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PE html
為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堅決落實“六保”任務,確保*大限度克服疫情影響,實現全年“過萬億”,合肥印發《合肥市做好“六穩”“六保”抓細抓實經濟發展工作“123+10”行動方案》,為聚力打造“五高地一示范”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當前,合肥實行“鏈長制”,圍繞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梳理出集成電路等12條重點產業鏈,市委市政府相關負責同志擔任“鏈長”,各縣(市)區開發區比照建立。
連日來,為探尋合肥經濟發展路徑,進一步錘煉踐行“四力”,講好合肥發展故事,合肥報業全媒體中心記者深入12條產業鏈的重點企業,進行一場“鏈上大練兵”。從即日起,推出“‘鏈’上合肥”系列報道。
合肥是國內集成電路產業的“后起之秀”,雖起步較晚,但發展勢頭迅猛,如今成為全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快、成效*顯著的城市之一。
當前,“創新之都”的合肥正進一步完善“合肥芯”“合肥產”“合肥用”全鏈條,全面提升國家集成電路戰新產業集群能級,力爭2025年全市產值突破1000億元。
走進位于合肥新站高新區綜合保稅區的合肥晶合集成電路有限公司展廳里,醒目位置擺放著安徽省*一片生產下線的晶圓。就是這樣一片晶圓,可以切割成若干個芯片,安裝在手機、電腦、家電、汽車等電子產品里面,是*核心的配件之一。
“芯片”只有一個指甲蓋大小,這個不起眼的部件,背后涉及了一個龐大的需求市場。
合肥是國內*一大家電生產基地、全國重要的平板顯示產業基地,合肥的汽車產業、LED照明產業、太陽能光伏產業等,對集成電路產業有著巨大的需求。
以平板顯示為例,在京東方的帶動之下,合肥形成了顯示產業的上下游產業鏈。對于面板來說,*核心的元件就是晶圓。2015年隨著合肥晶合的成立,這家我省首家12英寸晶圓代工企業,為合肥發展顯示產業打開了新局面,更為解決國內“缺屏少芯”之痛提供了“合肥方案”。
2013年合肥市在全國率先出臺了《合肥市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規劃(2013—2020年)》,加強集成電路產業集聚發展。近年來,合肥圍繞集成電路這一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布局,圍繞產業發展需求,推進集成電路與本地新型顯示、裝備制造、家電等主導產業深度融合,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快發展驅動、存儲、電源管理等特色芯片,打造了存儲、顯示驅動、智能家電、汽車電子等4個特色芯片產業板塊,實現了芯片產業“從無到有、從有到多”的跨越發展。
記者從合肥市發改委獲悉,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集成電路產業集聚企業279家,今年前三季度產值同比增長17.2%,初步完成了集成電路的產業布局。
從“一張白紙”起步的合肥,如今“芯”動力不斷聚集壯大,先后被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列為集成電路產業全國重點發展城市,獲批全國首個“海峽兩岸集成電路產業合作試驗區”和國家首批集成電路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躍升為國內集成電路產業的“后起之秀”。
年初,疫情來勢洶洶,導致額溫***貨源短缺,價格暴漲,而“一***難求”的背后原因是上游原材料芯片供不應求。
位于合肥創新產業園的合肥微納傳感技術有限公司,緊急組建團隊攻關MEMS紅外溫度傳感器芯片技術。數據顯示,新研發芯片的性能指標精度達到0.1℃,抗干擾能力優,可以完成進口替代。
合肥憑借自身科研實力,屢屢交出一份“漂亮答卷”,集成電路產業的創新成果不斷涌現。
走進海峽兩岸集成電路產業合作試驗區展示館,一批集成電路產業成果集中亮相:車規級控制芯片,打破了國外同類產品壟斷;可控龍芯計算機及操作系統,在核心技術上取得自主創新;Acura280激光直接成像設備,是國內首套激光直寫設備用于封裝基板曝光的產品;大口徑超光滑表面光熱顯微測量系統,若干關鍵技術指標國際領先……
盡管這些成果在外行人看來,拗口又生澀,但眾多“領先”“打破壟斷”“實現國產化”的字眼,就足以讓人感受到合肥集成電路產業的蓬勃發展態勢。
記者從合肥市發改委獲悉,近年來,合肥圍繞“卡脖子”領域集中力量開展技術攻關,加快形成自主可控、安全穩定的技術創新體系,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長鑫存儲是我國*一家投入量產的DRAM芯片設計制造一體化企業;云塔科技5G寬帶濾波器芯片國際領先;芯碁微裝雙臺面激光直接成像設備打破國外高端設備壟斷;中電科38所“魂芯二號A”產品單核性能超過當前國際市場上同類芯片性能4倍。
敢于“無中生有”,善于“小題大做”……近年來,合肥立足集成電路產業基礎,瞄準發展前沿,探索出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合肥經驗”,初步形成覆蓋設計、制造、封裝、測試、材料、設備等較為完整的全產業鏈。
全產業鏈就像一個良好的生態圈,緊密聯系又分工明確,為鏈上衍生企業厚植發展沃土,支持著整個產業穩步前進。
“我們專業從事集成電路封裝和測試,在集成電路產業鏈中屬于下游企業,隨著上中游企業的完善和豐富,給身處下游的企業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會。”合肥通富微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胡文龍介紹,與合肥集成電路產業蓬勃發展的節奏同步,近幾年公司也實現了快速發展。在今年遭受疫情影響之下,該公司增長幅度依然保持近30%。深究其中原因,胡文龍認為,這也是受益于合肥較為完整的集成電路產業鏈。
“我們與晶合集成等公司建立了深度合作關系,聯合申報安徽省重大科技卡脖子項目,聯合開發像素工藝、電路工藝,解決國內該行業設計、制造領域的痛點。”合肥海圖微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周伊凡說,他們屬于產業鏈中的設計企業,通過與中下游企業的良好互動互補,實現企業的協同發展。
“產業鏈上下游的互動,有利于快速解決芯片在研制環節產生的問題。”安徽芯紀元總經理、研究員江凱說,產業鏈的互動也能讓芯片在設計之初就更加符合客戶需求,縮短芯片從“實驗室”到“市場”的時間,更快實現量產。
合肥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合肥市探索實施重點產業鏈“鏈長制”,從市級層面建立統籌調度機制,圍繞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合力解決企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確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促進形成“鏈條”規模,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