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產業化發展有望提速 國內氫能產業政策有哪些
有機構預計,到2025年,我國氫能產業產值將達到1萬億元;到2050年,氫能在我國終端能源體系中的占比將超過10%,產業鏈年產值可達12萬億元,發展潛力巨大。
去年以來,多地發布促進氫能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根據北京市印發的《北京市氫能產業發展實施方案(2021-2025年)》,北京市氫能產業布局的目標是,到2025年,具備氫能產業規模化推廣基礎,產業體系、配套基礎設施相對完善,培育10家至15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產業鏈龍頭企業,京津冀區域累計實現氫能產業鏈規模1000億元以上,力爭建成37座加氫站,推廣燃料電池汽車10000輛。
有關人士表示,目前氫能源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離大規模商用還很遠。氫能源作為清潔能源,符合未來“碳中和”背景下能源產業的發展要求。目前在氫能源車等場景的應用,是為氫能源產業鏈的更廣泛應用進行的積極探索,未來氫能源還將更多應用于工業場景中,以替代煤炭。
近日,國家能源局黨組*、局長章建華發布了明年能源工作的七大重點任務。其中,將加快推進技術裝備攻關。重點推動燃氣輪機、核電、可再生能源、油氣、儲能、氫能等重點領域技術攻關,力爭綠色低碳前沿技術取得突破。大力開展技術和產業創新。著力構建能源領域碳達峰碳中和標準體系,推進數字化技術創新。加快5G、區塊鏈在能源領域應用,推動新型儲能規模化市場化發展,探索氫能、綜合智慧能源服務發展新模式。
今年以來,在碳達峰、碳中和的雙碳目標推動下,氫能行業發展也按下加速鍵,產業鏈上下游都呈現出新的變化。據了解,目前國內制造氫氣的能源,正在從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傳統能源向光伏、風電等新能源轉變。在新的商業機遇下,眾多光伏企業今年也紛紛啟動了制氫戰略。據中國氫能產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氫氣產量同比去年增加了25%,其中利用新能源制氫的比例同比提高了30%。
截至2021年11月,已有北京、河北、四川、山東、內蒙古等29個省市區出臺了涉及氫能產業發展的政策,超過48座城市發布了氫能政策,推動氫能產業發展。根據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發布的《中國氫能產業發展報告2020》,到2025年,中國氫能源汽車保有量預計將由2020年的7352輛增長至10萬輛,年復合增長率高達115%,市場規模將達到800億元。
想要了解關于氫能源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2-2027年氫能源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綜合研究報告》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