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瑤海區因老工業區搬遷改造工作受省級重磅激勵
近日,安徽省人民政府網站發布了對2020年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方予以督查激勵的通報,合肥市在創新驅動、雙創發展、科技創新、制造強省建設、生態建設、養老服務等多項工作中獲得省級政策激勵,而合肥市瑤海區也因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成效明顯,獲得重磅激勵:2021年在老工業基地振興有關重大改革和重大政策方面先行先試,支持申報國家資源型地區轉型發展專項資金、國家開展的相關政策試點示范,在切塊分配2022年老工業地區振興發展專項資金時提高系數比例。
2013年,瑤海區被國務院列為全國21個老工業搬遷改造試點區之一,也是其中安徽*一一個城區工業區,瑤海區迎來了國家推進老工業區搬遷改造專項政策利好。就在當年,眼光前瞻的陳世久帶領自己的公司——安徽銀通物聯有限公司落戶到瑤海老工業區搬遷改造實施范圍內的合肥物聯網產業園,享受國家老工業區搬遷改造專項補助資金4607萬元。如今,他的公司已經成長為集研發、生產、制造為一體的優秀物聯網企業。
安徽銀通物聯工作人員對移動荷包刷臉終端進行出廠測試。(瑤海區委宣傳部供圖)
瑤海老工業區搬遷改造實施范圍為29.82平方公里,占到瑤海面積的46%以上。開展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試點以來,瑤海區在全國中小城市百強區中位次連年穩步提升,位列綜合實力百強區第90位、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第60位、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區排名第97位、蟬聯全省制造業發展綜合十強區。與納入試點之前相比,瑤海區的地區生產總值增長了70.58%;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了83.0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了60.51%;城鎮居民人均收入增長了90.09%;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由2013年的182天增加到2020年的308天。而這些成績,是在相當一大批企業隨著轉型發展和城市更新的要求關停搬遷的背景下取得的,殊屬不易。
騰籠換鳥,破舊立新。產業仍然是一個城市發展的*佳動力源。上世紀瑤海區被公認是合肥的工業搖籃,是紅紅火火的工業城區、制造城區、創新城區,一區的GDP貢獻曾一度逼近全市的70%。如今的瑤海,牢牢樹立“產業立區”旗幟,根據區情和合肥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時代機遇,確立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文化創意產業、建筑業產業、商貿金融服務業、大健康產業五大主導產業。
上海知青蔡先恂1955年來到合肥,支援合肥工業建設。1958年,他又讓自己的女朋友余美娥來支援合肥工業建設,他們都在合肥*一個公私合營企業——安徽紡織廠工作,援建合肥、結婚生子、扎根合肥,倆人這一來就是一輩子。他們代表的合肥*一代產業工人經歷了合肥工業的輝煌,也正證的瑤海新興產業的崛起。面對今天的合肥,蔡先恂由衷地說:“合肥的發展真的很快,我們作為合肥人很驕傲和自豪!”
國家老工業區搬遷改造和長三角一體化的國家政策之外,合肥市在瑤海轉型發展上仍然不停“加碼”。2016年,作為合肥實施老工業區基地搬遷改造的重要舉措,合肥市提出合肥東部新中心規劃,以瑤海老工業區內合鋼、合化等主要工業企業、廠區騰退后的區域為核心,采用國際化招標方式,高標準規劃建設合肥東部新中心,規劃范圍橫跨瑤海、包河、肥東三地,總面積34.1平方公里?,幒@瞎I區占17.7平方公里,其中約16.2平方公里與瑤海老工業區搬遷改造試點區(29.82平方公里)重合。
合肥東部新中心的使命是要做合肥的新興增長極和東部崛起新引擎,其功能在于帶動和牽引,其定位是區域發展的中心。目前合肥東部新中心已上升為合肥四大市級中心,進入實質建設階段。合肥市“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明確指出:“東部新中心要聚焦工業遺產保護開發、生態環境修復、新型業態培育,打造充滿活力的老工業基地轉型示范區?!?
如今,瑤海區五大產業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初顯規模,文創產業特色鮮明,商貿金融服務業轉型加快,建筑產業支柱作用顯著,大健康產業前景可觀。這些離不開瑤海區在產業轉型平臺的用心用力。目前,該區依托“中國網谷”戰略品牌,通過整合現有產業平臺,初步形成以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產業合作示范園(物聯網)為中心、都市科技工業園、安徽尚榮智慧醫療產業園為支撐的新興業態和百億級物聯網產業集群,形成“一谷三基地”布局。包括安徽銀通物聯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洲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安徽泛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安徽云海量子科技有限公司、安徽中電數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為代表的高新技術企業正在重塑一個中心城區的產業未來。
過去的一年,瑤海區工業投資同比增速7.3%;其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369.6%,增速居合肥市*一。新開工項目34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66.79億元,完成率187%,位列合肥市*一。消費市場日趨升溫,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28.4億元,同比增長0.6%。近五年累計登記市場主體年均增長21.69%,呈現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倍增、科技發展水平攀升、助力創新能力提升、產業協同創新加快等良好勢頭。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