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合肥上海產業園(安徽合肥商貿物流開發區)形象標識LOGO征集結果的公示
自2017年12月14日起,合肥上海產業園(安徽合肥商貿物流開發區)面向全球廣泛征集形象標識LOGO。本次征集活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與積極參與,截至2018年1月5日,主辦方共收到來自全球各地設計師一千多幅作品。
本次活動參賽者涵蓋了我國20多個省、3個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和西藏自治區)、200多個市,以及來自美國、法國、德國的華人設計師和留學生參加了此次活動。
大城崛起,風帆正勁!經過7年的發展,作為全國首批示范物流園區,合肥上海產業園(安徽合肥商貿物流開發區)已經成為我省的一個重要窗口。
400余家企業在這里追尋財富、合肥7成快遞業務在這里完成、全面對接上海自貿區政策功能和模式創新,這塊合肥城東之地正在打造創新發展新高地、構筑對外開放新平臺,先后獲得“中國中部地區蕞具競爭力與投資價值物流園區”、“全國優秀物流園區”、“中國物流特色小鎮”“首屆國際科創園區(上海)博覽會優秀科創園區”等稱號;被中國物流學會列為產學研基地,被安徽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省發改委、中科大先進研究院、省政府參事室確定為調研聯系點單位。
經過1月6日和1月7日的初選,1月8日的復審,1月9日和1月14日專家先后兩輪評審和投票,經1月15日下午產業園辦公會議審定,現產生一等獎1名,二等獎1名,三等獎1名,優秀獎5名,入圍獎42名,總計50幅作品。現將獲獎作品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17年1月18日至2017年1月22日,為期5天。
公示期內如發現獲獎作品涉及侵權、抄襲、借用等問題,請及時與合肥上海產業園(安徽合肥商貿物流開發區)LOGO征集組委會取得聯系,聯系電話。
創意說明:本LOGO取Hefei Shanghai Industrial Park的首字母H、S、I、P從左到右組合構成一個立體圓形,喻意合肥——上海雙城強強聯手,高度協作,迅速崛起成為全新的對外開放大城!
LOGO左部的H部份引入飛鳥元素,喻意騰飛的合肥無限延伸,華麗綻放!右部份構成IP迎合互聯網時代特性,努力在傳統的產業基礎上把合肥上海產業園打造成為“產品IP化”,“品牌IP化”的三角國際化平臺和城市中心!
中間兩個視覺主體S和I的變形,同時像躍出水面的兩條“魚”,代表著合肥和上海,雙城共舞精彩共振,產業園在全球化的“大海”里如魚得水,盡情展現活力和能量。
1.標志去“上海”首字母S為設計出發,抽象變化為一個水韻靈動的S形態,直觀的體現了“大湖名城”合肥和沿海城市上海的地域特征。“水能生財”,象征了財富商業,直觀突出了“招商主題”,寓意產業園未來發展的繁榮昌盛興旺發達。同時標志融合了產業園的“園區”英文pack的首字母P的抽象形。
2.S形同時變化為一個“合”字,又有“合肥大劇院”建筑的抽象形態,似“大劇院”與其在水中的倒影,直觀體現“上海”與“合肥”雙城合作的意義。
3.S形同時為上下兩個向左右不斷延伸的“箭頭形”以及代表科技的方塊形,直觀體現了合肥上海產業園“商貿物流”“科創園區”的行業特征與產業特色。
4.S形同時又代表“合作”的緊握的雙手,橋梁與紐帶,進一步烘托了雙城合作的主題內涵,又象征了產業園團隊員工“團結一心,相互合作”的凝聚力。
5.標志呈“眼睛”形態,代表了“國際視野,放眼未來”整體又為數字8形,“8亦是發”代表了“財富”。
6.標志配色“紅藍色”,好似“海平面冉冉升起的朝陽”,“紅色”代表“朝陽”寓意產業園發展的蒸蒸日上,“藍色”代表產業園的科技與創新。
創意說明:LOGO是由兩個“C”形抽象的手、箭頭、代表信息和物件的科技方塊組成的字母“H、S”。
1.“H、S”是合肥和上海的英文字頭,“C”是CITY(城市)的英文字頭;兩個“C”形抽象的手相扣組成“H、S”,象征了合肥、上海兩城的緊密合作。
2.科技方塊匯集成兩個箭頭,代表了信息和物件的聚集和統一調配,準確地體現了現代物流業的特征;藍色代表天空、綠色代表陸地,藍綠兩個箭頭表示合肥上海產業園擁有的完備的鐵路、水運、空運物流運輸體系。
3.藍色代表科技創新、綠色代表生態環保,兩者體現了合肥上海產業園的產業發展理念。
4.藍綠色的科技信息方塊代表“跨境電子商務”的涵義;其內含的“+”號和logo圖案整體所呈的“S(speed的首字母)”形,體現了“加速度”的涵義,象征了合肥上海產業園加速發展的態勢。
5.logo圖案造型全以直線構成,更增添了科技感和速度感,體現了合肥上海產業園追求“高效、便捷、科技、環保”的產業定位。
1.標志巧妙的融合漢字“廬”(合肥)和“滬”(上海)于一體,突出了雙城協作、演繹精彩的國際化品牌形象,呈現出水波逐浪形態,既體現了兩個城市的湖海特色,也象征合肥上海產業園勇于創新,銳意進取的精神氣質。
2.標志造型嚴謹規范、流暢動感,象征著產業園規范化服務的理念,也體現產業園完備高效的運輸體系。
3.藍綠色色彩漸變體現了宜居宜業、生態幸福、智慧引領的產業新城即將崛起巢湖之濱。
設計者:周寧、許馨萍(安徽省合肥市)
創意說明:徽商在我國歷史上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本設計希望從歷史出發,沿襲徽商血液,選取了歷史上有豐富意象的“鼎”作為logo主題形象。“鼎”在我國文化中象征著繁榮。盛大和信譽。與產業園的發展愿景、文化理念不謀而合。
logo “鼎”的形象由合肥首字母H變形而成,中間部分為上海首字母S,兩者結合形成logo主體,體現了合肥上海產業園雙城協作,共筑繁榮。“鼎”角上下貫通,寓意商貿物流開發區流通、交流,在流通交流中不斷發展。
色彩上選用紅、綠、藍三色,紅色象征活力,藍色象征理性,綠色代表環保與生態,通過色彩傳達了工業園的文化內涵。logo主體線條簡約,形象鮮明,視覺沖擊力強。適合印刷、雕塑、新媒體等應用。
1.標志將合肥的英文縮寫成“HF”和上海的英文字母縮寫“SH”組合構成一個“合”字(合作、合肥)。
2.環繞的友誼紐帶、“合”字、綠葉、流淌的的淝河水、黃浦江水、東方明珠,突出“合肥-上海”雙城合作的特征。顯示合肥“綠城”、上海“東方明珠”的地域特點。
3.迎著經濟潮頭展翅奮飛的大鵬鳥、 乘風破浪的風帆、充分展示了合肥上海產業園的區位優勢、產業特色、文化內涵。突出合作、創新、共贏、發展。
4.風帆也是取自上海市標中“揚帆出海的沙船”元素,象征著上海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港口城市。
5.紅黃色寓意輝煌未來;綠色寓意低碳綠色發展;藍色寓意創新驅動、科學發展。
1.設計是以合肥“合”和上海的簡稱“滬”的拼音開頭字母H變形而來,突出雙城攜手并進,緊密合作的意義。
2.圖形以圓形象征著上升的太陽,代表了產業園蓬勃發展,蒸蒸日上之意。半弧形象征雙城合作創新、發展、承接產業轉移,構筑對外開放新平臺,也成為省對外的一個重要窗口。
3.標志整體色彩以藍色為主色調,H字母反白圖案,突出雙城物流開發園發展快速、穩定的超百平方公里、宜居宜業、生態幸福、智慧引領的產業新城,正在合肥東部的版圖上迅速崛起、華麗綻放!
4.本設計主題鮮明、寓意深刻;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便于識別。易于被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人士理解和認同,適合長期固定使用、印刷、雕塑以及在各種介質的媒體上傳播。
創意說明:合肥簡稱“廬”,上海簡稱“滬”。標識圖案由“廬、滬”字體組合變化而成。鋒銳的圖形體現商貿物流的疾速感。色彩使用自然生態的綠。
設計者:安徽神彩廣告(安徽省合肥市)
設計者:何德龍、汪漢鵬、朱愛春(安徽省合肥市)
設計者:魯宜文、周燕(安徽省合肥市)
設計者:苗波濤(陜西省省寶雞市)
設計者:衛華、高高(安徽省合肥市)
設計者:周寧、許馨萍(安徽省合肥市)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