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匯長三角 科創太湖灣:首站“大湖名城 科創基地”合肥
近日“智匯長三角 科創太湖灣”全媒體新聞行動的無錫采訪調研團首站來到合肥。在10月12日無錫-合肥 “智匯長三角 科創太湖灣”座談會上,來自兩地的發改、科技等部門以及板塊相關負責人就科技創新、長三角的科創帶規劃建設展開交流。調研期間,無錫采訪團對合肥高科技企業、技改項目、產業園區等進行現場考察,聚焦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營商環境、人才引領等方面,關注合肥發展科技創新的體制,學習優化營商環境的政策舉措,以及吸收培養引進服務科技人才的成功經驗。
立足創新,培育先導產業談到合肥本土的科創企業,就不得不提成立于1999年的科大訊飛。這是一家專業從事智能語音及語言技術研究、軟件及芯片產品開發、語音信息服務及電子政務系統集成的科技公司,為大眾耳熟能詳的產品有訊飛輸入法、訊飛語記等。
在人工智能領域,科大訊飛已成為智能語音領域龍頭企業。持續推進“中國聲谷”國家級產業基地建設,2019年實現產值超過800億元、入園企業800多家。2019年10月。在科大訊飛公司的陳列展館中擺放著不同的產品,有可以同步聽譯的翻譯機,支持全球200多個國家地區的語言同傳,記錄原文的同時也能夠輸出譯文;有可以將方言語音轉換成普通話的訊飛語記,現場,調研團嘗試用合肥話、陜北話、無錫話使用產品,都能夠被訊飛語記精準捕捉,記錄下普通話的文本。通過科大訊飛這樣優秀的本土科創企業取得的科研成果,合肥成功獲批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
推動創新,改造傳統產業在傳統行業的改造升級方面,合肥把握汽車產業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趨勢,大力發展私人領域純電動汽車,在全國率先將充電樁配置要求納入控制性詳規,出臺了電動汽車市區免費停車政策,建立了新能源汽車產業基金。同時,合肥組建國內首家中外合資新能源汽車公司江淮大眾公司,蔚來中國總部落戶合肥。目前已布局傳統車企轉型企業、合資合作企業、造車新勢力等3類新能源汽車企業,形成了涵蓋整車、關鍵零部件、應用、配套的完整產業鏈。截至今年7月,累計推廣新能源汽車總量25萬輛,約占全國5.5%。
據了解,無錫也在積極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依托無錫在汽車零部件產業的傳統優勢,在國家政策引導和市場需求的帶動下,無錫部分汽車及零部件企業向新能源汽車、混合動力汽車整車及零部件領域邁進和轉型。此次調研將為無錫發展新能源汽車開辟道路、提供示范和經驗。
科創引進,壯大重點產業合肥在引資的同時也在引才引智。2008年,合肥是國內“三大家電生產基地之一”,對顯示屏的需求巨大,“缺芯少屏”是當時合肥電子發展領域的痛點。于是在2009年,合肥整體引入了京東方新型平板顯示項目、資本和團隊,從零開始做新型顯示產業。這一引進舉措不僅形成了合肥自主研發的能力,而且帶動了微電子、半導體工程、新材料等一大批關聯成果的轉化,十年時間,實現了“從沙子到整機”的全產業鏈布局,達到千億元產值的規模。 2010年,京東方合肥6代線投產,結束了我國大尺寸液晶面板全部依賴進口的局面。2014年2月,京東方合肥8.5代線量產,建成了中國首條金屬氧化物液晶面板生產線。現在,全球*高世代線代線也將投產,再加上相繼投資建設的智能制造工廠、數字醫院等項目,目前京東方在肥總投資已超過1000億元。
近幾年,合肥又引入維信諾、視涯等行業龍頭企業,向柔性顯示、硅基微型顯示等領域進軍;2013年,合肥開始發力集成電路產業,從無到有,目前已培育和引進集成電路企業200多家,形成涵蓋材料、裝備、設計、制造、封裝測試的全鏈條產業生態圈。
合肥市是連接長三角城市群與長江中游城市群的重要節點城市,具有獨特的地理優勢。經過10多年的發展,合肥堅持“尖端引領,集中布局”,成為“大湖名城 創新高地”,也在2019年建成中國第三個綜合性國家科技中心。同樣是湖畔城市的無錫,目前正在規劃建設太湖灣科創帶,此次合肥調研之旅也是兩座城市互相學習交流,共同進步的契機。(楊冠亞)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