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合肥制造”的創新“密碼”
方的全球*大尺寸超高清氧化物顯示屏產品,到華米科技的全球智能可穿戴領域第二代人工智能芯片“黃山2號”;從汽車的高端SUV,到智飛龍科馬的新冠肺炎疫苗……這些“合肥制造”,呈現在人們面前的是技術工藝的突破,探究其背后卻是先進制造業強大的產業支撐。
在信息技術加速變革的今天,先進制造業,已成為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更將是國際競爭的先導力量。近年來,合肥市堅持工業立市、制造強市戰略,把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作為主攻方向,打造全國重要的先進制造業高地。2017年至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工業穩增長工作四年六次獲得國務院通報激勵。
從“制造”到“智造”,是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關鍵一躍”,合肥市積極推進工業轉型升級,讓制造業插上綠色化、數字化和智能化的“翅膀”。
“你好,我是設備診斷工程師,這個設備的故障原因主要是風機端軸承滾動體、保持架出現了損傷……”這是7月30日下午,安徽容知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位工程師與外地一家企業的遠程通話。
合肥的工程師是如何知道遠在千里之外的某個廠房的某個部件出現了問題?這就不得不提到一個概念——“工業互聯網”。
是專業的工業設備智能運維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主要產品為工業設備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系統。也就是說,猶如一個個“工業智能醫生”,通過其工業互聯網平臺和企業安裝的傳感器,收集設備數據,實時監控設備的“健康”狀況,并出具“體檢報告”和診斷建議。這樣不用人工檢測,設備維護保養省時省心,企業節省了大量成本。安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羅曼曼介紹,該企業的產品和服務已覆蓋風電、石化、冶金、水泥等10多個行業的大型企業,看護設備數量達5萬臺,產品和服務也已出口全球35個國家和地區。
開展數字化轉型,一批批工業企業“登云上網”。合肥培育13家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形成25個優秀信息化解決方案,打造5家省級“網效之星”企業和4個“5G+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示范項目,開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企業上云”提質擴面行動,累計推動1.3萬家企業“上云用數賦智”。
在汽車合肥生產車間,機器手臂熟練地抓取、放置、切割、鉚接,動作十分嫻熟精準。僅在車身生產車間,就有超過300個機器人按照既定程序工作,自動化率達到了97.5%,處于國際領先。
如何鼓勵智能化改造?政府政策引導非常重要,合肥在技術改造方面投入了“真金白銀”。據合肥市經濟和信息化局負責人介紹,合肥創新實施智能制造“萬千百”工程,將智能制造項目補貼比例提升到*高20%。2020年,為194個技改項目補助資金4.06億元,其中70個機器換人和智能化改造項目獲補助資金1.61億元,占比40%;推廣應用工業超7500臺套,累計培育117家智能工廠、1107個數字化車間。
低碳、綠色,也是轉型的重要方向。合肥圍繞制造業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加快國家級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再制造集聚區、“中國環境谷”等載體建設,通過政策引領、綠色診斷、平臺培育、項目帶動四措并舉,構建綠色產品、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四位一體”綠色制造體系,成功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14戶、綠色園區1家,169款產品入選國家級綠色設計產品,占全國總數的7.8%。
產業鏈、供應鏈,是制造業產業發展中*關鍵的兩大鏈條,讓這“雙鏈”互通暢通,才能將如“珍珠”般的要素串成一條條耀眼的“產業項鏈”,鍛造一個個熠熠生輝的“產業地標”。
翻開合肥市的產業規劃,時常可見“芯屏器合”“集終生智”這類同音詞語,其概括的是以芯片產業、新型顯示產業、裝備制造和產業、人工智能和制造業融合為代表的新興產業、集成電路產業、智能家居等消費終端產品、生物醫藥產業、智能語音產業等,短短八個字,背后卻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一條條產業鏈、一個個產業集群。
如今,合肥將“芯屏器合”改成了“芯屏汽合”,從“器”到“汽”,一字之差,更突出了“新能源汽車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關鍵地位。
去年,圍繞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合肥聚焦12條重點產業鏈,啟動重點產業鏈“鏈長制”,由市委市政府相關負責同志擔任產業鏈“鏈長”。在“鏈長制”的制度支撐下,合肥集成電路產業加快發展。截至目前,合肥集成電路產業同時擁有存儲,邏輯芯片2個方向12吋生產線萬人,初步完成了產業布局,成為國內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快、成效*顯著的城市之一。
“‘鏈長制’是個有效的黏合劑,能夠實現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有效融合”“‘鏈長制’的推行,可以切實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的一些困難”……在許多合肥企業家的眼中,“鏈長制”成為合肥發揮獨特制度優勢、高效應對疫情沖擊的有力一招。
量子通信是利用量子態作為信息載體來進行信息交互的通信技術。近年來,世界各國高度重視量子保密通信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在合肥,量子通信,這一立足未來的新興產業正蓬勃發展。
7月30日,在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展廳,一臺臺黑色儀器陳列其中,它們就是的核心產品——QKD產品(量子密鑰分發)。“QKD產品就相當于通信雙方的‘密碼本’或‘密碼信使’,可以實現更安全的加密通信。”該公司項目總監周雷形象地說。目前,通過自主、合作研發,在一些“卡脖子”的關鍵元器件、核心零部件上打破了國外壟斷。截至6月底,該公司已擁有專利261項。在量子通信領域有效專利擁有量國內*一、國際領先,且多項核心專利獲得安徽省專利金獎、中國專利優秀獎。
當前,合肥正積極布局量子信息、類腦科學、精準醫療等前沿領域,加快構建研發、轉化和應用“三就地”的未來產業鏈,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量子大道”集聚量子關聯企業近20家。
如今,很多人追求空氣清新、水源清澈的自然生態,而企業家眼中*向往的,則是政府支持、政策給力、創新創業環境優的“產業生態”。
華米科技董事長黃汪用6年時間,帶領華米科技公司成長為年營業額58億元、進入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智能可穿戴領域領軍企業。“公司初創期有技術但缺資金,是合肥市的‘創新貸’幫我們走出了困境。”黃汪說。
2020年4月底,中國總部項目落戶安徽合肥,建立總部管理、研發、銷售服務、供應鏈制造一體化基地。“合肥有著*流的營商環境。我現在見到很多外地企業家,都會跟他們說趕緊來合肥。”蔚來汽車創始人、董事長李斌說。
在不少企業家眼中,合肥優良的“產業生態”,是市場、政府、機構三方共同發力的結果。
政策支持突出“準”,降本減負突出“實”,創新創造突出“優”。在政策支持上,合肥持續完善以高質量發展30條為核心、產業專項政策為支撐、重大項目支持政策為補充的多層次產業政策體系,2020年兌現支持產業發展資金68.87億元。構建銀行、保險、信托、基金等業態集聚、層次豐富的金融矩陣,設立總規模突破660億元的產投系基金群,累計扶持企業超300余家,市天使投資基金累計投資項目123個,投資金額6.08億元。
在清華大學教授魏少軍看來,合肥產業的發展壯大,離不開有為政府的智慧。無論是“屏”還是“芯”,合肥市委市政府尊重產業發展規律,充分利用金融手段,采取創新性的做法,推動產業高地崛起。
降本減負,提振信心。2020年,合肥市直接或間接為企業累計減負160.96億元,市級涉企收費清單由99項降至55項。今年一季度,全市3.8萬戶小微企業享受所得稅減免6.1億元,同比翻番。同時,合肥堅持創新在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中的核心地位,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快政產學研用融合,支持企業聯合高校院所等機構組建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等平臺,推動產業鏈上中下游、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
據合肥市經濟和信息化局負責人介紹,今年上半年,合肥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9.5%,戰略性新興產業完成產值同比增長39.2%。“下一步,合肥將繼續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按照‘十四五’的目標定位,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明顯提升,將‘芯屏汽合’‘集終生智’打造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影響力的產業地標,打造全國重要的先進制造業高地。”該負責人說。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