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新品秀」科創中光:打造大氣臭氧監測“中國芯”
在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安徽科創中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創中光”)的實驗室中,一臺名為“RayOL—GB—高低空雙接收—大氣臭氧監測激光雷達”的設備正在實時掃描著城市上空的臭氧濃度分布。這款自主研發的國內首臺套大氣臭氧監測激光雷達,不僅填補了我國在高精度環境監測裝備領域的技術空白,更以國產化突破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成為我國大氣污染防治的“智慧之眼”。
從一家初創企業成長為環境監測領域的“隱形冠軍”,科創中光只用了9年時間。作為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公司已建成三大省級研發平臺———安徽省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研發設備原值超2000萬元,并與中科院安徽光機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十余家科研機構建立深度產學研合作。
“環境監測裝備的國產化是一場必須打贏的攻堅戰。”科創中光董事長汪思保表示。臭氧作為大氣污染的重要指標,其監測精度直接影響環境治理成效。傳統設備在高濕度環境下易出現數據失真,這一難題長期困擾行業。2023年,科創中光研發團隊在貴州山區實地測試時遭遇突發狀況:連續陰雨天氣導致監測數據劇烈波動。“濕度每增加10%,數據誤差就放大3倍。”研發工程師回憶道。
為此,團隊開啟了一場為期兩個月的技術攻堅戰。他們創新性地將自適應濾波算法與硬件抗干擾設計結合,通過2000余次模擬實驗,蕞終研發出“雙波長校準+動態濕度補償”技術,將高濕度環境下的監測誤差控制在1.5%以內,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該突破推動相關技術標準升級,帶動產業鏈上游的光學元件、探測器等配套產業實現技術迭代。
該設備的量產,社會效益凸顯。在馬鞍山鋼鐵基地,設備幫助企業精準定位污染源,年減排臭氧前體物300噸;支撐生態環境部建成首個跨省臭氧污染聯防聯控平臺,覆蓋長三角41個城市。
在產業鏈協同升級方面,帶動安徽省內精密光學、電子元器件等配套產業發展;催生數據分析服務新業態,長三角地區已涌現20余家專業數據處理公司;推動建立全國首個臭氧激光雷達技術聯盟,實現長三角區域監測數據互聯互通。
站在新起點,科創中光正加速戰略轉型。公司總裁曹開法透露:“我們正從單一設備供應商向‘監測大腦’服務商升級。”依托大氣臭氧激光雷達技術,企業已布局三大方向:智慧環境監測系統,構建“空天地一體化”監測網絡,在合肥試點實現污染源精準溯源,助力政府環境執法效率提升70%;氣象監測新賽道,研發臺風路徑預測激光雷達,將氣象預警提前期延長至72小時;低空經濟生態圈,開發無人機載監測系統,為農業植保、物流配送提供實時環境數據支持。
從實驗室的技術突破到產業生態的重構,這家安徽企業用首臺套產品的成功驗證了“專精特新”的發展邏輯:以核心技術突破為支點,以產業鏈協同為杠桿,撬動整個產業升級。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