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業投資“開門紅”_樓市資訊
:拉動全市固投增長12.4個百分點,對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貢獻達113.9%。
從市經信局獲悉,今年1-2月,全市工業投資同比增長60.4%,其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82.7%。工業投資占全市固定資產投資29.8%,較去年底提升5.2個百分點,拉動全市固投增長12.4個百分點,對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貢獻達113.9%。
快馬加鞭推進,早開工早投產早見效
走進位于合肥循環經濟示范園的安徽晶科能源有限公司年產16GW高效太陽能電池片生產基地,一邊是剛剛投產的一期項目正在抓緊生產,一邊是工人們正冒雨施工加快推進二期項目建設。“自1月8日以來,一期項目已經投產了10條線,剩下的產線也會在本月底結束調試,4月下旬可以達到滿產條件。”安徽晶科能源有限公司公共關系總監蔡慶兵介紹道。
投資40.8億元的新橋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基地(一期)建設項目4個月主體建成,7個月設備進場安裝調試;總投資150億元的比亞迪項目從洽談到簽約僅用時28天,從簽約到開工建設僅用時42天,計劃2022年6月底整車下線……“為確保這些重點項目有序有力有效推進,我們實施項目臺賬管理,按月動態調度,強化要素保障,推動項目早日開工建設、投產見效。”市經信局工業投資與技術改造處負責人說。
“資金+技術”助存量企業擴量增效
實現“開門紅”的背后,我市通過“資金+技術”的支持方式不斷引導存量企業擴量增效也功不可沒。
走進合肥國軒新站高新區生產基地,只見車間里的pack產線上一片繁忙,一塊塊鋰電池經過分容、靜置、包膠等環節后,再根據客戶需求配組成成品電池包。
“去年,我們的技改投入超過5000萬元,主要是三元線的建設。今年我們的技改投入計劃為1.5億元,主要針對磷酸鐵鋰電池產線自動化、智能化的提升。”國軒高科工程研究總院科技發展部經理李冰心說,通過技改,我們引進了更先進、更節能的生產設備,有效提升了產品質量、降低了企業能耗。“政府對企業的技術改造會有一定的資金扶持,這也增強了我們加大技改投入的信心和決心。”
據了解,去年,我市對先進制造業政策相關條款進行了修訂,其中,技改項目設備獎補比例由10%提高到15%,單個項目獎補上限由1000萬提高到2000萬元。“2021年獎補項目298個,同比增加80個,兌現資金9.1億元,同比增長94%。”市經信局工業投資與技術改造處負責人說。
不僅如此,我市還連續7年聯合合工大智能院、中科院創新院等科研院所,開展技改對標診斷,解決中小企業缺技術缺人才導致的轉型難、轉型慢問題。目前,已累計為405戶企業策劃智能化升級路線圖,超七成企業“按方取藥”,實現精準投資。
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合肥家園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合肥家園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必須注明“稿件來源:合肥家園網”,對違者本網保留追究責任的權利。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合肥家園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合肥家園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 如本頻道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我們聯系。
·“十三五”合肥民生工程累計投入超590億元
·一批合肥民生重點道路*新建設進展公布
·合肥民生丨大交通,托起一座“樞紐城”
·合肥民生工程項目“登上”央視
·合肥民生工程增至47項 繼續擴面提質上調補助標準
東湖高新12月探訪記 一期寫字樓主體已封頂
經開區東湖高新項目總占地182畝,總建筑體量24萬[詳細]
綠地御徽坐落于包河區宏村路以西、黟縣路以北,[詳細]
于大多數在合肥工作與生活多年的人而言,2016年樓[詳細]
據本網統計數據顯示,上周長豐、肥東住宅類商品房[詳細]
合肥家園網新聞熱線 廣告熱線 投訴熱線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