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合肥高新區捷報頻傳
2021年9月,中國科大高新園區迎接首批新生,讓合肥高新區科技創新再添一座重要基地。近年來,擁有中科大先研院、中科院合肥創新院等創新平臺和一大批企業研發中心的高新區,致力于推進科技自立自強,不斷提升原始創新、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策源能力,加快建設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統計顯示,近年來合肥高新區填補國際國內空白或全球*有影響力的科技成果轉化項目達到50多項。
在2021年發生的“720河南特大洪災”中,來自合肥高新區的合肥若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與鑫諾衛星、亞太衛星公司迅速行動,為安徽省消防救援總隊、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新華社河南分社、北京應急救援協會等機構及受災群眾提供了寬帶衛星網絡通信保障,為河南抗洪救災做出了很大貢獻。
據了解,若森智能由中國科大校友創立,堅持自主研發創新,利用射頻集成電路、新材料、新工藝等下一代天地一體化通信的關鍵技術,服務于全球信息與通信產業。如今,若森智能擁有一支高度專業的研發團隊,凝聚了材料科學、無線電射頻建模、微波和通信系統、集成電路、衛星通信等領域的多位國家級專家,具備國際領先的創新型衛星互聯網終端研發和生產能力。
公司對基于超材料的衛星互聯網終端進行了深入的理論研究和系列化產品開發,擁有全球領先的新型人工電磁材料“龍伯透鏡”設計與批量加工技術,掌握了中頻數字相控陣核心算法等關鍵技術,為用戶提供安全、穩定、高效的衛星通信天線、終端和核心部件。其主打產品超低剖面相控陣衛星互聯網終端具有快速電子波束掃描、超低功耗、無需改裝車輛等顯著優勢,圓滿完成了720河南特大洪災搶險救援、第十四屆全運會等重大任務的通信保障任務。
近年來,合肥高新區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創新作為*大的政策,下好創新“先手棋”。該區以推進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核心區建設,創建世界*流高科技園區為抓手,深耕前沿領域,以解決重大科學問題,攻克變革性技術為主線,創新策源能力大幅提升。
據了解,合肥高新區圍繞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構筑了以“國家重大基礎科學創新平臺、區域技術科學創新平臺、高校院所產業創新平臺和以企業為主體的協同創新平臺”為骨干梯隊的多層次科技創新平臺體系。集聚了量子創新院、中科大先研院、中科院創新院、武大合肥創新院、安徽工研院、合肥離子醫學中心、先進計算中心、天地一體化網絡合肥中心等高能級創新平臺,搭建了“基礎科學-應用技術-產業化”的轉化橋梁,為推動跨學科、大協作、高強度的原始創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通過聚焦關鍵核心技術,合肥高新區著力突破“卡脖子”技術壁壘,在量子通信、穩態強磁場、腦科學、精準醫療等前沿領域,涌現出自主可控量子計算機控制系統等一批重大科技創新成果。統計顯示,“十三五”期間,合肥高新區共11家企業參研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專利申請、授權總量連續3年領跑全省,合肥高新區已成為我國重要的原始創新策源地。
科技創新策源地的打造,離不開人才。合肥高新區把人才作為*大資源,持續優化“養人”環境,出臺“養人”政策,推行“基礎支撐人才-關鍵技術研發人才-產業領軍人才”聚集培育計劃,依托優質科研平臺和高端產業吸引頂尖人才和高水平團隊。
一方面,合肥高新區依托中科大先研院、中科大高新校區等科研院校,加速基礎性人才培養。同時,實施企業家培育工程,與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等知名學府合作,組織開展高級研修班、創客學院、創業訓練營等活動,不斷壯大企業家隊伍。此外,高新區還推進“江淮硅谷”名校名企引才計劃,突出“高精尖缺”導向,吸引了眾多科技高端人才扎根高新區,并臺了《鼓勵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若干政策措施》,設立人才引進專項基金,建立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政策合理引導的高層次人才激勵機制。
高新區還建設了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國家級僑夢苑、中德國際創新園等人才集聚區,建成“合肥國際人才城”和“合肥國際人才網”,為人才集聚和開放共享提供一站式服務。
而為了激發更多的創新力量,合肥高新區還構建了“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專業園區”的全鏈條孵化育成體系,構建創新創業生態體系,并設計開發“青創資金”、“創新貸”、“政保貸”、“信用貸”等十余個雙創金融產品,搭建科技金融信息服務平臺,為更多創新成果的涌現鋪就成長的沃土。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