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省會合肥它的名字怎么來的?
提起安徽省會合肥大家都不陌生,這個萌萌噠的名字讓人一下就記住,很難忘記。合肥在漢武帝時曾經是個小縣城,如今卻成為安徽省會。
合肥位于安徽省中部,長江淮河之間,境內有我國第五大淡水湖巢湖,通過巢湖可連通長江,地理位置優越,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我國著名學府中科大就位于合肥市,為我國培養了大批尖端的科技人才。
合肥古稱廬州,有比較悠久的歷史,源起于周朝時期周武王分封在此的廬國,都城就在今天的合肥,不過后來被楚國所滅。“廬”是什么意思呢?和“巢”一樣,是住所、居所的意思,像茅廬、草廬、愛巢。在周朝之前,在合肥以及巢湖一帶有個古國叫有巢國,也叫巢國,勢力挺大。商朝取代夏朝后,夏桀被流放于此。周朝時期巢國被征服,為了更好地控制,遂將巢國一分為二,廬國就是其中之一。實際上廬州出現得并沒那么早,*初叫合州,隋朝時期才改名為廬州。
有個比較好玩的關于合肥的歇后語:兩個胖子(打一地名)。在現代人眼中,“肥”并不是個代指美好事物的字眼,而是眾美女避之不及的。很多人可能以為,合肥這個簡單直白又很接地氣的名字,一定是近代才出現的,其實并不是這樣。合肥也是個古地名,出現的時間可比廬州還要早。合肥在漢武帝時期就早已出現了,不過是以合肥縣的縣名出現的。合肥位于江淮之間,軍事戰略要地,曹魏和東吳之間在合肥一帶掐架掐了30多年。三國時期曹魏和東吳之間的爆發的合肥之戰,是經典的以少勝多的戰役。
孫權率十萬大軍進攻合肥城,守將張遼等人只有七八千士兵,怎么辦?正常情況下,沒有任何勝算,但是張遼卻顯示出他智勇過人的一面。率八百勇士給孫權來了個下馬威,大大地提高了士氣。孫權屢攻不下,只好退兵,而張遼卻抓住戰機主動出擊,結果負責斷后的孫權差點被打崩了,死里逃生。張遼一戰威震逍遙津,打出三國名將之威。
“合肥”這么一個聽起來“土里土氣”的名字是怎么來的呢?關于合肥名字的由來有兩種說法。安徽境內的淝河分為東、西、南、北四條,其中東淝河和南淝河在淮河以南,南淝河古稱施水,在肥東的施口注入巢湖。東淝河古稱肥水,向北入瓦埠湖,進而入淮。施水和肥水相距不遠,夏天漲水的時候,施水就會和肥水匯合,《水經注》對此有記載,認為“合肥”因此而來。
另外,古代的“肥”字和今天的意思可不一樣,而是指“歸異出同”。唐朝時期,有人探究合肥的命名,認為東淝河和南淝河系出同源,本是一條河,發源于雞鳴山,后一分為二,一條流入巢湖,一條流入淮河。兩淝河歸異出同,因此叫“合肥”。古代以山川湖泊等地理特征命名的例子不在少數。這兩種說法都有道理,至于是哪種恐怕只有當時為合肥縣命名的人才知道。
合肥之名已經存在兩千多年,雖然*初只是一個小縣城,但是如今卻成為安徽省的省會。在2011年縣級巢湖市以及原巢湖市廬江縣劃入合肥市以后,合肥的面積更大了,達到約11445平方千米。合肥的經濟發展更是強勁,被稱為“IC之都”,是名副其實的大省會城市。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