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布局未來產業再下“先手棋”
憑借主動“先手”布局與堅定方向不懈推進,這些年來,合肥戰新產業迅猛發展,“芯屏汽合”“急終生智”更成為現象級產業地標。在“十四五”期間,合肥將再下“先手棋”,開展技術創新,布局一批未來產業!
近日,《合肥市“十四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發布。記者注意到,規劃明確提出“十四五”期間,合肥將加大量子科技、生物制造、先進核能等未來產業技術創新,推動類腦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工業互聯網、區塊鏈等技術變革,繼續加快一批未來產業的前瞻布局。
“小太陽”EAST全超導托卡馬克、同步輻射光源、穩態強磁場……當前,合肥已成為我國大科學裝置*集中的城市之一,同時還將新建一批大科學裝置。
“十四五”期間,合肥將依托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推動超導、等離子體推進、高場強核磁、先進激光、電磁防護等衍生技術轉化和工程化,引領帶動產業創新發展。
其中,在高溫超導儲能產業,將依托“小太陽”EAST實驗裝置及ITER(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的現有超導測試平臺,利用現有的超導材料研發、超導設備和超導部件制造等關鍵技術,研發設計基于現有超導技術的新一代設備,如開展超導儲能、超導電機、超導渦流制動器等,大力發展超導相關產業,構建超導產業鏈。
此外,將加快可控熱核磁約束聚變能核心技術研發,推動以小型移動式鉛基堆為代表的移動核能技術應用研究及產業化。
近年來,合肥全力打造量子科學和量子產業“雙高地”。根據規劃,“十四五”期間,合肥將充分發揮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精密測量領域研發領先優勢,支持量子科技產業化發展。
依托中國科大在量子通信技術國際領先優勢,接下來,合肥將繼續攻克量子通信領域規模化、市場化技術,進一步突破信息安全、提高運算速度、提升測量精度等方面技術的瓶頸。同時,探索可實用化的量子計算和量子精密測量,在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測量、量子計算三大領域開展深度開發及產業化。
類腦智能,將以計算建模為手段,通過研究人類大腦的工作機理,模擬出近似人類一般的具有思考、學習能力的機器人或系統。
“十四五”期間,合肥將依托中國科大、科大訊飛、哈工大機器人(合肥)國際創新研究院等人工智能優勢科研院所、龍頭企業以及相關類腦智能研發平臺,開展腦認知與神經計算、類腦多模態感知與信息處理、類腦芯片與系統、量子人工智能、智能機器人等技術的研發和工程化,進一步研制出類腦芯片、人工智能量子模擬器、類腦智能機器人等原型產品并產業化。
“十四五”期間,合肥還將圍繞相關醫療領域的未來先導產業,開展一系列核心技術攻關。
一方面是精準醫療產業,合肥將依托中科院合肥物質研究院超導技術和低溫技術發展優勢,開展質子腫瘤治療系統產品的研發,推動合肥市精準醫療及高端醫療裝備技術加速發展,推進高端放療技術在國內的推廣運用。
在大基因產業,合肥將依托中國科大、安科生物等科研院所及龍頭企業,開展基因編輯技術研究等偏基礎科學技術研究,以及基因存儲及分析等應用型技術研究工作,突破基因技術關鍵問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拓展基因產業的外延和內涵,形成基因測序、基因治療、基因健康和基因營養一套完整產業體系。
除了布局這些未來產業,“十四五”期間,合肥還將在醫療健康領域推動更多新技術誕生,新成果應用。
在促進人口健康科技創新應用方面,將加強醫藥和醫療器械技術攻關,研制重大疾病預防、診斷、治療、康復新技術和新產品,在數字醫療、干細胞與組織醫學等領域取得突破。
同時,加強臨床醫療和公共防疫技術攻關,支持中科大附屬醫院(北區)國家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國家創傷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爭創國家級應急醫學研究中心。此外,將加強人口健康技術攻關,提高人口質量和生殖健康水平,大力促進健康管理、智慧養老、主動健康的創新發展和實施,加強大健康相關產品的研究開發。
在智慧醫療方面,將加快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部中心、合肥市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建設,實現全市電子健康碼一碼通用,深入推進省、市、縣(區)互聯網醫院互聯互通體系建設,全面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
在推進綠色生態科技創新應用方面,“十四五”期間,合肥將開展“雙碳”技術攻關,環境污染監控技術攻關。
同時,開展城市綠色生態技術攻關,圍繞城鎮功能品質提升、建筑產業升級等需求,聚焦5G、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新材料等核心技術在城市治理、綠色生態建筑、體育文旅、文物保護等領域的深度融合應用。在智慧生態方面,將聚焦科技支撐巢湖生態環境治理需求,進一步加強水污染防治、環境健康風險監測與防控等科技創新,加快成果轉化與應用。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皖B2-20080023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