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合肥養老院:招聘專業護工是一個難題
原標題:探訪合肥養老院:招聘專業護工是一個難題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劇,養老服務需求快速增長,機構養老成為老年人社會化養老的重要方式。但目前社會上的養老院魚龍混雜,服務質量參差不齊。如何選擇養老院,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劇,養老服務需求快速增長,機構養老成為老年人社會化養老的重要方式。但目前社會上的養老院魚龍混雜,服務質量參差不齊。如何選擇養老院,成了困擾老人和子女的一個難題。今年2 月18 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養老機構等級劃分與評定》國家標準。這個“國標”填補了養老機構等級劃分與評定的國家空白,將養老機構評定分為一至五級,等級標志由五角星圖案構成,等級越高表明綜合能力越高。該標準將在今年7 月1 日正式實施。對于合肥的老年人來說,他們對此次養老機構定級有什么想法?記者進行了采訪。
“我就一個孩子,在上海工作。孩子給我們安排了養老院居住。”王奶奶今年69 歲,和老伴在合肥新站區一家老年城住了快五年。
由于王奶奶和老伴身體情況不同,院內安排了不同房間。王奶奶一個人住居家套房,一室一廳,面積約60 平米。老伴則住在了院養中心護理房間。王奶奶的套房,除了桌椅床鋪沙發,還配備電視、空調、暖氣片、暖水壺、儲物柜等。“硬件還可以。一個月差不多2600 塊錢,包含了床位費、護理費、餐費等。”王奶奶說,這里有專門的護工照顧,床旁邊也有按鈴。“晚上有什么事情,按一下護工就來了,態度都是不錯的。”
每天,王奶奶會出門活動筋骨,參加養老院的文化活動。“我們院里綠化環境做得特別好,空氣清新,這點我非常滿意。”王奶奶說,像她們這些身體比較好的老人,每天還可以參加書法、唱歌、跳舞等活動。
即便感到滿意,但王奶奶認為,對照養老機構的“國標”,養老院還有可改進提升的地方。“吃得太清淡,有時出去吃一次,我都覺得好開心。”王奶奶說,養老院膳食還有提升空間。院內所有老人吃的都是一樣,考慮到老人牙齒不好,飯菜做得比較稀軟。“我們有一些老人,牙口還是不錯的,口味又重。”對此,王奶奶希望院里每天可以提供一些適合他們這類老人的伙食,多創新菜譜,讓他們飽飽口福。
合肥黃山路社區83 歲的湯爺爺選擇的是一家家庭式養老院。養老院面積不大,只有20 位老人,年紀都比較大。湯爺爺先前有過兩次腦梗,說線 月底,他經人介紹,來到這家不起眼的養老院。“這里雖然看起來條件不好,其實有家的感覺。吃的喝的都好,照顧得很仔細,我都不想走了。”由于經費和場地問題,這家養老院缺少很多硬件設施。“希望能添置一些運動器械,擴大點規模。院子里多種一些花花草草,看著舒心。”湯爺爺表示,“國標”出臺,希望能改善老人在養老院的生活質量。
合肥丁香社區的史爺爺今年已經86 歲。三年前,他住進大圩一家私人養老院,兩年后又被子女接回家照顧。說起原因,兒子史先生表示,身體狀況是主要問題。“之前家里人都沒時間,所以送到養老院,后來老爺子身體不太好,我們把他接回來了。”史先生說,父親有骨質疏松、高血壓等,子女照顧比較放心。“也不是說養老院不好,只是養老院不是專業醫院,出問題的話,他們醫療硬件難以保障。”
史先生說,養老院那么多老人,不是每位老人專門配一名護工,是“一對多”服務,具體什么水平他們也不了解。雖說老父親現在不住養老院了,但對于“國標”的出臺,史先生表示支持,“這說明國家關心老年人。如果護工素質和醫療條件都能全面提上去的話,養老院會更好。”
“國標”出臺后,業內人士分析,這對行業領先的養老院來說是一種補充;對開辦時間較短的,則是一個指引。
合肥瑤海區龍門嶺路上一家老年護理中心積累了18 年經驗,體制規范已較為成熟。采訪中,該養老機構董事長助理劉女士表示,“國標”上個月剛出來,養老院內部進行了細致研究。“對老人來說,有了這樣一個行業評定標準,他們選擇養老院會很方便,直接看國家定的等級就可以了。對養老機構來說,可以規范管理和服務質量。”劉女士說,國家出臺標準,也是在幫養老機構,有助于整個行業規范發展。
坐落于合肥西二環路上的某老年護理院是一家醫療設施比較完善的養老院,已辦了6 年,有500 個床位,硬件設施也很齊全。該院包院長表示,下一步院內會抓軟性服務。“雖然現在還沒有執行國標,但我們已經在向它靠攏。我們院會在服務上更加規范,國標給我們指明了一個發展方向。”包院長表示,他們將主要加強軟性服務,也就是護工態度、文化活動等方面,讓老人居住得更加愉悅。
瑤海區板橋社區內有一家家庭式養老院,主要服務本社區老人,目前只有20 名老人,面積約1000 平米。每位老人都有一個單間。該院朱院長說,他辦養老院的目的是回報社會、關愛老人,所以院內收費比較低,設備也不是很齊全。“開始辦養老院,也不知道具體標準是什么,全靠自己摸索,三年多一直不斷改進。國標出臺后,不用再自己埋頭探索,現在有跡可循了。
跟著國標走,總不會出錯。”不過,朱院長也表示,經費也是一個問題,硬件設備投入會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近日,記者走訪了合肥蜀山區和廬陽區兩家不同規模的養老院,就一些老人關心的問題,進行了詢問和了解。這兩家養老院,除特殊護理外,請的護工大多不是專業護理人員。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想到這個行業工作的人不多,招聘專業護工是一個難題,很多老人對此也有諸多抱怨。
“護工不夠專業讓他們不能放心。”據了解,養老院醫療條件和護理能力是很多老人看重的一點。走訪中,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在這方面,規模較大的養老院做得相對較好。“他們醫療設備比較齊全,醫護人員數量也多,資質更高,每年還贈送體檢,而規模較小的養老院要弱一些。”
膳食方面,記者走訪的兩家養老院都有專門的食堂,早晚基本是稀飯、面條、包子、饅頭之類,午餐菜肉營養搭配較為均衡。居住條件方面,規模較大的那家選擇范圍多一些,不同等級、不同面積、不同房型都有,老人可根據自身條件來定。但價格普遍偏高。記者粗算了一下,相對另一家僅有普通多人間和護理間的養老院來說,規模較大的養老院費用平均貴出一倍多。當然,好的居住條件會給老人好的心情。
在記者走訪時,有老人表示,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住單人間不會和其他老人產生矛盾,不過要綜合老人自身情況和家庭經濟情況來選擇合適的入住標準。
此外,居家型養老院在周邊合作地點范圍內不限制老人出行,但離開之前要和工作人員打招呼,每天吃飯前會點名,以防老人走失。封閉式養老院出于安全考慮,大門緊鎖,老人只能在院內活動,不允許出門。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