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土地新生:從閑置到活化的城市蛻變之路
在中國的城市發展浪潮中,合肥市正在積極實施其獨特的土地利用戰略,讓每一寸土地在經濟與生態的雙重壓力下,實現“活”起來的目標。合肥:讓每一寸土地都‘活’起來不僅是城市提升的一句口號,更是合肥市在《合肥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中穩步推進高質量發展的行動宣言。
走進位于金寨路旁的合柴1972文創園,一股濃厚的文化氣息撲面而來。這里并非始終如一的繁華,曾經被遺棄和荒廢的舊監獄工廠地塊,現如今卻以其獨特的歷史輝煌和現代化轉型,成為了合肥的城市地標和眾多游人的網紅打卡點。合肥市通過低效用地再開發的示范項目,開創性地將老舊的工業建筑與新的文化經濟需求相結合,形成了特色鮮明的街區,真正實現了“騰籠換鳥”。
合肥市包河區合柴1972的成功,將近800畝的土地成功轉化為文化創意和藝術展覽的集中地,解決了2000余人的就業問題,年產值超過3億元。這驗證了“點石成金”的國土空間規劃理念以及經濟和文化的雙重價值體現。
合肥的土地不僅僅局限于城市更新和發展。關于生態修復的探索,賦予了這一片土地另一個嶄新的生命。結合歷史與現實,合肥市廬江縣礬山鎮的礦山經歷了從暴露著重金屬污染的過去,到如今生機勃勃的生態復蘇。在蔡曉東的帶領下,數十年來的礦業傷痕得到了有效治理,生態恢復也讓礦山的土壤和水源重新煥發生機。
如今,昔日的礦山不僅還原了原始生態,還成為了吸引游客的“礦山公園”。山清水秀,百花盛開,鳥兒從遠方飛回,成為人們休閑游玩的好去處。這不僅僅是對生態的保護,更是對鄉村振興的有力推動。
在老舊城區,合肥市包河區衛崗王衛片區的城市更新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地推進。涉及5個城中村的總面積達到2.4平方米,為6000多人帶來了生活的改善。困難與挑戰并存,但城市更新的政策引導始終堅定。在這里,結合現有建筑的恢復和新設施的增加,合肥市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城市更新方案。
隨著公共設施的建設不斷完善,這個片區預計將于2026年基本完成各項任務,為居民打造更加人性化的生活空間。對于一個城市而言,激活隱藏在每一寸土地上的潛能,意味著將居民的生活品質提升至一個嶄新的高度。
合肥市的土地利用改革不僅是政府政策的成功,更是眾多市民共同努力的結果。通過節約集約、生態修復和城市更新,合肥正在為未來的經濟與社會發展開辟出一條富有活力與創造力的新路。可以說,合肥市正在經歷著一場關于“土地新生”的華麗蛻變,而每一寸土地也正在譜寫著新方志的新篇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