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兩會|如何提升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創新能級?委員獻策
以整個合肥市的行政空間作為承載區的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在安徽科技創新領域發揮著關鍵作用,是安徽創新發展的強勁“引擎”。作為目前唯一未列入國家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名單的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它的發展仍面臨著諸多挑戰。
安徽省政協委員、安徽財經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王姝文告訴澎湃新聞,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未來發展走向將對安徽的整體發展格局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今年安徽省兩會上,她帶來了《關于高水平推進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崛起》的提案。
“目前安徽省科技創新外向性較低,尤其是在吸引國際科技資源方面表現尚不突出?!痹谕蹑目磥?,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面臨的首要挑戰就是科技創新外向性不足導致全球科技資源流動受限,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在全球科技資源的引進、利用與配置方面仍有較大改進空間。
“安徽應加快建設國際科技合作平臺,特別是在量子信息、人工智能、新材料等前沿科技領域,增強國際化的科技資源引進和合作能力。同時還要加大外資引進力度,吸引全球科技企業、科研機構及高端人才,推動國際科技資源的快速集聚與流動?!蓖蹑恼J為,通過國際化的科研平臺和創新基地建設,能進一步提高科技創新成果的全球化應用水平,增強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在國際科技創新體系中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多年來,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在多個科技領域中取得了重大突破。但王姝文也注意到,其現有的創新制度和管理體制改革步伐存在相對滯后的問題,創新政策體系的協調性和系統性不足,從而導致科技資源配置效率不高。她認為,這種“創新孤島”現象,限制了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整合科技資源、形成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合力的能力。
王姝文建議,要積極構建支持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的政策體系。通過更具前瞻性和靈活性的政策措施,加強科技創新政策與產業政策的有機結合,形成從基礎研究到技術研發再到科技成果轉化的全鏈條政策支持體系。同時還應當通過引入國際經驗,優化政策執行力,強化頂層設計,進一步提升高層次科技人才的引進、培養和激勵力度。
她呼吁,為了提升科技成果的轉化效率和經濟效益,安徽省應當加大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和產業化服務體系的建設力度。通過加強國家級創新孵化器的建設,推動更多高技術成果快速實現產業化應用。同時要緊抓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契機,有效結合直接金融和間接金融,著力突破無形資產抵質押的瓶頸,鼓勵銀行、保險、信托、擔保和投資基金等互聯互通,探索各方風險和收益相匹配的合作路徑。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