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打造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新高地
“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在重點行業和區域建設若干國際水準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和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工業互聯網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產物,通過對工業、IT、金融經濟全要素、跨產業鏈全面連接,改造了現代產業的組織方式、形態,極大提升了資源配置效率,已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搶占產業未來制高點的戰略選擇。合肥有信心、有能力、有基礎、有條件全力跑好工業互聯網“全新賽道”,用工業互聯網思維改造優化政府工作流程,進一步創新政府管理和服務方式,打造全國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新高地。
合肥將堅持規劃引導、政策推動、示范引領,聚焦基礎網絡、平臺體系、安全保障等關鍵領域,出臺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細化重點任務,明確主體責任,加強考核調度,形成齊抓共管合力。強化人才引領支撐,成立市工業互聯網協會,組建市工業互聯網領域專家智庫,依托廬陽區大數據產業園(G60工業互聯網示范基地)和瑤海區“中國網谷”(G60科創走廊物聯網產業合作示范園),吸引一批國內外高端領軍人才和管理團隊,建設一批人才實訓基地,培養一批復合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強化市創業引導基金、產業引導基金等對工業互聯網發展的資金支持,推動工業互聯網示范項目建設、重點平臺培育。搶抓“寬帶中國”示范城市建設契機,科學布局數字新基建,建設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合肥中心,加速改造升級工業企業內網,推動重點產業園區實現5G深度覆蓋,建成滿足工業互聯網發展需求的外網基礎設施。加快標識解析建設,爭取建成3個以上標識解析二級節點,標識注冊量力爭突破1億條,形成20個以上標識解析典型應用案例,賦予工業互聯網每個機器和產品“身份證”,實現供應鏈系統和企業生產系統精準對接。
合肥必須發揮科技資源密集優勢,積極引進行業龍頭企業落地,支持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科大訊飛、容知日新等單位和企業打造跨行業、跨領域綜合型平臺,躋身國家級“雙跨”平臺隊伍。聚焦數字基礎好、帶動效應強行業,打造5個以上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垂直化行業型平臺,推動行業知識經驗在平臺沉淀集聚。突出發揮光伏、動力電池、節能環保裝備、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量子信息、智慧能源、人工智能、城市安全等行業龍頭企業技術優勢,培育6個以上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專業型平臺。運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整合主要業務環節信息化應用,搭建40家企業級平臺,引導中小微企業加快傳統制造裝備聯網,每年推動2000家以上企業設備、10000家以上消防和燃氣安全單位設施上云、數據上云、業務上云,實現“建平臺”與“用平臺”雙向迭代、互促共進。盡快出臺工業互聯網發展專項政策,支持有條件的企業開展平臺化設計、智能化制造、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數字化管理等新模式創新探索,讓“六化”新模式應用覆蓋規模以上企業,服務廣大企業提質、增效、降本。加快推進工業互聯網向交通、建筑、公共安全等多行業、多領域拓展應用,打造50個以上國家級5G等示范項目,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模式和應用場景,全面助力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和融通發展。
合肥要大力培養熟知資本、善用資本的干部隊伍,持續提高政府運用資本市場的意識和能力。健全工作推進機制和利益鏈接機制,強化財政資金的激勵約束作用。營造更有利于資本市場發育的新環境,不斷培育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通過政策支持,推動更多的企業擁抱資本市場、利用資本市場,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等“四新”經濟發展,培育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資本鏈、人才鏈、政策鏈“多鏈融合”的工業互聯網新格局。近年來,合肥市加速工業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制造業產業規模不斷壯大,構建了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先導、高新技術產業和傳統優勢產業為主導的先進制造業體系,打造了“芯屏汽合、集終生智”現象級產業地標。合肥將繼續發揮產業優勢,完善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依托良好的產業基礎和優勢條件,加快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以及資本、技術、人才等資源要素聚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網絡通信、邊緣計算、智能控制等一批關鍵技術成果實現本地產業化,打造一批核心產業聚集區,形成千億級產業生態。
工業互聯網安全是工業信息安全的核心,不僅影響工業生產安全,更關乎經濟發展、社會穩定乃至國家安全。合肥已經集聚新華三等一批網絡安全行業龍頭企業,形成覆蓋基礎設施層到網絡安全層的信息安全產業鏈。今后將圍繞加強工業互聯網設備安全、控制安全、網絡安全、平臺安全和數據安全,健全數據安全保護體系,建立工業數據分級分類管理制度,加強安全防護和監測處置技術手段建設,強化數據安全監督檢查,提升隱患排查、攻擊發現、應急處置和攻擊溯源能力,構建工業智能化“免疫防護系統”。運用工業互聯網思維有助于推動政府流程再造、提高工作效能。合肥將大力推進政府數字化建設,運用數字技術構建層級精簡、扁平化管理的協同性機關工作狀態,完善市級政務協同辦公平臺,打破以往條塊分割的工作模式,讓工作推進過程由“串聯”變成“并聯”“智聯”,提高決策、推進、落實效率和水平。加強跨地區、跨部門、跨層級信息共享,把政府各部門資源整合起來,實現互動和匹配,增強跨部門聯動協作能力。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