躋身百強縣區背后的產業密碼
近日,賽迪顧問城市經濟研究中心發布的《2024年中國城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揭曉了備受關注的2024年賽迪百強縣榜單、2024年賽迪全國百強區名單。在今年的百強縣榜單中,“長三角板塊”有哪些值得關注的點?我省在區域強縣、強區競爭中又有如何突破?
翻開從經濟實力、增長潛力、富裕程度、發展質效四個維度設置評價體系的百強縣榜單,在與珠三角、京津冀、長江中游、山東半島、成渝等城市群競爭中,長三角實力可以說是“傲視群雄”———江蘇、浙江、安徽分別有25、15、3個縣(市),合計43個縣(市)入圍中國百強縣,占比超四成。
具體來看,排名前十的百強縣,江蘇獨占六席,浙江占據一席?!稗娍h級市”昆山已連續19年位居百強縣榜首,是唯一一個2023年GDP突破5000億元的城市。位居第二的江陰,被譽為“中國制造業頭部縣”,已連續多年位列中國工業百強縣(市)之首。2023年,江陰地區生產總值為4960.51億元,今年有望成為全國第二個GDP突破5000億元的縣級市。
再看浙江15個百強縣,在第11名到第20名中占據六席,其中嘉興下屬的5縣(市)均入圍百強縣榜單?!秷蟾妗氛J為,江蘇、浙江在縣域經濟發展模式層面是明顯的“狼群模式”,相對均衡又相互競逐,嘉興無疑是其中的代表區域。
在百強縣榜單中,安徽依舊是肥西縣、肥東縣和長豐縣入圍,三縣均屬省會合肥??上驳氖?,從近5年榜單中,能夠看到安徽三縣攜手并進,位次總體均呈現出攀升狀態。其中,肥西縣排名已上升至第50位。數據顯示,2021年肥西成為安徽首個“千億縣”,GDP達1018.7億元,2023年GDP達1153.82億元,比上年增長7.7%,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492.72億元,增長8.3%。2022年,肥西已提出“十四五”期間著力打造千億規模的新能源汽車等三大產業集群,目前肥西已集聚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企業100多家,滿產產值超1500億元。
《報告》提出了“城區超越增長理論”,總結了城區實現超越增長的五大動力要素,即戰略目標再定位、優勢稟賦再挖掘、創新能力再塑造、產業體系再迭代、營商環境再躍升。根據安徽各縣(市)發布2023年經濟運行數據,安徽縣域經濟總量20強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2萬億元,占安徽省地區生產總值的25.48%。在增速上,長豐縣以14.3%領跑,增速達到兩位數,仍在沖刺百強之上。較2020年,今年長豐縣在百強榜中排名已上升15位次。
《報告》研究結果顯示,全國百強區呈現三大特征:一是經濟資源和社會效益在全國百強區中的集聚態勢愈加明顯,2024全國百強區用0.6%的國土面積創造了全國17.4%的GDP;二是全國百強區“東強西弱,南強北弱”的不平衡分布格局持續緩解,中部城區表現亮眼;三是“千億城區”加速擴容,“一千億”“兩千億”“三千億”城區分別增至156個、40個和15個。
在從經濟實力、增長動力、內生支撐、區域能級和共享發展5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價得出的百強區榜單中,安徽省有合肥市蜀山區、包河區、廬陽區、瑤海區,蕪湖市鳩江區,亳州市譙城區榜上有名。
較過去而言,從數量上,安徽的百強區有所新增;從區域分布上來看,亳州市的譙城區首次入選賽迪全國百強區榜單,皖北實現百強區“零的突破”。在此之前,譙城區已經兩次入選賽迪全國投資競爭力百強區和賽迪全國創新百強區。
近5年的百強縣榜單,長三角百強縣整體上均處于“40席以上”,前十名也始終坐擁“半壁江山”。安徽也在努力實現更多“零的突破”,先入圍的百強縣正在進行新階段高質量發展的培育,謀求上位進階,同時也期待更多強縣、強區如雨后春筍破土而出。
縣域經濟發展階段層面,可分為爆發期、躍升期、積累期和起步期四大階段。處于躍升期和積累期的這類縣域已具有較為完善的產業體系,經濟增長穩步而持續。
近5年榜單中,安徽三個百強縣位次總體均呈現出攀升狀態,在榜單中不斷“爬坡”,如肥西縣從2020年的第63位升至2024年的第50位。在2020年百強縣榜單中,長豐、肥東分列第90位和第92位,肥東縣自2022年超越長豐縣后已來到第69位,并在今年與長豐縣拉開6個位次的差距。
肥西縣、肥東縣和長豐縣三縣均隸屬于省會合肥,近年來,三縣搶抓國內外發展機遇,依托自身資源稟賦,深度嵌入長三角一體化、合肥都市圈的產業體系中,不斷推動工業質效變革,培育發展地方特色優勢產業成為區域經濟支柱,努力實現城區經濟高質量發展。
產業強則縣域經濟強,“千億縣”肥西的增長密碼正是如此。
近年來,肥西縣圍繞合肥市“芯屏汽合”“急終生智”地標性產業,明確支持新能源汽車全鏈條、高端智能制造和產學研一體化大健康三大產業發展,奠定了縣域經濟發展主基調。隨著新能源產業進入爆發式增長的擴張期,肥西積極引進江汽華為、華晟新能源等一批鏈主型龍頭企業,為新能源汽車和光儲產業集群打造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在產業梯度培育上未雨綢繆,圍繞第三代半導體、創新藥、低空經濟等領域提前完善布局,確保產業集群處于創新潮頭。
如今,“汽車+光儲”已成為肥西蕞核心的兩大產業集群和蕞顯著的產業標簽,產業集群的紅利效應初步顯現。數據顯示,肥西全縣工業投資已連續17個月保持45%以上增速,連續四個季度獲全省投資“賽馬”激勵,今年一季度GDP增速居長三角千億縣首位。
前有標兵,后有追兵。有著同樣區位優勢的肥東和長豐也在緊跟發展步伐,加快產業布局。
近年來,肥東縣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兩大世界級光伏產業落地生“金”,助力肥東打造“光伏頭部縣”。同時還打造肥東科創中心,瞄準通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生物醫藥、空天信息等未來行業趨勢,積極建設各類孵化載體,一批細分領域的“小巨人”“隱形冠軍”正孕育成長。力爭到2027年戰新產業產值年均增長18%左右、占規上工業比重提高到65%左右,形成1個千億級新能源產業、5個百億級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5個以上百億級龍頭企業的產業發展格局。
長豐縣積極融入安徽省及合肥市的產業布局,以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引領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點,構建“三主三新”產業發展版圖:培育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智能家居家電、高效節能環保三個“500億產業集群”,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健康、現代高端服務業三個“百億新興產業”。
規上企業研發投入增長57%、新能源汽車產業同比增長約259%、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同比增長86.5%……一系列數據表明,長豐縣產業轉型已“快跑”出圈,并提出力爭到2035年,進入長三角縣域高質量發展“頭部方陣”。
研究結果表明,百強城區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和高質量發展的領航先鋒。在2024賽迪百強區榜單中,合肥市蜀山區、包河區、廬陽區、瑤海區,四城區均入選。
蜀山區蟬聯全國第14、全省第1的位次。
近年來,蜀山區奮力建設國內一流現代化中心城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成效明顯。去年,蜀山區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400億元,增速連續8個季度居四城區頭部。當前,蜀山區大力實施“全域科創”戰略,推動新一輪“科技+產業”創新融合發展。高標準高質量推進“科大硅谷”蜀山園、中國環境谷建設,“雙谷聯動”格局基本形成,全區戰新產業蓬勃發展,科技創新指數居全省城區首位,在全省全市創新版圖中占據重要席位。
包河區名列全國第33位,較上年度提升1位。
近年來,包河區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著力抓調度、促創新、增動能,經濟發展邁上“四個千億”新臺階。隨著區位空間、創新能力、產業能級、資源優勢加速釋放,包河區新興產業質效雙升,國家高企總量達851家,居全省縣(市)區首位,連續3年挺進中國樓宇經濟標桿城區30強。2023年,稅收“億元樓”達20座,占全市比重40%;上市企業總數達15家,居全?。ㄊ校﹨^之首。
廬陽區居全國第71位,較上年前進1位,且已連續四年進位。
廬陽區坐擁科學島、大科學裝置集中區,科創資源豐富。近年來,廬陽區緊盯“塔尖科技”和“國際消費”戰略定位,持續發展金融、商貿兩大優勢產業,聚焦光電與儀器儀表、軟件與信息技術、新能源三大新興產業,主攻傳感器、聚變能源、空天信息三大細分領域,不斷推動產業集聚發展,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今年上半年,廬陽區地區生產總值完成649億元,主要經濟指標均居四城區頭部。
自去年躋身百強區以來,瑤海區不斷開辟“老城升級”新解法,重塑發展優勢。當前正圍繞“產業回歸、科技賦能”,實施“科創+文旅”雙輪驅動,努力成為全市發展生物醫藥、現代服務業兩大優勢產業的重點區域,積極布局智能機器人、低空經濟、氫能三大潛力產業,向著產城融合活力迸發、功能完備舒適宜居的現代化城區進發。
賽迪研究曾指出,省域副中心城市中心城區將在全省經濟發展中提升自身站位、展現更大擔當;具有特色產業、位于特殊區位的特色城區將在全國、全世界等更廣范圍內建立重要影響力。蕪湖市鳩江區、亳州市譙城區正是如此。
近年來,鳩江區錨定“沖刺一千億、躋身百強區”目標,扎實推進“四個一號工程”,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格局。今年以來,鳩江區“雙首位”產業規模再突破,機器人產業發展集聚區實現從無到有、從弱到強;新引進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項目22個,總投資額77.11億元,一批重點項目陸續落戶投產。今年一季度,全區規上汽車零部件企業增加至105家,占規上企業總數28%。
工業化是城區經濟的發展核心要素,而亳州市譙城區讓我們看到了傳統產業的更多可能。從華佗在亳州開辟頭部塊藥圃開始,中醫藥就融進了亳州人的生活,也逐漸成了這座城市的經濟命脈。當前,亳州正搶抓中醫藥發展風口,全力建設“世界中醫藥之都”,以醫藥為體、貿易為徑、文化為媒,賦能提升城市綜合實力。
如今,譙城區新建后的亳州中藥材專業市場占地1000畝,入駐藥企2000多家,擁有約8000多個店鋪,已達到60000人次的日均人流量和500億元的年交易額。中醫藥優勢產業令亳州實現了跨越式增長,譙城區也攜“世界中醫藥之都”名片登榜全國百強區,盡顯“藥都”魅力。
上一篇:安徽:城市煥新 智城提速
下一篇:我省打造“惠民菜籃子”升級版
·安徽省上半年社會物流成本穩步下降
·安徽:讓改革旗幟在江淮大地高高飄揚
·安徽首個自主培育大家畜品種發布
·安徽推進志愿服務融入基層治理
·安徽外貿再進位:產業優勢鍛造爆發力
·我省打造“惠民菜籃子”升級版
·我省防汛救災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安徽數據資產管理實現創新突破
·安徽農信打造“政務+金融”服務新模式
·安徽全面加強礦山全生命周期管理
·安徽發布普通本科提前批征集志愿公告及計劃!
·萬里馳騁“新絲路” 跑出共贏“加速度”
·池州市以“萬企興萬村”助力民營經濟
·安徽發行債券1821.58億元
·安徽:農村改革激活“三農”發展一盤棋
·首個“科技創新觀察站”落戶合肥
·《2023 VC/PE A 股退出報告》在皖發布
·【長圖】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安徽印發三年行動方案
·行政檢察與民同行 助力法治中國建設
·探尋安徽鄉村旅游的“出圈”密碼
·安慶市首例城市危舊房原地拆除重建項目啟動
·安徽這輪強降雨進入蕞后“瘋狂”
Copyright 安徽經濟網 安徽經濟報社 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皖ICP備19006570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皖網宣備110015號
“清朗·生活服務類平臺信息內容整治”專項行動舉報專區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