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半年瞰:上海GDP重返全國前十浙皖多地增速破6%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孫燕 上海報道
近日,長三角41市半年報陸續出爐。作為占全國近1/4經濟總量的區域,長三角一直是中國經濟的風向標,每半年21世紀經濟報道都會對區域內41市進行全面梳理和觀察,以期尋找長三角經濟持續增長的秘訣,助力新質生產力活力不斷涌現。
本篇是長三角41市半年瞰的頭部篇:
2025年上半年,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三省一市GDP總量達163916.95億元,穩居“15萬億臺階”之上。
從省級層面看,江蘇GDP總量蕞大,達66967.8億元,穩居全國第二;浙江GDP增速蕞快,達5.8%,江蘇、安徽增速也高于全國增速。
從市級層面看,長三角9座萬億之城的上半年GDP均突破了5000億元,溫州、徐州也接近5000億元大關。此外,紹興GDP首次突破4000億元,滁州和湖州首次突破2000億元大關。
從省份層面來看,江蘇上半年GDP達66967.8億元,穩居全國第二;浙江上半年GDP達45004億元,穩居全國第四;上海上半年GDP達26222.15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從全國第11升至第9位;安徽上半年GDP達25723億元,位居全國第11。
增速方面,三省增速均高于全國(5.3%)。其中,浙江增速達5.8%,領先長三角;江蘇同比增長5.7%,安徽增速達5.6%;上海增速達5.1%,與一季度持平,高于上海全年GDP增速5%的發展目標。
從三產結構看,第三產業仍然是三省一市經濟的主引擎。
上半年上海第三產業增長5.4%,占比創歷史新高,達79.09%。其中,上海信息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6%,達3637.29億元,拉動GDP增長1.7個百分點,在各行業中貢獻蕞大。
華東師范大學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曾剛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對于上海上半年GDP增長,服務業的貢獻較大,制造業的貢獻較小。從第三產業內部看,上半年上海的餐飲、零售、進出口表現平平,金融、物流的貢獻較大。在此背后,一方面,不少中概股回歸A股,提振了上海金融業;另一方面,上海在物流方面的優勢依然較大。
“服務業占GDP接近80%的份額短期看有其合理性,但不是長期方向,大家仍期待上海的制造業特別是先進制造業能夠占到GDP的25%以上?!痹鴦傊赋?,上海在產業轉型升級方面起步較早,目前正處于制造業轉型升級的轉軌期:傳統支柱制造業、外商制造企業有所流失,新興產業仍未形成大規模產能。但上半年,三大先導產業制造業產值同比增長9.1%,未來有望成為提升上海制造業占GDP比重的重要動力。
此外,上半年江蘇、浙江、安徽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別為55.0%、59.82%、56.33%,均超過50%。
第二產業增速方面,安徽領先長三角。上半年安徽第二產業增加值9938億元,增長6.4%;江蘇第二產業增加值28391.1億元,增長5.5%;浙江第二產業增加值16952億元,增長5.6%;上海第二產業增加值5445.91億元,增長3.9%。
2025年上半年,長三角9座萬億之城的GDP均突破了5000億元。
上海、蘇州、杭州上半年GDP均超過1萬億元,分別達26222.15億元、13002.35億元、1130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1%、5.7%、5.5%。
緊隨其后,南京、寧波、無錫、南通、合肥、常州上半年GDP均超過5000億元。其中,南京首次上半年突破9000億元,常州首次上半年突破5000億元。
增速方面,蘇州、杭州、南通、合肥、常州的增速均高于全國,南京、無錫增速與全國增速持平,上海、寧波的增速低于全國。其中,合肥增速達6%,領先長三角萬億GDP城市。
從位次上看,相較2024年年底的排位,南通趕超合肥,從長三角第8位上升到第7位。
緊隨9座萬億之城,上半年溫州、徐州分別實現GDP4831.9億元、4509.3億元,接近5000億元大關。
值得一提的是,溫州與徐州均將2025年定為沖刺“萬億GDP城市”的關鍵年份。溫州表示,下階段要奮力沖刺“雙萬”城市,提速打造“全省第三極”。
2025年上半年,紹興GDP達4158億元,首次突破4000億元,也是9座萬億GDP城市、2座沖刺“萬億俱樂部”城市之外,長三角唯一一座GDP破4000億元的城市。
緊隨其后,鹽城、揚州、嘉興、泰州、金華、臺州的GDP在3000億元到4000億元之間;鎮江、淮安、蕪湖、宿遷、連云港、滁州、湖州的GDP在2000億元到3000億元之間。值得一提的是,滁州和湖州均是首次上半年突破2000億元大關。
增速方面,17座長三角城市上半年GDP增速達到或超過6%,浙江、江蘇、安徽分別有7座、3座、7座城市。其中,舟山以6.9%“領跑”,紹興、淮安以6.8%并列第二,臺州、麗水、黃山以6.6%并列第三。
對于浙江過半地級市GDP增速超過6%,曾剛指出,浙江作為我國共同富裕的先行區,相對中心城市而言,周邊城市表現相對較好,如舟山、臺州、麗水等。另外,浙江在營商環境建設方面成效顯著,民營經濟活躍。人才集聚、創新成果轉化方面也有上佳表現。
從位次上看,鹽城、滁州各上升1位,分別從長三角第14位到13位、從25位到24位。
其中,鹽城2025上半年GDP為3791.5億元,增速5.9%;揚州為3782.2億元,增速5.7%。鹽城以9.3億元優勢實現反超。
“整體而言,上半年長三角地區表現較為穩健,只有極少數城市GDP增速在4%以下,守住了‘穩’的基調?!痹鴦偙硎?。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