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創園區政策及現狀報告(2022)
由內容質量、互動評論、分享傳播等多維度分值決定,勛章級別越高(),代表其在平臺內的綜合表現越好。
原標題:中國信創園區政策及現狀報告(2022)
√信創園區的產生不僅是信創產業發展的必然結果,還是“十四五”時代背景下的戰略產物。在信創產業熱度居高不下和“十四五”時代背景下,信創園區的未來發展前景愈發廣闊。
√各地政府積極發展信創園區,僅2021年,全國共發布27部相關政策,尤以“十四五”為主題的政策為主。從信創園區政策來看,經濟發展水平與信創園區關注度之間存在密切聯系。
√根據零壹智庫基于相關政策不完全統計,截至2022年6月30日,目前信創園區廣泛分布于全國15個省市區,覆蓋面積較廣,但仍存在發展空間。北京市、廣東省、山西省均已3園數量并列*一。從信創園區數量來看,區域經濟實力對當地信創園區存在一定的影響。
(一)信創產業發展助推信創園區建設
(一)信創園區政策于2021年集中“爆發”
(二)“十四五”助力信創園區發展
(二)北京、廣東、山西“三足鼎立”
產業園是指由政府或企業為實現產業發展目標而創立的特殊區位環境。它的類型十分豐富,包括高新技術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科技園、工業區、金融后臺、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物流產業園區等以及近來各地陸續提出的產業新城、科技新城等。
2022年初以來,隨著信創產業的不斷深入發展,多部門均提出對于國產軟件等的支持,各行業、各地信創政策呈現爆發式增長,無疑給信創市場注入一劑強心針。信創園區作為推動信創產業高速發展的產業集群載體也在全國多地建立起來。信創園區作為信創產業的*核心基地,有利于企業之間的溝通與合作,尤其在現在信創產業興起初期,對信創產業生態體系的建設是至關重要的。信創園區不僅有聚能賦能作用,還可以推動信創產業建立可持續發展動力機制,對信創產業發展發揮有戰略性、引領性、支撐性作用。
那么,中國信創園區的發展背景是怎樣的?政策環境又是怎樣的?實際發展情況以及預期未來發展狀況是怎樣的?為了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國信創園區發展狀況,零壹智庫從中央及各地方政府網站中獲取39部信創相關政策(注:統計時間截至2022年6月30日),并基于政府相關政策中提及的“信創園”、“信創谷”、“信創基地”等相關詞匯整理信創園區,共整理23個園區。本文將基于整理的數據從信創園區發展背景、信創園區建設情況等維度進行分析。
信創園區的產生不僅是信創產業發展的必然結果,還是“十四五”時代背景下的戰略產物。
(一)信創產業發展助推信創園區建設
信創,即信息技術應用創新,與“863計劃”“973計劃”“核高基”一脈相承。信創是我國IT產業發展升級采取的長久之計,是數據安全、網絡安全的基礎,也是“新基建”的重要內容,將成為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之一。近些年來,受美國制裁和出口管制影響,我國因在IT產業鏈的某些環節缺失關鍵核心技術而被“卡脖子”,因此信創的發展具有必然性和戰略意義。
從信創相關政策發布的時間點來看,我國早在2006年就開始布局信創;2019年,我國政府正式提出發展信創產業,各地政府也紛紛采取實際行動支持當地信創產業的發展。據零壹智庫不完全統計,2021年全國政府信創總招標金額達279.24億元,2021年全國出臺的信創相關政策文件達45份,且其中多地政府提出建立信創園區以優化當地信創生態,如:天津市的中國信創谷、貴州省的鉅成未來信息產業園等。因此,作為各地信創產業擴大發展的必然趨勢,信創園區的建設隨著信創產業的迅猛發展而如火如荼。
202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注:下文簡稱“十四五”規劃)正式發布,該綱要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并提出“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和“關鍵數字技術創新應用”、“提高數字政府建設水平”、“加強網絡安全保護”等一系列針對性要求。因此,信創產業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發展的重要抓手,更是實現高質量發展和改革創新的核心內容。為“提高創新鏈整體效能”,“十四五”規劃提出,優化提升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等創新基地,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建設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并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化、集群化、生態化發展。因此,在政策的支持下,信創產業呈現集群化、生態化發展趨勢,信創園區的存在與推廣具有時代必然性。
通過研究全國多地產業發展模式,零壹智庫發現:產業集群是*好的投資環境。產業集群本身意味著市場和商機的聚集地。大量產業相關企業通過地理位置的集中,產生了創新聚集,滿足了廠商人才、信息、技術等資源的便利要求,促進了廠商之間的創新活動合作,降低了創新風險,加快了創新速度。而由政府審批和推進的信創園區更容易對進入的廠商在質量監控、行業標準、人才培訓、市場培育和開拓等方面給予扶持和推進。信創園區的存在不僅是政策要求的結果,更是信創企業提升競爭力的非自覺的制度選擇,顯示了其內在的經濟規律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一)信創園區政策于2021年集中“爆發”
2006年,我國信創產業開始摸索前行,中央也開始出臺一系列支持政策。2019年,我國正式提出發展信創產業,各地方政府紛紛出臺信創相關政策。其中,建設信創園區成為不少地方政府的重點發展方向。據零壹智庫不完全統計,從2016年到2022上半年,各地方政府共發布信創園區相關政策39部。其中,27部政策于2021年集中發布,說明在經歷了兩年的正式發展之后,全國的信創產業發展加速,信創集群的涌現迫切需要政府提供更為集中的資源與政策支撐。
圖1:各地方政府出臺信創園區相關政策數量變化趨勢
資料來源:政府網、數字化講習所、零壹智庫
(二)“十四五”助力信創園區發展
在39部信創園區相關政策中,“三年行動專項計劃”類型的政策*多,共計10部,占比25.64%。其中,有6部政策由天津市發布。天津市近兩年來出臺了多部“新基建”、“科技創新”、“產業鏈”等三年行動專項計劃,并多次反復提及信創園區,可見天津市政府對信創園區的重視度。
“十四五”規劃類型的政策共計9部,占比為23.08%。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亦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并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一年。在這樣一個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里,中央及各地方政府將信創放在了“十四五”規劃的重要位置,而信創園區的建設又是各地信創發展的重中之重。因此,“十四五”規劃對信創園區全國范圍內的廣面鋪開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資料來源:政府網、數字化講習所、零壹智庫
從2016年以來,全國多個地區已率先建設信創園區。據零壹智庫不完全統計,截至2022年6月30日,共有17個省市政府發布了信創園區相關政策。其中,天津市(12份)、廣東省(5份)位居前兩名。同時,這些地區不僅是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也是信創產業發展水平靠前的省市。
圖3:2016年-2022年各地政出臺信創園區相關政策數量
資料來源:政府網、數字化講習所、零壹智庫
2020年至2021年,天津市共發布了12部信創園區相關政策。其中,“中國信創谷”被反復提及。“中國信創谷”位于濱海新區,總規劃面積58平方公里。2021年12月24日,在PKS安全先進綠色計算2021生態大會上,天津市發布了《“中國信創谷”發展規劃(2020—2025年)》及支持“中國信創谷”發展的九條政策,提出到2025年,“中國信創谷”的信創產業營業收入將達到1500億元,成為國家信創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示范區。天津市政府還期望以“中國信創谷”為載體,打造信創產業基地,創新信創產業發展“天津模式”,并計劃推動信創產品從電子政務向金融、能源、國防科技工業、衛生健康等重點領域行業延伸,樹立信創“天津品牌”。
表1:天津市信創園區相關政策(不完全統計)
資料來源:政府網、數字化講習所、零壹智庫
與其它地區相比,廣東省的信創產業建設更具有超前性,早在2016年,廣東省茂名市就已經開始規劃建設高新區國信創谷。國信創谷作為茂名市首個城園復合綜合體項目,定位為新型城市生態園林科技園區,園區建設秉承“為中小企業建院、為中小企業服務”的宗旨。
隨著“信創”產業愈發火熱,廣東省廣州市和珠海市等多地也開始加入信創園區的建設行列中,增城信創產業園、珠海高新區信創產業園等隨之拔地而起,共同構建廣東信創生態體系。增城信創產業園是打造廣州東部未來產業新城的核心平臺,立足粵港澳大灣區重要交通樞紐,面向增城、珠江三角洲,輻射華南地區,未來將順應廣州市推進“IAB”發展戰略,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及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珠海高新區信創產業園則計劃到2022年底,全區實現政務、金融、能源等主要行業信息化系統核心功能和關鍵設施國產化,未來建設成產業生態完善、核心技術先進、應用場景豐富、產業競爭力領先的全國信創產業示范區。
表2:廣東省信創園區相關政策(不完全統計)
資料來源:政府網、數字化講習所、零壹智庫
基于上述信創園區相關政策,可以看出各地政府支持下的信創園區的建設情況。通過統計各省目前在建或已有明確建設目標的信創園區,得到的數據如表3所示。
自“信創”浪潮席卷全國后,信創園區建設也變得愈發火熱。根據零壹智庫不完全統計,截至2022年上半年,全國15個省級行政區政府在相關政策文件中提交已建設或準備建設信創園區,即44%的省級行政區內已有信創園區的身影,為信創園區建設全面鋪開奠定基礎。目前,在政府的相關政策文件中,全國至少有23個信創園區被提及。其中,山西、廣東、北京以3個信創園區并列*一。
需要補充說明的是,除了上述基于地方政策梳理的信創園區,零壹智庫根據公開資料通過關鍵詞匹配的方式統計到上海、湖北等地也建有信創園區(注:本文暫不統計),如:上海G60松江信創產業園、湖北東湖高新·木蘭信創產業園、山東明湖國際信創產業園、中電信創(鹽城)產業園、四川省信創產業園、遼寧省信創產業園等。
表3:各地方信創園區建設不完全統計(基于政策文件梳理)
資料來源:政府網、數字化講習所、零壹智庫
(二)北京、廣東、山西“三足鼎立”
統計顯示,目前北京市、廣東省以及山西省的信創園區數量*多,均為3個,相比大部分只有1個甚至沒有的省市區來說,已經是一騎*塵。
為應對日益嚴峻的網絡安全形勢,北京正加快推進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區建設,分別在通州區、海淀區和經開區建有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區,打造三園協同的總體布局。根據總體規劃建設方案,海淀園將作為創新驅動策源地、通州園作為產業發展拓展地、經開區信創園區作為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率先突破地,實現“三園協同、多點聯動、輻射全國”。2022年北京網絡安全企業數量已超過900家,位居全國*一。未來,北京將推動網絡安全與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產業融合發展,打造新興數字安全產業生態,推動產業整體升級,實現網絡安全產業高質量發展。
廣東省作為經濟大省,其信創工作一直走在前列,目前已在茂名市、廣州市、珠海市分別建設了高新區國信創谷、增城信創產業園、珠海高新區信創產業園。為更好地發展當地的信創產業,2022年6月7日,廣東省首個信創協會——廣州市信息技術應用創新行業協會正式成立。該協會將立足于廣州市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覆蓋粵港澳大灣區,輻射全國信創產業生態,推動信創產業蓬勃發展。
山西省目前已在呂梁市、長治市分別建立了信創產業適配基地、龍芯(長治)信創產業園,并計劃在太原市建立山西信創產業園。呂梁市對信創產業有著明確的發展規劃,計劃 “以信創適配基地主體,打造信創自主安全適配中心,力爭建成國內先進的信創產業適配基地”。長治市的龍芯信創產業園于2022年7月21日開園,目前已引入卓怡恒通、神州數碼、太極股份等10余家企業落戶園區,極具發展潛力。
而太原市為打造國內*流信創產業生態,計劃于小店區建設20萬平方米山西信創產業園。2022年6月8日,小店區工信局組織召開信創產業集聚區工作座談會,鴻泰、紅星、金谷倉等7家樓宇運營負責人及龍芯、百信、麒麟、信產院等7家企業負責人參會,各參會單位對于打造信創產業集聚區進行了充分的溝通和交流,為山西信創產業園項目的推進具有關鍵作用。
信創園區的產生是時代發展的結果,具有社會必然性和戰略性,同時也是廠商提升競爭力的非自覺的制度選擇。2020年,信創熱潮席卷全國,緊接著第二年,信創園區政策大規模爆發。2021年,全國各地共出臺27部信創園區相關政策。在收集的39部信創相關政策中,近四分之一為“十四五”規劃相關政策,可見“十四五”發展在信創園區初期發展的重要性。從信創園區政策數量來看,區域經濟發展與信創園區關注度有著密切聯系。從信創園區數量來看,地區的經濟實力依然影響著信創園區的實際數量,信創園區呈現出全國多地“開花”的局面。目前,在政策的支持下,信創園區已經或有計劃地入駐了全國15個省市區,為當地信創產業構建良好的生態環境,有望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同有科技:民族存儲*一家再引航,盈利能力穩定性待觀測
12家保險公司典型信創案例:信創平臺建設和數據安全成關注重點
為了進一步了解信創產業鏈、市場格局、發展進程和優秀案例,零壹智庫持續推出針對信創的系列內容。借由此系列,我們將逐一盤點信創細分產業及服務領域,描繪信創行業的全景,提升行業及公司的市場認知度。目前,零壹智庫正在梳理信創參與方名單并將形成研究報告,歡迎各企業與我們溝通交流,提交案例(點擊閱讀原文填寫問卷)。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聯系零壹信創研究團隊(郵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