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百強榜發布
日前賽迪顧問醫藥健康產業研究中心與新浪醫藥基于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發展現狀,深度解讀中央及地方生物醫藥產業政策,研判生物醫藥產業未來發展趨勢,發布《2021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百強榜》,并指出在“十四五”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將朝著專業特色化、數字智能化、綠色環保化和“產業融合、產城融合、區域融合”多維融合化方向加速發展。
據介紹,本次榜單重新構建8大維度16項指標,對全國386個國家級園區(包括168個國家級高新區和218個國家級經開區)的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水平進行評估。
整體來看,百強園區區域分布仍不均衡,但與2020年相比情況有所緩解。2021年,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百強園區區域分布不均衡現象仍然突出,東部地區占56席,中部地區占18席,西部地區占17席,東北地區占9席。與2020年相比,各區域園區數量分布不均情況有所緩解,其中西部地區百強園區數量較2020年增加2席,占比由15%提升到17%;東北地區百強園區數量較2020年增加1席,占比由8%提升到9%。
從產業鏈結構來看,排名靠前園區產業鏈結構更為均衡,生物醫藥產業園區下游企業集聚數量明顯高于中、上游。從企業所處領域來看,園區對醫藥企業的熱衷度高于醫療器械企業。百強園區中,醫藥企業與醫療器械企業集聚相對均衡的園區為32個,偏好集聚醫藥企業的園區高達64家,偏好醫療器械企業的園區僅有4家。
頭部園區上市企業集聚效果明顯,近一半的醫療器械和生物制藥上市企業集聚在百強園區中。排名前20園區占據百強園區上市企業總量的61.27%。產業領域來看,百強園區集聚的上市企業以醫療器械和化藥領域為主,占比分別為33.10%和27.46%。值得關注的是,近一半的醫療器械和生物制藥上市企業集聚在百強園區中。
從產業區域轉移趨勢來看,生物醫藥產業由東向西轉移,空間跨度上逐漸形成前沿釋能城市帶、轉移承接城市帶和特色崛起城市帶三大城市帶,原來的“三足鼎立”格局正逐步演變為京津冀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和關中平原城市群七個引領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城市群。
圍繞發展路徑層面,《2021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百強榜》指出,園區應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以產業定位為引導,以融入協同為舉措,從順勢、借勢和造勢三個層面實現自我躍升。一是時刻洞察產業發展時機,把握區域格局變遷,順應產業發展趨勢進行前瞻布局。二是充分剖析園區重點發展領域與生物醫藥產業整體的關系、園區與區域整體的關系,對內外部資源進行整合分析,通過搭建內部與外部的合作渠道,實現借勢發展。三是找到自身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特色,通過舉辦高端產業會議、發布產業助力成果、組織行業交流會議等方式,打造園區生物醫藥產業的特色品牌,擴大自身影響力。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