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未來的發展展望
在前面的文章中,筆者說合肥*終的發展排名,將僅次于上海、北京和深圳,很有可能與深圳并駕齊驅——這種并駕齊驅,僅體現在經濟規模方面。而城市的發展質量,合肥反而很有可能優于深圳,至少,在科學技術層面來說,是如此的。
深圳的科技,更多的是體現在末端科技應用方面,在基礎科技方面,深圳實在是泛善可陳——整個廣東的大科學工程,幾乎為零!即便加上香港,在基礎科研方面,也實在讓人不敢恭維。我國第四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設在深圳,與其說深圳,廣東,或者涵蓋香港的整個大灣區擁有這樣的基礎科研實力,毋寧說是國家希望在深圳設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以彌補整個大灣區在基礎科研方面的嚴重不足。事實上,筆者根本不認為深圳擁有能夠承擔起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重任的實力!本地缺乏基礎科研實力,而深圳在成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后,所引進的科研院校,依然沒有脫離應用科研。
屆時,尖端科技產業遍布合肥的遠郊區,且,這些尖端科技產業高度自動化——目前,世界上自動化程度*高的企業生產環節,就在合肥,自動化程度已經達到100%,即,大眾江淮蔚來公司的生產車間。屆時,我們可在肥東、肥西、長豐、廬江和巢湖市看到越來越多的花園式工廠——巢湖市目前正在半湯建設科學城(100平方公里),在巢湖半島建設大學城和國際慢城(285平方公里),在旗山附近建設旗山新區,分期開發合巢產業新城(即原來的巢北產業新城,123平方公里),在這些開發區,你將能看到眾多有別于江浙粵工業區的綠樹掩映的花園式工廠。
其次,合肥作為我國的科技策源地,開始向全省乃至全國輻射擴張。其實,即使是在當下,合肥的科技成果也已經在向全國蔓延——這也是國家的發展戰略要求。以量子科技為例,在合肥取得一次次震驚世界的量子科技突破之前,為什么我國別的城市很少聽到有什么量子科研成果,而在*近兩三年,量子科技大有在全國主要城市開花的現象?這就是在合肥量子科研取得突破后,開始和別的有科研能力的城市合作的結果——杭州阿里達摩院已經和中科大及我國量子科技的龍頭企業科大國盾展開深度科研合作。其它,如上海、北京、深圳和蘇州的量子深化科研,都繞不開中科大和科大國盾——科大無需再多說,但是,國人對科大國盾知之甚少,科大國盾是我國量子科技應用的開山鼻祖,更是我國量子科技的龍頭企業。2031年到2040年,合肥的量子科技成果將會加速進入實用化階段。
人造太陽在此期間,即使不能進入商業化,但是,肯定會無限接近商業化應用——人造太陽在合肥得到商業化應用后,不僅能把合肥在全國的排名推進到全國前五,更將徹底改變我國的能源結構,讓我國降低對石化能源的需求,進而讓我國能源擺脫對外國的依賴——屆時,中國也必將在國際上真正揚眉吐氣,再也不用擔心能源會被切斷供應。
再次,合肥在我國的城市中的地位得到大幅度提升,完全能夠進入全國主要城市十強。筆者早先說過,量子科技和人造太陽,只要有一個進入商業化應用,都能徹底改變合肥乃至整個安徽在全國的排名。目前,合肥市已經拿出了300億成立量子科技應用基金會,用于支持量子科技應用——合肥的遠見卓識和戰略眼光,是很多急功近利的城市所不具備的,所以,合肥才被稱為全球*成功的風投機構!正是基于此,筆者認為,合肥超越今天的一眾所謂的老牌城市,是歷史和現實發展的必然!因為我國*大多數城市的領導,多是一群為了政績,忽視了長遠發展的人,這些城市無不過于重視末端應用科技的推進,卻沒有耐心布局發展基礎科研!我們每年看到很多城市取得的科研成果一大串,其實,真正夠份量有價值的科研成果并不多。相比之下,合肥的科研成果在數量方面看似不多,但多為有份量且更有價值的成果——敢為天下先,又具有遠見,且不失穩健,是安徽人的一個特質。
*后,在這段時間里,由于本土產業開始發力,帶來城鎮化加速,安徽省內的人開始往合肥集中,外省市落后地區的人才也開始加速流向合肥,使得合肥人口產生爆發式的增長。筆者預期到2040年,合肥市人口規模將突破1600萬,介于1600萬到1700萬之間。其中,合肥市區人口將會超過800萬。肥西、肥東和巢湖市將會成為合肥下轄的區。
4.將“商戶單號”填入下方輸入框,點擊“恢復VIP特權”,等待系統校驗完成即可。
4.將“商家訂單號”填入下方輸入框,點擊“恢復VIP特權”,等待系統校驗完成即可。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