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看合肥:從幾乎空白的工業基礎到先進制造業新興城市
由內容質量、互動評論、分享傳播等多維度分值決定,勛章級別越高(),代表其在平臺內的綜合表現越好。
原標題:70年看合肥:從幾乎空白的工業基礎到先進制造業新興城市
人民網合肥8月21日電(記者 苗子健)8月21日,合肥市召開“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新聞發布會,合肥市經信局發布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合肥工業發展情況。
據介紹,新中國成立70年來,合肥工業加速奔跑,在合肥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中當主力、做先鋒,實現了從小變大、由弱到強的歷史性跨越。“全國重要的現代制造業基地”定位,寫入了國務院2016年對合肥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國家兩化融合試驗區、國家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城市示范、國家信息消費示范城市、國家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示范城市等“名片”,見證了合肥由幾乎空白的工業基礎起步,成為先進制造業新興城市的歷史性轉變。
合肥是在縣城格局上發展起來的省會城市,自然資源匱乏、工業基礎薄弱。新中國成立之初,合肥工業僅有一家小發電廠,一些鐵匠鋪和卷煙小作坊,年工業產值不足千萬元。1952年合肥成為安徽省會時,全市工業企業也僅有36戶。
70年間,合肥工業總量實現了五個量級的飛躍。1957年,合肥工業首迎年產值“億元時代”;1973、1991、2006、2016年,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分別突破十億、百億和千億、萬億元。合肥用18年實現十億元向百億元的艱難爬坡,用15年實現百億元向千億元的跨越、用10年實現千億元向萬億元的飛躍。
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工業發展突飛猛進,1979—2018年,工業增加值增長了493.5倍,年均增長14.7%,快于同期GDP增幅1.7個百分點。
進入新世紀以來,合肥工業在省會城市的位次不斷前移。由2005年的省會城市第18位,到2014年的跨進十強,合肥工業增速始終保持省會城市前列。2018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達11.3%,居全國省會城市第2位。改革開放的40年間,規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實現了200多倍的增長。
70年間,合肥逐步形成了比較完備的綜合性制造業體系,現已擁有37個工業行業,200多個工業門類,2000多種大宗工業產品,構建了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先導、高新技術產業和傳統優勢產業為主導的先進制造業體系。現已擁有家電、智能語音、新型顯示、新能源汽車等4個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
當前的合肥正圍繞“芯屏器合”、“集終生智”等產業架構目標,全力建設世界級智能家電集群、“海峽兩岸集成電路產業合作試驗區”、國際有影響力的新型顯示集群、中國聲谷、“光伏*一城”等高質量產業生態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