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以人大力量助力城市向美而生
幾天前,一條舊貌換新顏的老街——淮河路步行街斬獲又一“國字號”殊榮,被確認為第三批“全國示范步行街”。接“地氣”、蘊“文氣”的省城商圈,正帶來人氣、財氣和名氣,令城市保持著持久的商業活躍度。
伴隨著初冬暖陽,穿行在合肥的大街小巷,寬闊暢通的道路,讓出行更加便捷;鱗次櫛比的公共場館,不斷豐富市民的精神生活;精品特色街區人潮涌動,市民和游客游玩的熱潮不減;隨處可見的口袋公園扮靚“方寸之美”,讓居民推窗見景的夢想照進現實……
推進城市更新工作,是廣大人民群眾的殷切期盼,也是今年合肥市人大常委會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一項重要工作。10月31日,合肥市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聽取審議了關于城市更新工作情況的報告。近年來,市人大常委會通過高質量立法、精準監督、發揮代表優勢,深度參與、有力助推城市更新工作。
眼下雖然已是冬天,但游客來合肥打卡游玩的熱潮仍未散去,合肥市民也越來越喜歡發朋友圈,“炫耀”身邊的城市變化。這一切,有很多就得益于合肥城市更新工作的推進。
聽取審議市政府關于城市更新工作情況報告被列入合肥市人大常委會今年年度工作要點,為此,市人大常委會組織開展了專題調研,采取實地調研、座談交流和函調等多種形式,客觀全面了解城市更新工作情況。
今年8月,市人大常委會調研組赴瑤海區開展城中村改造暨危房處置情況調研。在肯定成效的同時,調研組強調,要突出補齊功能短板,聚焦群眾期盼,加大統籌力度,強化公園綠地和停車、健身、消防安全等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群眾生活環境。要突出城區產業發展,學習借鑒先發城市經驗,把城市更新與產業轉型升級相結合,在發展文創、科創等新經濟新業態上下功夫,推動城區可持續發展。要突出群眾參與,貫徹好群眾路線,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真正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難事辦成,惠及民生。
赴全市多地城市更新項目點開展調研、聽取政府相關部門情況匯報,對城市更新情況進行研討……調研組扎實開展工作,協助做好常委會聽取和審議市政府關于城市更新工作實施情況的報告有關工作。10月31日,市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聽取審議了報告。
在這場聲勢浩大的城市更新行動中,合肥市人大常委會緊跟市委決策部署,助力城市更新工作開展。
高質量推進城市更新,離不開法治保障。不久前,合肥市人大常委會召開《合肥市地下綜合管廊條例》新聞發布會,該條例的出臺,進一步增強了城市“地下生命線月施行的《合肥市公園條例》,對合肥市公園建設發展的頂層設計進行了規范和要求,讓城市公園成為群眾的幸福樂園。《合肥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合肥城市綠化管理條例》……一系列地方性法規的出臺,讓破解城市更新中遇到的難題有了法治保障。
城市更新是關系長遠的民生工程。合肥市人大常委會緊盯民意反映較多的重點項目,精準監督政府部門高效履職,推動項目順利運行,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2022年11月,市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聽取審議了關于駱崗公園建設情況的報告,圍繞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公園建設,全力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城市公園這一目標建言獻策,推動項目高標準建設推進。如今,駱崗公園已成為聞名遐邇的城市新地標。
聽取審議全市年度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及巢湖綜合治理進展情況的報告,助力城市環境提升,已成為市人大常委會常態化工作;聽取審議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情況的報告,推動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對標城市發展定位,對標群眾日益增長的健身需求;聽取審議市區公共停車場規劃建設管理情況的報告,有力推進這一改善民生、提升城市品質的民生實事項目……
在城市更新工作中,合肥市人大常委會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通過辦好代表議案建議、結合“聚民意,惠民生”行動,廣泛聽取群眾呼聲需求,讓民意成為城市更新的“指揮棒”。關于推進實施老城“減法”行動的議案被列為市十七屆人大一次會議議案,在辦理該議案時,合肥市出臺城市更新指導政策,整合平臺推動項目落地,城市記憶館、科創街區等首批項目已初具成效。近年來,全市各級人大代表對于城市發展有著更多期許,紛紛建言獻策,推動合肥打造宜居、智慧、韌性城市實現新躍升。
住在包河區周谷堆城中村多年的合肥市民魏女士今年有了新盼頭,按照計劃,魏女士所在的城中村即將“舊貌”換“新顏”——未來這里將針對這一片區老百姓共同的生活痛點統一規劃,增加幼兒園、小學、特色街區和綠地公園。
衛崗、大鋪頭、磨店老集鎮、廬陽龍王片區……今年以來,合肥拉開了連片城中村改造的序幕,預計到2025年年底,合肥城區范圍內,將再難看到城中村的身影。城中村改造只是合肥城市更新的一部分。如果將城市更新比喻為城市魔法,合肥的魔法還有很多。
瑤海區繁昌路高架橋下的地塊一直閑置,此處光線不足,綠化成活率低,衛生也難管理,一度成為城市的“傷疤”。如今,這里完美蝶變,一座總面積7000多平米的體育公園呈現在市民眼前,成為區域一景。
合理利用高架橋下空間建設體育公園,不僅改善了城市景觀,還有效解決了城市運動空間的不足,深受居民的喜愛。在改造老公園的同時,充分利用邊邊角角零碎土地,見縫插綠,建設百姓身邊的口袋公園。通過舊城改造,以大園林理念規劃建設城市,合肥逐漸形成了“園在城中、城在園中、園城相融、城園一體”的城市風貌特色。
城市更新,還催生了一個個文化新空間。今年6月,蜀山區“金隅南七天地文創街區”開門迎客。合柴1972文創園、長江180藝術街區、廬州意庫等一系列文旅街區、文創園區,將城市記憶與都市文化生活創新結合,已成為本地人愿意游玩、外地人慕名“打卡”的“城市名片”。
道路通,百業興;交通興,則城興。作為合肥重要的南北向大動脈,銅陵北路高架卻在新汴河路處“戛然而止”,成為城中“斷頭路”。今年9月,銅陵北路涉鐵下穿工程正式通車放行,阻斷城市交通多年的“斷頭路”成為過去式。一大批斷頭路的打通,既滿足市民出行需求,回應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又完善城市功能、拓展發展空間,進一步提升城市功能品質。
合肥城市更新項目更不勝枚舉。報告顯示:合肥城市功能進一步完善,公共服務更齊全;城市品質進一步提高,城市綠化環境持續改善,城市治理更加精細;城市活力進一步凸顯,“科創名城”“產業名城”等五大名城建設縱深推進,以歷史文化、綠色自然、潮流生活、美食旅游等為主題,打造一系列精品特色街區,提升城市活力。
通過深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合肥城市發展中面臨的突出問題和短板正得以不斷解決,群眾居住環境越來越好,交通出行越來越暢,公共服務越來越優,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審議認為,合肥市深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圍繞“惠民生、補短板”等要求,解決城市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持續提升城市宜居宜業水平,城市更新工作取得顯著進展。但同時也存在體制機制不健全、資金籌措困難、征遷安置難度大、部門統籌推進力度不夠等問題亟待解決。
為進一步加大推進城市更新工作力度,全力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不斷提升城市人居環境質量、人民生活質量,市人大常委會針對發現的問題給出了具體建議。
為健全體制機制,建議堅持把城市更新工作作為落實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推動城市轉型、提升城市品質的重要抓手。嚴格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等文件要求,秉承科學、嚴謹的原則,貫徹宜居、韌性、智慧城市的理念,以國土空間規劃為引領,強化城市設計引導,加強城市風貌管控,構建城市特色天際線秩序。統籌考慮空間布局、產業結構、人口規模等,加強片區統籌,形成“成片連片”的有機更新。
為切實防止將城市更新工作簡單變成“拆舊建新”,市人大常委會建議,要結合合肥市實際有序統籌推進各類片區更新。
重點改造完善小區配套和市政基礎設施,打造15分鐘生活圈,完善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建設,打造宜居生活空間;鼓勵利用老廠房、老樓宇、老校區改造建設現代公共服務和創新創業載體,建成一批催生新型消費、引領未來產業的創新社區;密織城市綠道網絡,精心布局城市游園綠地和口袋公園,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開放便民的城市綠地開放空間體系,提升公共服務空間品質;分類劃定城市特色風貌重點片區,保護老城整體風貌格局,注重采用“繡花”“織補”等微改造方式,推進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利用。
針對資金籌措困難、征遷安置難度大等問題,也一一給出了具體建議。11月17日,合肥市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二次主任會議聽取關于城市更新工作情況報告審議意見的匯報。下一步,市人大常委會將持續關注支持城市更新,助力提升城市形象品質,讓群眾共享城市建設發展成果。(周勇)
推進城市更新工作,是廣大人民群眾的殷切期盼,也是今年合肥市人大常委會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一項重要工作。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