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的支柱產業是什么?
合肥,得益于科技創新和打造的優勢產業,成為近年綜合實力突飛猛進的城市之一。在全國36個重點城市中,10年間GDP總量同比增長將近3倍,年平均增速12.3,僅次于貴陽。近些年,合肥的經濟結構基本是工業和服務業齊頭并進,在去年第三產業首次突破50%,說明經濟結構已逐步由第二產業轉向第三產業。 從具體的產業來看,全市可分為6大主導產業: 汽車及零部件制造 裝備制造 家用電器 食品及農副產品加工 平板顯示及電子信息 光伏及新能源 其中又以平板顯示及電子信息增速*為迅猛,年增速常年保持在30%以上,已成為國內*完整和*先進的面板及光學生產基地。京東方的6代、8.5代、10.5代*先進的面板線均已投產落地。整個產業鏈帶動光學、面板、玻璃、IC等投資超過1400億元。在可以預見的一段較長時期,平板顯示及電子信息將成為合肥*一大主導產業。 其次為家用電器制造產業,合肥集聚國內幾乎全部白色家電巨頭,包括格力、海爾、美的、華凌等。已成為國內*大的家電生產基地之地之一,家電四套件之電視機、洗衣機、電冰箱和空調去年產量將近7045萬臺。全國每10臺電視機、4臺電冰箱、4臺洗衣機、17臺空調就有一臺產自合肥。 汽車及零部件制造,全市上下游產業鏈上規模企業為192家,2017年完成主營收入956億元,將成為合肥第三個千億級產業群。去年含新能源車在內總計生產45萬輛,已穩步成為合肥第三大主導產業。 全市第四大主導產業為光伏及新能源,去年完成太陽能電池產量870萬千瓦,占全國的1/11。 總體而言,合肥近些年的快速發展,和境內布局的優勢產業密不可分,依托成為國內第二個國家科學中心,在科技人才的引進,科研項目的落地,研究機構的建立方面都具有相當優勢。合肥經開區、高新區已發展成為國內綜合實力前列的園區。在去年的全國經開區綜合考評中,排名第14位,在中部僅次于第12名的武漢經開區。 不過同時也應該看到,合肥離經濟強市的距離還有不少差距,就是在中部都面臨武漢、長沙和鄭州的圍堵。截止至2017年底,全市各產業集群仍然規模偏小,產值偏低。*高的家電集群產值才1764億元。各行業上規模的企業僅為2257家,數量上遠低于其他經濟強市。 從10年前的2000多億總量,500多萬人口,變化成如今7800個億的總量800萬+的人口,人均GDP將近10萬元,合肥近些年的發展速度和質量確實可圈可點。作為旁觀者,希望合肥發展得更好。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