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肥東造”曾參演《流浪地球2》!
在肥東經濟開發區的東城科創產業園內,數十臺形態各異的銀灰色工業移動機器人,正采用高精度同步定位與建圖融合導航技術靈活穿梭、高效協同完成任務。這些曾“參演”科幻電影《流浪地球2》中的工業機器人,如今已成為合肥智能制造產業的新名片。
作為全球領先的移動機器人企業,優艾智合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優艾智合”)在2024年完成C輪融資后,將總部及智能制造中心遷至肥東,其產品矩陣不僅助力電影工業美學的呈現,更在現實中推動著能源、半導體等領域的智能化升級。
在電影《流浪地球2》的開篇場景中,當劉培強在月球基地蘇醒,鏡頭掃過艙壁時,幾臺銀灰色的移動機器人正沿著軌道精準滑行,機械臂輕觸儀表盤監測數據。
同時,電影中帶有機械臂的巡檢機器人自主操作監測指標,保障空間站人員生命安全;地球聯合政府會議廳,機器人駐守一旁輔助人類科學決策;北京航天中心數據中心,巡檢機器人支撐著海量數據平穩運作……而這些形態各異的智能機器人全部來自優艾智合。
2021年,在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展位上,優艾智合聯合創始人趙萬秋正調試著一臺搭載機械臂的巡檢機器人。
突然,一位戴著鴨舌帽的中年男子駐足凝視,眼中閃過驚喜,“這就是我要找的‘未來工人’!”此人正是《流浪地球2》導演郭帆。
據趙萬秋回憶,劇組當天便敲定合作意向,14款工業級移動機器人隨后“本色出演”電影中的太空站、數據中心等核心場景。
這些完成拍攝任務的機器人目前已“退役”,核心部件被回收再利用,而它們的“演藝生涯”將被永久記錄在公司年報里。
首席技術官邊旭介紹,電影中的巡檢機器人,在現實生活中也承擔著重要的作業任務。
在海上石油平臺、戈壁荒漠、海上風電平臺、露天煤礦等復雜環境中,優艾智合智能巡檢運維機器人已實現自主執行無人作業,將人工從艱苦繁重的任務中解放出來,能夠全天24小時保障安全穩定高效的生產運營。
八年前,西安交通大學興慶校區東南角的機器人重點實驗室里,正在攻讀博士的邊旭不會想到,他們研發的精密減速器技術,會以另一種形態在長三角的這座“科里科氣”的智能工廠里生根發芽。
如果工業機器人能像變形金剛一樣自由切換形態,同時保持智能大腦的持續進化,會怎樣改變工廠的未來?
走進該公司研發中心,開放式辦公區與測試場地緊密相連。工程師們穿梭在機械臂組裝區、激光導航測試區和潔凈室之間,用代碼重構工業機器人的進化邏輯。
他們提出,未來工業領域機器人將會是“一腦多態”理念,即工業場景中,在一套通用的工業智慧大腦下,各類適應場景需求的機器人相互協作并完成任務,讓機器人既能化身精密搬運工處理薄如蟬翼的晶圓,又能變身為全能巡檢師診斷高壓設備的細微異響。
在廣東一座百萬千瓦級別的火電廠內,這樣的智能體正在創造新的高效率。曾經需要八名工程師協同完成的復雜巡檢任務,如今只需一臺機器人即可獨立承擔。當它的機械臂精準打開柜門時,內部的多光譜相機開始360度掃描,AI算法實時比對上千個標準參數,整個過程僅需幾分鐘,準確率達到99.97%。
目前,優艾智合的物流機器人已服務于臺積電、歌爾股份等企業。在能源巡檢領域,優艾智合的另一款“明星產品”同樣耀眼。在陜西某火力發電廠,搭載六維力傳感器的操作機器人正模擬人工倒閘流程。
2024年盛夏,優艾智合宣布完成14億元C輪融資,由合肥東城產投領投。這不僅是資本市場對硬科技企業的認可,更折射出中國機器人產業的區域協同效應。而此次牽手肥東,正是看中這里的產業布局。
根據合作協議,優艾智合將在合肥建設第二總部,重點發展新能源領域機器人。
“我們的機器人不僅要在電影中‘演戲’,更要在現實中‘干活’。”邊旭介紹,企業在肥東的智能制造中心,產品覆蓋半導體、新能源、電力等多個行業。2023年,公司業績同比翻番,客戶復購率達75%,產品已覆蓋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
隨著總部落戶,優艾智合計劃在合肥建設研發中試基地,重點攻關人形機器人、極端環境作業系統等前沿技術。
為深耕先進制造領域,優艾智合在合肥打造了行業首個機器人潔凈智慧工廠,其自主研發的移動機器人系統成功打破國際壟斷。
落戶肥東后,優艾智合加速布局人形機器人領域,與西安交通大學共建具身智能研究院,推出“巡霄” 系列輪式人形機器人。
這類機器人通過“一腦多態”智能系統,可靈活適應半導體制造、電力運維等場景的動態需求,其多機協作能力更突破了傳統單機作業的局限。
?編審:李麗娟 二審:劉坤 審核:陳宏云 張建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6月18日俄烏蕞新:北線俄軍蜂擁投降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