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項目2025年全面建成:中國“人造太陽”邁出關鍵一步
當神話中的夸父追逐太陽時,他或許不會想到,數千年后的今天,中國人正以另一種方式實現逐日夢想。在安徽合肥的科學島上,一座名為夸父的大科學裝置正在加速建設,預計2025年底將全面建成,這標志著我國在核聚變能源領域邁出了歷史性一步。
核聚變被譽為人類能源的終極解決方案,而夸父項目正是為實現這一夢想而生。這座國際聚變領域參數蕞高、功能蕞完備的綜合性研究平臺,將為我國聚變堆建設提供關鍵技術支撐。走進合肥未來大科學城,11號科研廠房內那個重達295噸的橘子瓣狀裝置格外引人注目——這是夸父的核心部件1/8真空室及總體安裝實驗平臺,八個這樣的橘子瓣將組成未來人造太陽的鍋爐,為上億度的等離子體運行提供真空環境。
夸父項目的建設堪稱科技領域的國之重器。自2019年9月正式開工以來,主體工程已完成65%,園區14座科研廠房中,部分系統已建成并投入調試。295噸的超低碳不銹鋼真空室、即將完成研制的環向場原型線圈,這些尖端部件無不體現著中國科研人員的智慧結晶。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大尺寸裝置目前全球僅中國掌握制造技術,彰顯了我國在該領域的領先地位。
合肥科學島已成為全球核聚變研究的重要高地。這里不僅有即將建成的夸父項目,還有2006年投入運行的人造太陽EAST裝置,以及剛剛啟動總裝的緊湊型聚變能實驗裝置BEST。EAST裝置今年初創造了1億攝氏度1066秒的穩態運行世界紀錄,首次模擬出未來聚變堆的必備環境。這些裝置集群共同構成了我國聚變研究的完整體系,為商業化應用鋪平道路。
核聚變能源的優勢不言而喻:原料豐富(海水中的氘可供人類使用億萬年)、安全清潔(無碳排放和核廢料)、能量密度極高(一升海水提取的氘相當于300升汽油)。但要實現可控核聚變,技術難度超乎想象——需要將等離子體加熱到上億度并穩定約束,這相當于在地球上制造一個小太陽。夸父項目的使命正是攻克這些世界級難題。
據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專家介紹,夸父全面建成后將成為國際聚變研究的標桿平臺。預計十年內可實現聚變發電演示,二十到三十年內有望實現商業化應用。這意味著,到本世紀中葉,我們或將告別化石能源時代,迎來取之不盡的清潔能源新時代。
從神話傳說到科學現實,中國人對太陽能源的探索從未停止。夸父項目的推進,不僅體現了我國科技創新的決心,更承載著解決全球能源危機的希望。當2025年這座大科學裝置全面建成時,中國將在人類能源革命的征程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或許在不遠的將來,當千家萬戶用上聚變能源時,我們會記得,這一切始于合肥科學島上那個名為夸父的逐日夢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