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2024年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100萬輛
10月22日,合肥市工信局公布,截至10月21日,我市2024年新能源汽車實際產量超100萬輛,遠超去年全年74.6萬輛。
新能源汽車產量持續增長,技術不斷創新,合肥正朝著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目標邁進。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合肥是怎么做到的?
合肥的新能源汽車產業,迄今已深耕近二十載。
2002年,本土企業江淮汽車率先開啟新能源汽車的研制征程,成為國內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先行者之一。2009年,合肥榮膺“十城千輛”示范城市;2013年,又被選定為全國首批新能源汽車推廣和應用雙試點城市。
2015年,合肥成功吸引眾多整車企業陸續入駐,由此奏響了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發展的宏偉樂章。2016年,蔚來與江汽集團攜手合作,為合肥新能源汽車的高端制造與創新領域注入新活力,實現重大突破。
蔚來第二先進制造基地內景。新華社 發
2017年,大眾安徽正式成立,為合肥新能源汽車產業帶來國際化的制造標準與先進技術理念。比亞迪合肥基地項目更是以驚人的“合肥速度”震撼業界。從開工建設到整車下線個月,產值突破百億元僅用5個月。
合肥堅持“整車為王”,全面布局產業鏈條、深度融合全產業、全力保障全要素、廣泛應用全場景,以整車的規模效應引領產業集群邁向高質量發展之路。目前,合肥已匯聚江淮、比亞迪、蔚來、大眾、長安、安凱等六家整車企業,涵蓋外資巨頭、央企造車、造車新勢力、地方自主品牌以及華為生態圈等多種造車模式,實現“全滿貫”。同時,先后培育出國軒高科、中創新航、巨一科技等五百余家核心零部件企業。
在大眾安徽MEB工廠車身車間內,機械臂正在生產線上忙碌工作。張正朋 攝
全球資本界與產業界對合肥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紛紛加大在肥投資力度。1至9月,全市引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項目153個,總投資達1315億元。其中包括全球汽車零部件百強企業奧托立夫、均勝電子、福耀玻璃等。大眾全球第二研發中心、康寧車載玻璃等一批具有標志性的外資項目接連落戶合肥。
在制造領域高歌猛進的同時,合肥新能源汽車產業也開始向“產品+服務”“產品+文化”方向拓展延伸。2024合肥國際新能源汽車展期間,帶動汽車銷售超2萬輛,銷售額高達37.1億元。截至10月16日,合肥市市縣兩級累計發放汽車消費券約4.37億元,拉動消費約187億元。
在過去數年中,新能源汽車成為影響產業增長的一條鮮明主線。合肥借助產業集群優勢,推動產業升級,“磁場效應”日益凸顯。
1至9月,全市新增各類充電設施超過 5.5萬臺,車樁比接近 1.4:1,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近一倍。基本建成城區2公里充電服務圈,實現“三區兩中心”(居住區、辦公區、高速服務區,商業中心、工業中心)全覆蓋。建成換電站100余座,涵蓋出租車、輕卡、重卡等全場景。
作為全國首批“車路云一體化”試點城市,合肥積極推動智能網聯汽車地方條例出臺,開放道路里程達1096公里,開放駱崗公園無人駕駛體系等超級場景20余個,成為全國首個“全域開放”的省會城市。
合肥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大數據中心。張玉芳 攝
同時,合肥實施新能源汽車“走出去、引進來”戰略。一方面,集中組團出海與小分隊分散出海,拜訪大眾、法拉利等整車總部;另一方面,組織本地企業參加境外展會超140場,達成意向訂單超150億元。
作為國內著名的“產投之城”,合肥已組建規模達5000億元的基金叢林,其中汽車產業專業基金16只,總規模超600億元,已投資踏歌智行、宏景智駕等重點項目20余個。
顯而易見,合肥正以新能源汽車為核心,搶占產業變革的新一輪“風口”。
回顧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爆發歷程,市場需求與技術突破的相互促進起著關鍵支撐作用。產業若要實現進位升級,必須以創新為引領,方能在當下和未來贏得競爭優勢。
當前,新的應用需求不斷涌現。合肥作為全國第二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擁有中科大、合工大等高等院校50余家,近三年新增就業參保大學生近100萬人。培育新能源汽車新型研發機構11家,推進“合肥大學-大眾安徽”共建學院,推動校企共建比亞迪、長安等汽車學院,每年輸送汽車人才8000名。目前,全市新能源汽車領域從業人員超15萬人,其中研發人員超4萬人。
另一方面,合肥注重在汽車領域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推動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等領域的優質資源有機整合,著力破解產業鏈堵點卡點。累計通過“揭榜掛帥”發布車載類項目21項,其中12項獲得省科技重大專項支持。
目前,合肥已形成集“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創新人才、汽車企業”于一體的科創集群。可以預見,這些科技創新集群正成為合肥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強大“磁場”,驅動產業迅猛發展。
展望:打造國際一流新能源汽車之都
在未來幾年,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合肥將聚焦新技術、新產品進行前瞻性布局,加強產業深度合作,全力打造國際一流新能源汽車之都。
力爭到2027年,培育出2-3家年產50萬輛整車的企業,新增10家百億規模的零部件企業,使新能源汽車產能超過300萬輛,產業集群營收突破7000億元。(來源:合肥市委宣傳部)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