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蜀山:這些民生實事項目進度100%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合肥市蜀山區始終堅持人民至上,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傾心盡力辦好民生實事,努力在高質量發展中為群眾創造高品質生活。截至9月底,2024年蜀山區50項民生實事41個大項指標中,有28個已提前完成。57個小項指標中,42個已完成,5個超序時推進。隨著一項項務實舉措扎實推進,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我想找一個上班時間靈活的工作,方便照顧孩子。”“畢業后我一直在外地工作,現在家鄉發展得這么好,我想在家鄉找一份和自己所學專業相近的工作。”日前,在南七街道舉行的2024年“就業幫扶 真情相助”就業援助專項行動招聘會上,街道為企業和求職者搭建“面對面”“零距離”交流平臺,助力求職者“家門口”實現就業。穩就業,夯實民生之本。蜀山區持續夯實就業崗位,拓展服務內涵,搭建對接平臺,充分便利群眾在家門口好就業、就好業。
“按照政府指導、企業承接的方式,推動優質人力資源服務企業在產業園區、重點商圈、居民小區,打造就業創業一站式服務中心,開展招聘會等就業咨詢活動,方便群眾就近獲得職業介紹、招工用工、政策解答、創業指導等就業創業服務。”蜀山區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此外,蜀山區堅持以充分就業社區建設為抓手,以居民小區為網點,依托基層就業服務平臺,加強對困難群體的幫扶,兜住兜準兜牢民生底線,進一步完善“三公里”就業圈,通過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要求,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截至目前,全區11個鎮街開發區的61個社區均建立了基層平臺,實現就業服務網絡全覆蓋,便利群眾就近獲得公共就業服務;實現了61個城市社區和17個村“三公里”就業圈全覆蓋,創建完成34個“三公里”充分就業社區,智慧就業平臺訪問量超1927萬次,12.2萬名群眾注冊使用,匯集崗位8.1萬余個,累計成功對接就業10818人。
教育更普惠 持續擦亮“學在蜀山”品牌
“幼兒園不但離家近、環境好,而且保教費也很實惠,我們家長真是又省錢又舒心!”合肥市湖光路幼兒園附近的居民王女士說。
今年秋季,蜀山區6所新建公辦幼兒園投入使用,新增幼兒園學位1890個。蜀山區通過新建一批公辦幼兒園,逐年增加公辦園學位供給,積極扶持普惠性民辦園,促進區域學前教育資源優質均衡。
近年來,蜀山區全力以赴把每一所學校辦好、把每一個孩子培養好,在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征程中穩步前行,持續擦亮“學在蜀山”教育品牌。
合肥市將軍嶺幼兒園,小朋友在趣味游戲中快樂成長。
把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作為“重頭戲”,努力辦好百姓家門口的學校。2024年,蜀山區新建中小學、幼兒園8所、新增學位7155個。在園幼兒公辦率和普惠率分別達到54.06%和91.14%。聚焦群眾急難愁盼,蜀山區大力實施“安心托幼”行動,穩步提升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達50%;全區新增托位2121個,幼兒園開設2—3歲托班占全區幼兒園比例達到29%;積極做好學生資助工作,精準開展困難學生資助;實施高等教育階段及中等職業教育殘疾學生資助不少于32人次。
2024年,蜀山區全力推進教育民生實事項目落地見效,讓“民生愿景”變成“幸福實景”,切實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養老更“適老” 專業服務送到家門口
早上9點,家住稻香村街道的王元(化名)開始忙活起來。打開電視,來到智能護理床邊,輕輕按下“起背”鍵,母親便隨著床位的抬升緩緩坐起。“老母親年紀大了,活動不便,沒法出門,每天看看電視,解解悶。”王元說,相比于之前的木板床,智能護理床的各項功能可以實現一鍵操作,現在老人想起身、側臥,都很方便。王元的母親是去年家庭養老床位受益者之一。根據有關工作要求,近年來,蜀山區開展轄區老年人家庭養老床位建設工作,已為轄區919戶失能、半失能老年群體進行家庭物理環境改造及智慧化產品設備安裝。針對失能老年人的居家照護難題,蜀山區今年將啟動新一輪適老化改造工作,進一步改善老年人的居家生活環境,目前全區已累計為190戶特殊老年人家庭開展適老化改造。
為滿足老年人逐漸增長的機構養老需求及普惠養老的需求,蜀山區統籌社區養老用房,建設社區養老服務機構,為居家和社區老年人提供就近、便利的生活照料、康復護理、日托全托以及助餐、助浴、助急等“六助”服務,讓老年人在家門口享受到就近便利、安全放心的養老服務。養老,既是牽動億萬家庭的家事,也是關乎“國之大者”的大事。
從老年人實際需求出發,蜀山區正加快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推動養老服務從“有保障”向“有質量”邁進。
服務“加碼” 停車更便捷、更省心
“節日放假,我帶著一家人來這里吃飯,停車很方便,進出也很便捷。”在新糧倉文化商業合集,張先生帶著一家四口在此聚餐。近日,隨著新糧倉文化商業合集立體停車庫正式建成投入使用,有效緩解了該商業園區及周邊區域的停車難問題,也給市民帶來了極大便利。新糧倉文化商業合集地處懷寧路與望江西路交口,前身為安徽省機械化糧庫。新建的立體停車庫位于新糧倉文化商業合集的西南角,采用六層升降橫移技術(PSH)及主傳動系統,節省了整體建設成本及用地面積。“立體停車庫出入口均勻分布在車庫地面一層,共設置12個控制單元,采用8米超寬通道,一次可同時進出12輛車。”區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地面12米的凈高空間,打造6層全SUV機械車位,建成前可提供57個車位,建成后可提供282個車位,空間利用率達到5倍。”值得一提的是,該停車庫還引入了智能停車系統,并通過系統實現自助繳費等一站式服務。
小區停車位改造,讓居民出行更加便利。
近年來,蜀山區持續優化市民出行體驗,聚力提升便民停車服務,推動解決老城區停車難問題,大力推進公共停車場建設,堅持需求導向,因地制宜采用新型節地停車技術,通過新建、改建等方式科學增加公共停車泊位供給,緩解停車難問題。今年,蜀山區新增公共停車場62處、新增8949個泊位。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實施困難殘疾人康復工程,實施“陽光家園計劃”托養服務項目,大力推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穩步推進城市危舊房和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扎實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深入推進文化惠民工程……民生改善,沒有蕞好,只有更好。蜀山區正努力在高質量發展中為群眾創造高品質生活,推動改善民生工作再上新臺階。(柯艷 劉亞萍)
合肥市包河區:“全空間無人體系”蓄勢待飛
安徽金寨:“一鄉一宿”,把游客留住
阜陽市潁州區:“一粒種子改變世界”
安徽省人民防空指揮信息保障中心開展學習…
利辛縣卒中中心成功搶救頸動脈栓塞患者
蕪湖紀檢監察學院首屆新生頭部課開講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于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民日報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舉報郵箱:
人民網服務郵箱: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舉報郵箱:rmw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