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高”躍升“新”意十足
依托“中華藥都”的集聚優勢,安徽雷允上快速構建起覆蓋藥材種植、提取加工、成藥制造的完整產業鏈。數據印證著融合發展的強勁動能:投產首年即實現4.3億元銷售額,2023年產值飆升至近7億元,稅收突破億元大關,年均復合增長率超30%。更值得關注的是,企業通過工藝平移已承接總部7個核心品種,車間內自動化包裝線正為價值數億元的國家中藥保護品種構筑產能“護城河”。
這家扎根亳州高新區的生物醫藥企業,正以創新力量改寫罕見病治療格局。尿素循環障礙(UCDs)作為致死率極高的遺傳代謝疾病,曾因核心藥物長期依賴進口而令眾多家庭陷入困境。“我國每年新增300例患兒,過去家長不得不以每瓶5萬美元的天價求購原研藥。”岳進輕撫流水線上的制劑產品,“現在我們以不足進口價八分之一的價格,讓救命藥真正可及。”
創新投入的持續加碼成為區域發展顯著特征。全年歸集研發經費超10億元,上報總額居全市頭部位,實現研發投入強度1.7%的新突破,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這種投入強度不僅體現在數字增長,更轉化為創新體系的硬核支撐——新增省級企業研發中心3家,推動全區省級以上科創平臺突破30家。安徽瑞思威爾等領軍企業依托創新平臺,在生物醫藥、智能制造等領域開展核心技術攻關,形成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矩陣。
技術要素市場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通過深化“四鏈融合”,全年技術合同成交額創下新高:吸納技術合同成交額17.38億元,同比增長50%;輸出技術合同成交額3.83億元,實現翻倍增長。在2024年安徽“雙創匯”亳州專場上,8家企業與知名院所達成1350萬元產學研合作項目,預計撬動企業研發投入超5000萬元,展現出創新協同的乘數效應。
“我們將持續擦亮‘高新’底色,力爭2025年高新技術企業突破9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再增長20%以上。”亳州高新區科技創新局工作人員張艷表示。當前,亳州高新區正以“雙倍增兩清零一提升”專項行動為抓手,加速構建“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領軍企業”的創新梯隊,通過創新能級提升賦能“藥都新城”建設,書寫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創新篇章。(記者 趙琳琳 丁圓/文 陳顯鋒/圖)
當千年藥都遇上科技創新,亳州高新區正演繹著傳統產業與現代科技的“雙向奔赴”。從九方制藥智能化車間里“50公斤葛根提煉5公斤高純度原料藥”的技術突破,到雷允上藥業依托產業生態構建的全鏈條產能“護城河”,再到沃泰生物以“不足進口價八分之一”的罕見病藥打破國際壟斷,科技創新如同“金鑰匙”,打開了中醫藥現代化的新境界。
數據背后,是園區以“雙倍增兩清零一提升”為抓手的創新生態構建——梯度培育體系讓企業“引得進、長得大”,產學研融合讓技術“轉得出、用得上”,政策扶持讓投入“能持續、有回報”。這種“科技+產業+民生”的三維驅動,不僅讓“藥都新城”有了硬核支撐,更讓傳統中醫藥在守正創新中煥發出時代光彩。當智能生產線的機械臂與實驗室的色譜儀共同勾勒出產業圖景,亳州高新區正以創新之名,為“世界中醫藥之都”建設寫下蕞生動的注腳。(趙琳琳丁圓)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