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字號”試點 合肥瑤海區三大項目獲中央補助超億元
原標題:合肥瑤海區三大項目獲中央補助超億元 兩年后,在長江東路漕沖批發市場區域,已經有20多年歷史的恒通機械廠老廠房,將華麗麗地變身為一個建筑面積超過2萬平方米的時尚文化創意中心。市場星報、安徽財經
兩年后,在長江東路漕沖批發市場區域,已經有20多年歷史的恒通機械廠老廠房,將華麗麗地變身為一個建筑面積超過2萬平方米的時尚文化創意中心。市場星報、安徽財經網記者昨日獲悉,瑤海自去年成為“國字號”老工業區搬遷改造試點區后,連續獲得三筆中央補助資金,除了要在長江東路重金打造恒通文化產業園外,還將建設兩個物聯網項目,總占地面積超過110畝。
沿著地鐵2號線一路朝東,在長江東路與郎溪路交口附近,有一片老舊廠房緊臨馬路邊,這里就有恒通機械有限責任公司的老廠房。不過很快,這里就要變身成為合肥本土的“798”,成為一個生態型、旅游型、時尚型的文化創意中心。
恒通機械廠老廠房區始建于1991年,占地面積大約86畝,其中老廠房約有17幢。1997年后,恒通機械廠停產,近年來廠區中的部分老廠房對外出租,用于倉儲。
作為首個獲得國家城區老工業搬遷改造專項資金的項目,恒通文化產業園項目獲得專項補助資金1640萬元,將利用恒通機械的老廠房和土地資源,打造集文化創意、電子商務等新興產業形態為一體的現代創意文化產業園。
羨慕北京的“798”嗎?建成后的恒通文化產業園占地約65畝,總建筑面積約21100平方米,擁有文化展示、電子商務、創意辦公、綜合服務、相關配套設施等多個功能服務區,合肥也要有2.0版的本土“798”了。
“文化展示區,我們計劃采用修舊如舊的方式,保留部分老廠房,打造工業文化展廳、影視制作、藝術品交易等區域;電子商務區,將集電商辦公、培訓與一體;創意辦公區則改造形成大學生創意中心、創意體驗館、中小企業科研、設計、孵化等功能于一體的創意集散區。”
據合肥市瑤海區發改局副局長盛春生透露,恒通文化產業園將于今年年底開工建設,計劃2017年建成。
作為我省*一的全國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試點,瑤海*近獲國家發改委審批通過的項目還不止恒通文化產業園一個。
據了解,瑤海區物聯網公共服務平臺項目和新開普安徽物聯網研發中心項目是7月剛剛獲批的項目,獲得專項補助資金高達8763萬元,加上恒通的1640萬元,今年瑤海已獲高達1.0403億元的中央補助資金。
啥叫物聯網?簡單地說就是實現人與物的互動,人可以通過通信信號、光學信號、互聯網等途徑,在任何一個地方遠程獲知并控制電器、數碼產品、家居產品。比如有一天你坐在辦公室里,通過手機或者電腦,就可以將家里的電飯鍋打開,回家后就可以吃到香噴噴的米飯了。
瑤海區物聯網公共服務平臺項目占地約30畝,總建筑面積約6萬平方米,將建設物聯網研發中心、認證中心、展示中心等。項目計劃總投資14476萬元,計劃2015年底開工建設,2017年建成。
“*受關注的是對新開普安徽物聯網研發中心項目的資金補助。項目計劃總投資12771萬元,此次獲得國家專項補助資金4107萬元,占到其總投資的1/3。”盛春生介紹說,新開普安徽物聯網研發中心主要建設智能卡研發、生產及銷售基地,占地約20.6畝,總建筑面積23566平方米,目前正在基礎施工,計劃2016年建成。
據了解,作為全省首個國字號城區老工業搬遷改造試點,今年瑤海老工業區搬遷改造工作將全面加快推進,繼續實施工業企業搬遷改造34家,實施新產業培育發展項目13個、騰空廠區廠房設施改造項目3個、市政公共基礎設施擴改建項目19個、生態環境治理項目16個、棚戶區改造6處、社會事業發展項目8個。
根據規劃,瑤海老工業區總面積約13.3平方公里,到2020年前,瑤海將逐步完成轄區工業企業的搬遷或改造,擬搬遷改造工業企業53家,計劃實施新產業培育、市政設施、生態環境、棚戶區改造等七類項目168個,總投資高達935億元。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