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合肥*新至2035年城市規劃圖公布一核四心九副建國家中心城市!
原標題:收藏!合肥*新至2035年城市規劃圖公布,一核四心九副,建國家中心城市!
我是合肥買房參謀吳哥,211大學畢業, 十余年房產經驗,熟悉合肥買房政策、區域規劃與學區,成功指導數千名購房者合肥置業。
您好,我長期外地工作,老家是安徽下面地市的,*近幾年有回合肥發展的打算,但是不知道合肥未來發展怎么樣?不知道可有詳細的合肥空間規劃發展介紹?
正好*近,合肥2021-2035年規劃草案公布,未來15年合肥詳細發展規劃曝光!我們可以看到合肥未來整體的一個發展目標,全合肥的空間規劃,產業發展布局等。
沖國家中心城市、每年流入超24萬人,駱崗成合肥中心,運河新城、少荃湖與蜀西湖同級,三縣或縣改區...
合肥,素有“江淮首郡、吳楚要沖”的美譽,自古以來勇于開拓的楚風和婉約秀麗的吳韻在這片土地上交融生長,凝結成“開明開放,求是創新”的城市精神,賦予這座城市獨特的氣質和永續發展的無限動力。
建國后的合肥,作為“*年輕的省會之一”,短短幾十年蝶變為以科教和新興產業著稱于世的特大城市,綠楔入城的扇葉格局成為中國規劃教材上的經典范例,“翡翠項鏈”成為合肥市民的經典記憶。
今天的合肥,正以追趕者的姿態融入長三角、逐夢新時代,成為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雙節點城市,承擔著越來越重要的國家使命,也創造著一個又一個的發展奇跡。2020年,合肥已經站上了“GDP過萬億、常住人口近千萬、市場主體超百萬”的新臺階,迎來了歷史發展新起點。面向2035年的未來,我們理想中的合肥究竟應是怎樣的模樣?這里承載了我們關于合肥未來的無盡憧憬——
明天的合肥,將成為“全球科創新樞紐”,吸引來自五湖四海的科研人才貢獻智慧、發揮才干;將成為“區域發展新引擎”,保持經濟持續發展,讓年輕人有更多實現自我價值的選擇;將成為“美麗中國新樣板”,讓八百里巢湖更加美麗動人,成為合肥*好的名片;將成為“城市治理新標桿”,現代化、國際化水平顯著提高;更將成為“美好生活新天地”,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勞有厚得、病有良醫、老有頤養、住有宜居、弱有眾扶,每一個人都可以在這座城市里“詩意棲居”,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3月18日,合肥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布《合肥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草案),合肥未來15年重點發展方向定了。
1、合肥發展新重心,駱崗中央公園成為未來15年舉全市之力發展的重點。天鵝湖、老城、東部新中心、濱湖,圍繞駱崗形成了一個重點發展圈,將集聚高端公共服務設施。
9大副中心:運河新城、蜀西湖、空港中心、廬陽北部、北城、經開、少荃湖、肥東和睦湖、肥西
18大片區中心:包河、淝河、卓越城、柏堰湖、蜀山東、高新、運河南部、紫蓬、潭沖河、紫云湖、長臨河、肥東老城、淮海大道、王崗、電機廠、三十頭、科學片區、北城
2、新城崛起:東部新中心地位再拔高,與天鵝湖、老城、濱湖同級,蜀西湖與運河新城、少荃湖同級。
3、合肥發展目標再拔高,邁向具有競爭力的國家中心城市,同時打造成全國典范城市、全球科創樞紐。
4、到2035年合肥人口將超1300萬人,意味著未來15年中每年要增加約24萬人。
5、推動肥東、肥西、長豐與市區一體化發展。此前在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規劃中,也提到三縣與市區一體化,不過后面還有一句“謀劃推進縣改區”。
6、濱湖科學城范圍內成合肥產業布局的重點區域,產業意味著未來重點建設。新站布局新型顯示、集成電路,空港布局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經開布局新能源汽車,高新則是量子、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等一系列產業。
7、重視科研,高新的量子中心、中國聲谷,運河新城的未來科技城,廬陽科學島是重點科創平臺。
8、合肥都市圈做強做優,將建成國際化現代化都市圈,提速建設合六、合淮蚌、合滁、合蕪馬、合安、合銅六大發展帶。
按照《合肥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草案)介紹,其余規劃如下:
現狀概況:合肥市域“七人普”常住人口937.0萬人,城鎮化率達到82.3%。2021年合肥市 GDP11412.8億元。
規劃范圍:合肥行政轄區,包括4個區、4個縣、1個縣級市,國土面積11445平方公里。
服務構建“雙循環”發展格局、引領全國科技與產業創新、推進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加快巢湖治理與修復。
至2035年,以“創新引領的全國典范城市,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為發展愿景。
預測至2035年,合肥市常住人口將超過1300萬人, 實際服務人口超過1500萬人。居住在各級城鎮的人口 超過1200萬人,占93%以上。
構建“中心引領、兩翼齊飛、多極支撐、嶺湖輝映、六帶協同”的國土空間總體格局。
中心引領:高品質建設中心城區,構建“一核四心”鉆石型城市公共活動中心體系,高起點規劃建設駱崗公園,推動肥東、肥西、長豐與市區一體化發展。
兩翼齊飛:做強以高新區、經開區為引擎,以新橋科創示范區、大科學裝置集中區、 西部運河新城、肥西產城融合示范區、合廬產業新城等為支點的西部增長翼;做大以新站高新區、東部新中心為引擎,以下塘產業新城、肥東產業新區、合巢產業新城等為支點的東部發展翼,促進區域更加協調發展。
多極支撐:按照中等城市標準,提升巢湖城區、長豐縣城、廬江縣城等承載能力,打造市域三大副中心。
嶺湖輝映:以巢湖為核心、以江淮分水嶺為屏障,構建藍綠交織、山水交融的全域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發展格局。
將巢湖城區、廬江縣城、長豐縣城建設成為合肥市輻射皖江、帶動皖北的橋頭堡;
支持下塘、合巢、合廬三大產業新城做大做強,打造產城融合、特色鮮明的中小型城市,全面增強縣域經濟綜合實力和競爭力;
塑造“1412”城市中心體系,高質量建設一核四心的城市主中心、十二個城市副中心(其中中心城區九個城市副中心),形成多層次、全覆蓋、人性化的基本 公共服務網絡。
傳承經典的“環城公園”建設模式,在城市內部依托南淝河、十五里 河等主要河流,串聯重要節點,打造城市新“翡翠項鏈”,成為未來城市*靚麗的風景線、全球科創樞紐
以濱湖金融區、高新區基金集聚區等為主載體,打造“科創+產業+金融”生態圈。三區:
兩廊:深度融入G60科技創新走廊與滬寧合產業創新走廊 ,共建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
。打造全國航空客運樞紐和國際航空貨運樞紐,通江達海、聯系江淮的區域性航運中心,國家鐵路樞紐,國家中歐班列集結中心,長三角西翼公路門戶樞紐。
加強合肥與長三角城市高鐵聯系通道建設,建設1小時覆蓋全省、2小時緊密聯系長三角的高鐵網絡,協同共建“軌道上的長三角”。
依托國家綜合立體交通長三角-成渝主軸線,以高鐵為重點加強區域基礎設施聯通,打通向西快速通道,加密向東通道,推進
,打造東中部區域協調發展典范。建設合蕪(馬)廊道,打 造貫穿合肥城區—巢湖城區—蕪湖(馬鞍山)城區的區域創新走廊,注重創新功能和特色發展。促進合寧蕪馬港區一體化發展,實施港口內聯外通行動,打造長三角江河聯運引領區。
推動合肥經開區、合肥高新區、合肥新站高新區、合肥蜀山經濟開發區、安巢經開區等高水 平對外開放。培育發展一批國際合作產業園。
推進綜合保稅區、保稅物流中心、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等海關監管場所和對外平臺建設。
形成瓦東干渠、合蚌路、紫蓬山、浮槎山、江淮運河和兆西河六條現代農業產業廊;
董鋪-大房郢水庫、紫蓬山、牛王寨山、霧頂山、銀屏山、浮槎山、公安山等多個生態源;
南淝河、十五里河、塘西河、店埠河、杭埠河、白石天河、兆西河、裕溪河、柘皋河、 瓦東干渠、滁河干渠等多條河流廊道。
為意境,以“湖鄉濕地”為特色,以“以農 造景”為手段,塑造高品質自然景觀與現代農業相結合的環湖地區特色景觀風貌。
大力推進閑置土地處理、盤活低效用地,堅持重點突破、分區分類 的原則,科學劃定城市
構建連續安全慢行系統,建設步行友好城市。結合水系綠廊設置受保護的、連續暢通的自行車道,
本篇文章可以解答:合肥市*新城市規劃圖,合肥市*新城市規劃 ,合肥2020到2035規劃,合肥規劃圖2035,合肥市未來十年規劃圖,合肥都市圈*新規劃,2022合肥*新規劃出爐,合肥城市總體規劃,合肥規劃局*新規劃圖,合肥城市規劃圖,合肥未來城市規劃藍圖,等以上類似問題。
?。ㄒ陨蠄D片來自:合肥合肥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草案,信息整理來源:*一樓市)。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布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