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變堆園區項目即將竣工合肥大科學裝置集中區建設捷報頻傳!
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園區竣工,大科學裝置集中區首個主干道——三國城路(G206連接線一期工程)全線貫通。
“兩個建成”目標將如期實現,這一成績極為不易。眼下,隨著大科學裝置集中區一批重點項目陸續推進,一座創新策源強勁、成果轉化高效、生活服務完備、生態環境優美的科學新城,正在冉冉升起。
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園區所在的大科學裝置集中區,正在“爭分奪秒”地建設中。
大科學裝置集中區位于濱湖科學城北部,依托現有的合肥科學島和在建的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規劃總面積約19.2平方公里,研究范圍面積約80平方公里。規劃大科學裝置區、科學小鎮、成果轉化區、科學服務區、科學島、預留區+生態用地等六大功能片區。目前,多個大科學裝置近期計劃在此布局建設。
三國城路是大科學裝置集中區交通和水電氣配套的主干道。這條道路全長7.65公里,雙向4車道,路寬40米,是廬陽區迄今為止承建的*大市政路網項目。
僅僅5個月,這條重要的道路就實現了從封閉施工到主干道全線貫通。如何做到的?科學規劃成為關鍵。施工期間,施工方中鐵四局把項目化為4個工區,全線同步上人,采用點面結合、前后銜接等方式科學施工。
如今,大科學裝置集中區規劃建設快馬加鞭推進。根據計劃,今年年內將開工建設“三路一渠一支路網”項目,主要是魏武路、譚崗路、古城路、滁河干渠和科學小鎮(南園)支路網。目前,所有項目立項均已完成,正在開展前期設計及報審工作。
2022年還擬開工8條路網項目,主要是譚崗路(魏武路-三國城路)、楊崗路(大姚路-合淮路)、雷俞路(滁河南路-三國城路)、科學院北路(楊崗路-滁河南路)、三國城路(古城路-新G206段)、規劃路(古城路-滁河北路)、魏武路(譚崗路-新G206)、科學島連接通道(三國城路-創新大道)。目前,已啟動前期設計工作,有望明年開工建設。同時,合肥濱湖科學城正在謀劃建設長8公里、寬400米的生態農業廊道及未來科學館、科學小鎮(南園)等一批重點項目。
白色的建筑外立面簡約大方,非線性的屋面現代新穎……秋日的陽光下,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園區的魅力撲面而來。這片占地600畝的園區,14棟單體已經拔地而起,總建筑面積達13.89萬平方米。
自2019年10月開工以來,園區里都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高峰時,有40多家施工單位1200余名工人、200多臺工程車輛共同作業,24小時“連軸轉”是常態。去年5月以來,實際完成工程量超3/4。其中,原定工期1年半的三棟樓,實際僅用9個月完成。
高要求,往往能催生新亮點。節能環保這一理念在建設中體現得淋漓盡致。比如主體工程極少用混凝土材料,采用了耐用美觀的鋁鎂錳板,屋面系統用上了光伏。此外,排架柱快速建造、非線性屋面圍護自動鎖邊機器人、弧形樓棟施工等新技術層出不窮。
項目還建立了全市首個完整的智慧工地管理系統。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基于5G技術,依托各種現代信息技術,這里建設了一套數字化工程協同管理系統,在平臺上進行工程施工安全、質量、進度、投資、檔案等可視化管理。“可視化”,甚至能做到在施工過程中看清楚工人釘釘子的場景。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