP為5430.4億元,同比增長2.9%,增速與寧波并列長三角萬億城市首位。
今年前7月,合肥在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進出口增幅等方面,均是處于長三角萬億城市首位,合肥的城市實力由此可見。
作為過去10年,中國發展*快的城市之一,合肥的GDP從2011年的3642.3億到2021年的11412.8億,十年經濟增幅高達213.3%。
這背后主要有哪些原因?可能有人會說,合肥會“賭”。
近幾年來,“全國*敢賭的城市”、“*牛風投城市”之類的說法不*于耳。押注京東方、接盤蔚來、引進長鑫存儲……合肥用一次又一次的豪賭,贏得了豐厚的紅利。
可事實上,任何城市的崛起,都無法憑借一兩次的豪賭,其背后必然有著深刻的內在邏輯與政策導向。
其一,合肥的區位優勢。伴隨著安徽在國家戰略中的分量不斷抬升,中部崛起、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的先后落地,安徽不斷向經濟強省沖擊。
尤其是安徽集體加入長三角,合肥成為長三角副中心城市后,合肥正式開啟高質量發展之路,不斷縮小與南京、杭州等周邊老牌強省會之間的差距。
八橫八縱的高鐵網絡,更是讓合肥從南到北,從西到東,覆蓋整個中國,并成功晉級米字型樞紐成員,城市能級和區位優勢得到顯著提升。
其二,合肥工業立市,產業強市的政策導向。從投注家電,海爾、美的、格力等眾多知名企業落戶,再到斥巨資引進京東方、聯想制造基地落戶,以及近幾年讓合肥成為神話的接盤蔚來,合肥正式形成“芯屏汽合、集終生智”的產業鏈。
短短10多年間,合肥工業總產值從1000多億躍升到萬億級。
其三,人口的巨大虹吸。根據合肥市統計局的消息,2012年以來,合肥人口總量快速增長,省內人口向合肥集聚趨勢明顯。
202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達947萬人,對比2012年的788萬人,直接增加了159萬人,增長幅度高達20.2%。源源不斷的人口流入,也為合肥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其四,合肥對創新的重視。作為科創之都,合肥從上個世紀70年代中科大遷移至此,吸引了大量科研院所落戶。
目前,合肥擁有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省部級科研院所近200家,各類專業技術人員逾20萬人,智力資源在全國同類城市中名列前茅,成為推動合肥創新發展的寶貴財富。
經濟總量過萬億、常住人口近千萬、沖擊國家中心城市……合肥徹底撕掉“江淮小邑”的標簽,揮手告別“*大縣城”的形象,正以大湖名城,創新高地的嶄新面貌進入大眾的視野。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