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飛菲食品新廠調研:打造全產業鏈年銷售額可達2億
2025 年 2 月 8 日,開展調研活動。此次調研重點圍繞飛菲食品新廠的建設與發展,為漁業產業的創新升級提供了重要契機。
安徽省飛菲食品有限公司自 2014 年成立以來,憑借 “品質至上、創新引領、服務社會” 的經營理念,在食品領域穩步發展。公司現坐落于肥西縣紫蓬珠光產業園 3 棟,新廠建設項目位于紫蓬鎮燒脈村小竹園村民組,2025年即將投產,規劃總占地面積達 27.48 畝,廠房面積達10000平方米,計劃總投資 5 千萬元,年銷售額可達2億,致力于打造集養殖、科研、加工、餐飲、電商等為一體的全產業鏈模式。
在新廠的建設規劃中,基礎設施建設是重點。目前已建成一棟廠房,配備了高溫蒸煮線、低溫分揀加工、雙螺旋速凍線等先進的水產品初加工和冷藏保鮮設施設備。這些設備不僅能滿足小龍蝦等產品的高效加工需求,還能確保產品在儲存和運輸過程中的品質穩定。同時,新廠在污水處理、道路建設、給排水、供配電、消防等配套工程方面也進行了全面規劃和建設,以保障生產活動的順利開展,體現了企業在環保和安全生產方面的高度重視。
生產工藝方面,新廠延續并升級了公司原有的嚴格標準。在原材料儲存環節,對不同類型的食材,如小龍蝦原料、肉類等,根據其特性設置了專門的儲存區域,像零下 18 度的小龍蝦原料冷庫,以及保鮮庫等,確保原材料的新鮮度和品質。加工過程中,制定了詳細且嚴格的操作規程,從清洗、蒸煮到包裝,每個步驟都有明確的質量控制標準。例如,小龍蝦在加工前,會經過多道水池利用超聲波設備清洗,確保每只小龍蝦的干凈、衛生。公司還引進了自動化生產線、拉升膜高速包裝機、給袋式包裝機等國內外先進設備,這些設備的運用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減少了人工操作可能帶來的誤差,保證了產品質量的穩定性。
產品研發與創新是飛菲食品新廠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之一。公司以小龍蝦系列產品和醬鹵肉產品系列為重點,持續投入研發力量。在小龍蝦產品上,與山南鎮養殖戶合作采用蝦稻共養技術,從源頭提升小龍蝦的品質和產量。企業研發人員不斷優化產品口味和質量,推出麻辣龍蝦、蒜蓉龍蝦、十三香龍蝦、檸檬龍蝦等多種口味的預制菜產品,并建立了標準化的生產工藝流程及配套設施,保證每一盒蝦都外殼成熟、肉質 Q 彈、出品穩定。醬鹵肉產品系列則選用優質新鮮肉類,搭配八角、桂皮、花椒、香葉等 28 種天然香料,不僅賦予鹵肉濃郁香氣,還使其具有一定食療功效。公司不斷豐富產品種類,推出經典五香牛肉、五香牛肚、五香牛蹄筋、手工大排、虎皮扣肉、鹵肥腸等多種口味的產品,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在調研過程中,各方人員對新廠的建設和發展提出了諸多建設性意見。針對生產車間布局,考慮到參觀需求和生產效率,就參觀通道的設計、窗戶的高度等細節展開了深入討論。有人建議將窗戶高度設置在 1 米 5 以上至 2 米,以便參觀者能俯視車間,獲得更好的參觀體驗;也有人提出在中間過道設置 50 公分高的臺階,增強視覺效果,但同時也需權衡這對進貨進材料便利性的影響。對于生產設備的安裝調試和后續運營,大家也進行了交流,確保設備能按時投入使用,生產活動順利開展。
參與此次調研的人員涵蓋了漁業及相關領域的眾多專家,合肥市畜牧水產技術推廣中心的賴年悅,在畜牧水產技術推廣及產業政策方面經驗豐富;安徽省水產學會理事長、合肥工業大學教授、國家蝦蟹體系崗位科學家陸劍鋒,憑借深厚的學術造詣和豐富的科研經驗,為調研提供專業的學術支持;安徽省漁業協會副會長、水產養殖網總編蔡俊,對漁業行業發展有著敏銳的洞察力,在信息傳播和行業宣傳領域有著獨特的優勢;安徽省漁業協會副秘書長于朝陽和陳剛,在協會組織協調工作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安徽應時農業設計院有限公司總經理汪泳,從農業設計專業角度為企業發展提供思路 。他們將從各自專業領域出發,為企業發展提供全方位的指導與建議。
此次調研活動,不僅增進了行業組織和企業之間的溝通與了解,更為飛菲食品未來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相信在各方的關注與支持下,飛菲食品將不斷創新發展,在食品行業創造更加輝煌的業績,為消費者帶來更多安全、美味、營養的食品。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