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隱患 在長豐新工業園“抬頭”
本報訊(見習記者張延 通訊員田景超)一棟未經審批的“半拉子”建筑,對外界宣傳是個“工業園”。在8層樓里擠下了14家服裝加工廠,生產、住宿、倉儲全在一起。日前,記者隨武漢消防部門突查長豐地區建成時間較晚的工業園后發現,消防隱患不僅存在傳統的手工作坊內,也在新工業園里蔓延。
古田一路66號,是隱藏在一條小巷中的一棟未完工建筑。當記者隨消防部門悄然而至時,始終無法相信這棟無名建筑是舉報人說的新工業園。
檢查人員走過還未設欄桿、滿是建筑垃圾的樓梯,來到二樓。映入眼簾的是大片縫紉機組,旁邊隔了道鐵柵欄就是堆滿布料的倉庫。5名小孩正在布料堆里嬉戲,他們被在此打工的父母帶來過暑假。與生產區一米之隔的是住宿區,50多個工人住在里面。地上凌亂地走著電線,一頭接到電源箱,一頭接到生產車間,電線多處用膠布相連。
上到三樓,和下面一模一樣的場景。消防員問工人:“知道7月12日沌口一次15個人的嗎?”竟沒有一個人知道。隨后檢查組問該棟樓業主:“這棟樓是否經過審批?”業主說,土地是批了工業用地,但樓還沒批。*終,消防部門對整棟樓查封。
這樣的情況在武漢市內并不少見,“7·12”發生后,消防部門開始又一輪對新興工業園的隱患排查工作。7月20日,洪山區南洋龍工業園,榮升容器塑料廠等3家公司的廠房內竟有多家住戶。7月22日,江岸區岱山科技創業園和紅橋工業園,部分企業生產、生活區域不分離的現象突出。在漢口北新批發市場,消防部門也發現一些商戶私自改變門面結構,搭建暗樓,用來做倉庫和休息室,形成了新隱患。
為何這些隱患會在一些興建不到10年的新興工業園內出現?消防專家認為,一些開發區利用優惠政策,吸引企業入駐,但部分小企業、小廠家并沒有改變粗放式經營的模式,實質與作坊式生產無異,這才導致“三合一”場所抬頭。
據悉,針對新工業園和開發區內安全事故的多發高發態勢,武漢市擬設立獨立的安監局,強化安全生產監督。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