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關于園區和產業的重要政策大匯總
由內容質量、互動評論、分享傳播等多維度分值決定,勛章級別越高(),代表其在平臺內的綜合表現越好。
園區是我國產業發展的集聚區,也是國民經濟和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有效引導園區調整產業結構,推進產業集聚發展,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園區邁入創新驅動、自主增長的發展軌道,提升產業園區綜合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國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與園區開發建設密切相關的是工業地產,即工業類土地使用性質的所有毛地、熟地,以及該類土地上的建筑物和附屬物,有別于住宅、商業和綜合類用地以外的第四種性質用地。工業類土地上的可建建筑物用途有較大的范圍,其中包括工業制造廠房、物流倉庫及工業研發樓宇等。在我國,工業房地產的土地批租年限為50年。
從國家政策來看,自2003年工業地產的概念誕生以來,國家先后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規范工業地產的發展,使得工業地產的格局不斷在發生著變化。2009年至今,國家的一系列新政意在堅決抑制房價過快增長,調控的鋒芒直指商品住宅市場,而且已成為今后長期調控的主旋律。商品住宅市場的調控必然導致一部分的投資資源轉向其他地產領域,其中蕞主要的就是工業地產領域。
國家產業政策是政府為了實現一定的經濟和社會目標而對產業的形成和發展進行干預的各種政策的總和,是國家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抑制固定資產投資過快增長,制止部分行業盲目擴張,有效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產業素質,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產業組織政策、產業結構政策、產業技術政策和產業布局政策,以及其他對產業發展有重大影響的政策和法規等。從我國實際采取的產業政策來看,主要可分為行業準入政策、淘汰落后產能政策和產業培育政策等三大類。
行業準入管理是我國近年來產業政策工作的一項重要創新。“十一五”以來,針對一些行業在快速發展中出現的低水平重復建設、產能過剩等問題,我國先后出臺了一系列行業準入條件,對推動產業結構調整發揮了積極作用。
行業準入管理政策的重點主要有兩類。一是針對焦化、電石、鐵合金等部分“兩高一資”(高耗能、高污染和資源性)行業,從產業技術、產品質量、生產安全、節能環保等方面制定準入條件,提高準入門檻,并通過經濟和法律手段抑制盲目低水平擴張,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2006年以來,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先后發布了焦化、電石、鐵合金等15個行業的準入條件,限制沒有達到準入條件的企業進入,要求現有企業必須按照準入條件進行改造升級。二是針對關系人們生命安全的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按照《行政許可法》和《汽車產業發展政策》的要求,進行強制性準入管理。近年來,先后發布了專用車、商用車、摩托車、新能源汽車、農用車等車輛生產企業和產品的準入管理規定。乘用車和低速電動汽車的相關準入規定也在制定之中。要求生產企業除具備一定規模和必要生產能力條件外,還要具備必要的產品設計開發能力,產品必須符合安全、環保、節能、防盜等有關標準。
實施幾年來,行業準入管理取得了很大成效,有效抑制了“兩高一資”行業的低水平投資和盲目擴張,大幅提升了重點行業大型、高效裝備比重,切實提高了工業產品質量和安全生產水平,有力推動了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尤其是“十一五”期間,國家針對鋼鐵、水泥等重點行業先后出臺一系列淘汰落后產能的政策,并取得了顯著成效。
長期以來,中國落后產能大量存在,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資源價格不能反映市場供求關系,企業實際成本低于社會成本。對此,要從根本上解決落后產能問題,就是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和經濟手段的作用,健全淘汰落后產能的長效機制,促使落后產能自行退出市場,落實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引導、激勵和保障落后產能退出市場。
此外,在關閉低效小企業方面,國家的政策取向是關閉嚴重浪費資源、污染環境、安全隱患突出以及布局不合理的小企業,全力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下一步,還將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延伸關閉小企業的內涵,擴大補助資金的規模和支持范圍。未來補助資金不僅要支持企業“關死”,而且要支持企業“重生”,將支持范圍擴大到轉產搬遷、異地改造升級、產業轉移等有利于產業結構調整的各方面。
當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和發展已在世界范圍內展開。在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和全球氣候變化雙重壓力下,我國準確把握當前所處的創新和產業轉移孕育期的特點,努力使戰略性新興產業盡快成為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和支柱產業。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初期,面臨著技術和市場雙重不成熟的困境。從技術成果開發到實現產業化之間存在巨大的“鴻溝”,而市場培育則是跨越“鴻溝”的重要橋梁。
在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國家的政策走向包括:一是加快實施產業創新發展工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實施以來,在部分核心技術領域實現了重大突破,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二是加強政策引導和支持。重點加強產業政策同財稅、投融資、政府采購等其他經濟政策的協調配合,引導和促進各種要素向戰略性新興產業集中,防止盲目發展和重復建設。三是建立健全產業發展的體制和機制保障。重點推進體制機制創新,消除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中存在的跨部門、跨行業和跨地區障礙。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